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管理学

谁知道灯笼椒的种植与管理

谁知道灯笼椒的种植与管理

全部回答

2018-09-08

0 0
    灯笼椒是原产加拿大,果实奇特的辣椒中的一种。灯笼椒株高1-1。2米,茎干粗壮,分枝强,花为白色,果实奇特,果长5厘米左右。灯笼椒为灯笼型,果四周有不规则凹凸,中间突出如乳头状。
  灯笼椒幼果绿色,成熟后深红色,非常艳丽。灯笼椒适应性强,栽培容易与一般椒类相同,但在生长期要注意枯萎病的防治。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灯笼椒的的栽培技术。灯笼椒播种及苗期管理:  选背风向阳、土质疏松、排灌方便、未种过茄科作物的菜园地或肥力较好的地块作苗床。
  播种前深翻,并施足腐熟的有机肥,1亩定植田需苗床10-15平方米。当地传统的播种时间在4月10日左右,进行露地育苗,出苗慢,定植迟,采收期短。  因此,可采用小拱棚育苗,在3月中下旬至4月5日左右播种,5月初定植。
  播种前一天,将苗床灌足底水,待土壤墒情合适时整地,做成宽1。2米的畦。  要求苗床土肥掺合均匀,达到平、细标准后播种。播种前,将灯笼椒种子晒1天左右,用55℃热水浸种15分钟,再分别用0。5%硫酸铜液和10%磷酸三钠液浸种10分钟,捞出洗净,再浸种3-4小时后播种。
    均匀撒播,1平方米播种10克,每亩大田需种100-150克。播后用铁锹轻轻拍打畦面,使种子和畦面土贴紧,盖一层1厘米厚细土后覆地膜,搭小拱棚盖农膜,进行保温保湿育苗。   出苗前,主要是保温促出苗。
  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保持在15℃以上。出苗后,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保持在15℃以上,如夜间气温过低,需在拱棚上加盖稻草保温,晴天要防止高温烤苗,温度过高时,及时揭膜通风降温。
    2叶1心时,用0。2%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液叶面追肥1次。如果床土过干,要用15-20℃温水适当喷浇。同时,要进行1-2次间苗,间去过密、过弱、有病的苗,并拔除杂草。
  用72。2%普力克700倍液防治猝倒病、疫病,用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防治蚜虫。 定植及田间管理:  选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前一年未种过茄科作物的壤土或沙壤土地,深翻30厘米左右,按亩施有机肥5000-6000千克和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千克作基肥,整地作畦,畦宽1。
    7米,沟宽30-40厘米,要求畦面平整,并覆地膜。5月上中旬,辣椒3叶1心时定植。定植前4-5小时,苗床应浇一次水,移苗时尽量多带土,减少伤根。每畦栽4行,单株栽植,株行距为33厘米×40厘米,亩栽4500株左右。
  定植应选晴天的下午或阴天进行,边移苗边栽,并浇定根水。  定植口四周用土密封。   灯笼椒定植后,如遇高温而辣椒未封行时,可在地膜上覆杂草,降低温度,减少缺苗。高温干旱时,可在清早或傍晚浇水。
  另外,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雨后及时排水。红灯笼辣椒坐果前,看苗补肥。坐果后,加强肥水管理,可破膜追施腐熟的人粪尿或复合肥液,另外,可进行叶面喷施0。  3%的尿素和0。3%的磷酸二氢钾液,10天1次,连喷3-4次。
  灯笼椒进入结果期后,要及时摘除第一层果下部的老叶、病叶、黄叶,结果盛期,将过密的叶子和分杈以下的侧枝摘除,减少养分消耗,以利通风透光。  病虫害防治    ⑴ 病害防治。根据不同的病害,及时选择对路药剂喷雾防治2-3次。
    用70%百德富粉剂500倍液防治炭疽病、细菌性叶斑病、疮茄病、白星病等;用72。2%普力克700倍液防治疫病、软腐病;用95%的DT2500倍液防治青枯病、枯萎病;用20%的病毒A400倍液防治病毒病。
  多种药剂要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性。药剂防治要在发病前或初期开始,每7-10天1次,坚持到结果中后期,于采前7-10天停止用药。     ⑵ 虫害防治。及时治蚜虫,还可预防病毒病的发生。
  常用药剂有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10%大功臣1000倍液等;棉铃虫和烟青虫,要搞好测报,在产卵高峰期后3天,及时用35%赛丹乳油10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液防治。茶黄螨可用20%螨克乳油防治;蝽象等害虫,在成虫产卵盛期,可摘除辣椒叶上的卵块或若虫团,少量的可在中午前后人工捕捉。
    用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或35%赛丹乳油1000倍液对成虫和若虫均有很好防效。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管理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语言学
哲学
历史学
管理学
管理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