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法律 民事 劳动纠纷

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17-01-04

66 0
    劳动合同的解除由于涉及劳动合同这一特殊的履行方式——劳务, 从而变得相对特殊。劳动部《关于〈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6 条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只对未履行的部分发生效力,不涉及已履行的部分。
  也就是说,劳动合同的解除对已经履行的部分不发生溯及力。从劳动合同被解除的那一刻起,劳动关系被解除,双方不需要继续履行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单方解除和协议解除。(1) 单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系违反劳动合同 的行为,用人单位或劳动者由于本身的过错造成的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 合同义务,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按照现行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违反〈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及《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 补偿办法》的规定,此种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的承担方式有三种,即行 政责任、经济责任和刑事责任。  其经济责任是指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按照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问题的复函》 所作解释,经济补偿金是指在劳动合同解除时,企业按照《劳动法》及 其配套规定《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支付给职工一定数额的补偿金。
  (2) 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及其法律后果:《劳动法》第24条规定,经 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是:一是双方自愿;二是平等协商;三是不得损害另一方利益; 四是双方达成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协议。
  从实践来看,协议解除具有以下特点:1)双方当事人具有平等的解除合同请求权。劳动者或用人单 位都可主动向对方提出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请求。2)必须经双方平等 自愿协商一致达成协议后,才可解除合同,任何一方不能强加自己的意 志于对方当事人。
    3)协议解除不受约定终止合同条件的约束。4)由用 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必须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此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1年发给相当 于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工作时间不满1年 的按1年的标准发给。
  劳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发给经济补偿外,还须按经济补偿金数额的50%支付 额外经济补偿金。  上述经济补偿金的发放,应由用人单位一次性发给劳动者。
  由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如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 承担赔偿责任。一般而言,解除劳动合同的,按照《劳动合同法》第50条的规 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 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的 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2年备查。
  同时,按照《劳动合同法实施 条例》第24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出具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应当写明劳动合同期限、解除劳动合同的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 作年限。  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法》第48条 的规定,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 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该法第87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该法第87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47条规定 的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需要注意,《劳动合同 法实施条例》第25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第87条的规定支付了赔偿金的,不再 支付经济补偿。
  赔偿金的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法律
劳动纠纷
民事
离婚
刑事
经济
遗产
工伤
公司法
诈骗
其它
拆迁
个税
股权
民事
劳动纠纷
婚姻家庭
遗产继承
医疗纠纷
交通事故
合同纠纷
劳动纠纷
劳动纠纷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