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冀鲁豫及天津、内蒙古地区著名的清真寺有以下几座:一、太原清真古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解放路南端。原名“清修寺”。据现存清光绪二年(1876年)《清真寺重修碑记》:“此寺[唐]贞元(785—805年)之建新,景祐(1034—1038年)之重新,屡代之迭新,国初之振新,至是而又焕然一新。
”现存建筑为明初建造。占地面积约2700平方米。两进院落平面布置,珍珠倒卷帘式建筑形式。有大门、省心楼、左右碑亭、礼拜殿、讲经堂、望月楼(今已不存)、牌坊、水房等。牌坊在寺门前,题有“清真古寺”四字。
大门后面有二门,二门后有一个转折,须经过一道大殿前的旁门,进入小院庭,然后再折入大殿。 这种处理,给人以曲折通幽、深奥莫测的独特感受。大殿前小院正中,有一座邦克楼(又称省心楼)和两座碑亭:邦克楼双层飞檐,结构颇为壮观;左右碑亭在邦克楼后,为两座六角亭,充分显示出中国木结构“勾心斗角”的特点。
礼拜殿由卷棚、大殿、后窑殿三部分勾连搭成,木结构,砖拱,大殿与后窑殿木制小券接缝,米哈拉布上作木牌楼式罩,下加须弥座,柱上饰以转枝莲和阿拉伯文的圆光纹样,融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阿拉伯伊斯兰建筑风格为一体;内不见砖,外不见木,雕梁画柱,金碧辉煌。
有朱熹、邵雍、黄道周、严嵩、郑板桥等名人所题匾额、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圣谕”碑、同治七年(1868年)碑(正面刻百字御赞,背面黄庭坚手迹)等文物。二、定州礼拜寺位于河北定州市城关解放路。
始建年代不详,元至正八年(1348年)重建。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大修,在原有大殿基础上增建前厦、后室、堂陛、两庑、仪门等,称“清真礼拜寺”。 北京牛街清真寺大殿清雍正九年(1731年)再次重修,称“清正寺”。
明弘治、正德年间修绪,遂为明代“官寺”。四合院平面布置,伊斯兰建筑艺术风格。礼拜大殿前厦后室,木质门镛雕刻精细,花卉图案别致。残存有部分元代砖结构,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砖无梁殿或半圆拱顶建筑之一。
现存《重建礼拜寺记》乃用汉文介绍伊斯兰教教义的最早碑刻之一;另有明正德十六年《重修清真礼拜寺记》碑和清雍正九年《重修定州清正寺碑记》等碑刻12方。 三、济南清真南大寺在今济南市礼拜寺街(元时称“回回巷”),是济南最古老的一座清真寺。
据明弘治乙卯年(1495年)碑记载,寺原在“历山西南百许步”,元成宗元贞元年乙未年(1295年)春,山东东路都转运盐使司都运使木八剌沙奉命将原寺改建为运盐司部,而将寺迁至泺源门西、锦缠沟东,即今址。
迄今已有近710年的历史了。后经明、清两代多次改建、扩建,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已成今状。全寺总面积约3,200平方米,主要包括影壁、寺门、沐浴室、邦克楼、望月楼、讲堂、大殿等建筑,规模宏伟,巍峨壮观。
全寺建在一个倾斜度不大的斜坡上。设计师巧妙地利用地形,使整个寺院愈上愈高,进而突出主要建筑的宏伟气势。 大门三间起楼,为他处少见。邦克楼三间,单檐黑瓦庑殿顶,单翘单昂斗拱,立于高台之上,令人瞩目。
望月楼建在13级台阶上,长13。 5米,宽7。 6米,檐高约10米,也是单檐黑瓦庑殿顶,与邦克楼风格相同,均为1914年重建物。前院沐浴室为20世纪30年代新建,其规模之大闻名全国清真寺。 大殿立于高4。
2米台基之上,由卷棚、前殿、后殿组成。面阔5间,进深10间,周围廊柱细密而高,并加火焰形木券门装饰,后殿格扇窗棂均刻有阿拉伯文字,体现了伊斯兰教的特点。该寺原有明、清时碑文匾联、家具、香炉、抄本经等珍贵文物甚多,惜今大部已毁;现存明弘治乙卯年刘瓒撰《济南府礼拜寺重修记》、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重修礼拜寺记》、明嘉靖七年(1528年)陈思撰《来复铭》等,均有重要学术价值。
四、济宁清真东大寺紧靠运河西岸,始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清康熙、乾隆朝大力扩建,成今日规模。全部建筑高大巍峨,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其雄伟气魄位列全国清真寺木结构建筑之冠。
全寺有四道门,第一道为木栅栏式,其后为石牌坊。石坊又称“日月坊”,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季春建,三门四柱,宽厚安稳,气势威严。 中门额坊上刻“敦化”二字,笔法浑厚,刀法有力。
坊上雕狮、羊、麒麟、山水、花卉、云朵、卷草,正中顶端为石刻宝顶,两旁各飞一团石云,云上分别托起一轮红日和一弯新月,令人感到静中有动,宇宙苍穹尽在眼底。石坊通体洁白,与后面八字墙的绿色琉璃交相辉映,别具风采。
大门屋顶歇山造,绿琉璃,黄剪边,用跑龙脊,与曲阜孔庙作风相近,约为明代之物,是全寺最古老建筑。 二门形制特殊,三门重檐,下檐带垂柱。望月楼三层,上层为六角形。大殿7间15檩,斗拱做法符合清雍正间所修订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代表了乾隆时代的精神与气魄,庄严绚烂,豪华壮丽。
由背面望过去,大殿、望月楼、后门楼、后牌楼作密集处理,重叠起伏,雄伟姿态难以言状。寺内石工尤为一绝,除石坊外,大门的抱鼓石、盘龙柱、盘花柱、石柱础等,均为难得一见的艺术精品。 五、郑州清真北大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东北部。
始建于明,后多次翻修。为左、中、右三路平面布置。中路为门楼式正门、歇山顶带斗拱望月楼(兼作邦克楼),三部式(卷棚、大殿、后窑殿)礼拜大殿、左右讲堂、客舍、厢房等。左右路为南北掖门、水房、配殿、校舍等。
1983年礼拜大殿、望月楼、正门、南北掖门等已翻修一新。 寺内存有碑文和明制古香炉等文物。六、开封清真东大寺位于河南开封市清平街。始建年代不详。原寺在今开封城外文庄,后迁城内。
据现存碑刻和传说,明初即为“敕修大梁清真寺”,有朱元璋赐书“精忠尚武”横幅。永乐五年(1407年)敕谕重修。后屡遭兵燹水患,经修葺扩建,仍保持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重修状。 寺坐西朝东,占地6600平方米。
内分三进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有大门、二门、望月楼、南北讲堂、水房、大殿、配殿等建筑。大殿面阔5间,前有月台、卷棚,每间门上各竖三面阿拉伯文匾。寺内存有明洪武年间阿文“古兰经”碑、万历十四年(1586年)“古制连班永遵” 碑、清初“古制连班序”碑等珍贵文物。
曾被誉为河南首坊。七、天津清真大寺位于天津市红桥区西北角。始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扩建;后又多次扩建修葺。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
有照壁、门楼、礼拜殿、讲堂、耳房、沐浴室等。其中礼拜殿系由卷棚式抱厦、四面坡式庑殿顶大殿、屋顶建有五座亭式楼阁的后殿连结而成,并有两侧回廊。 五座亭式楼阁中一为八角式,余为六角式,南一檐下悬匾额“望月”,北一檐下悬匾额“喧时”。
殿堂正脊、垂脊嵌有砖雕花饰,抱厦横壁绘有花卉图案,殿内梁柱悬挂有阿拉伯文和汉文匾额、楹联。汉文匾额和楹联,多为清代笔墨。寺内还藏有3。 5X2。 2X1。 1厘米和2。 2X1。 8X1厘米袖珍本《古兰经》两种,北二门门楼有由7块青砖组成的横壁,上刻有天津鼓楼、白骨塔、庙宇牌楼、旧城门楼等名景,系回族著名刻砖艺人马少清的制品。
晋冀鲁豫乃至天津、内蒙古地区的清真寺还有很多,如:河北的泊头市清真寺、宣化清真南寺、宣化清真北寺、沧州清真北大寺、大厂北坞清真寺、保定清真西大寺,山西的大同清真大寺、长治清真大寺,山东的济南清真北大寺、济宁清真西大寺、泰安清真寺、德州北营清真寺、青州益都清真寺,河南的开封文化街清真寺、朱仙镇清真北大寺、沁阳清真北太寺、商丘西关清真寺、沈丘槐店清真寺、襄城石羊街清真寺,天津的清真南大寺、北大寺,内蒙古的呼和浩特清真大寺、包头清真大寺等等,均很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