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商业/理财 股票

怎样对股市进行宏观分析和判断呢?

怎样对股市进行宏观分析和判断呢?

全部回答

2017-09-10

56 0
      一、 经济因素   股市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股市和经济有更紧密的联系。其因素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物价、就业、外贸、金融、保险、能源、旅游、科技等。对于国家经济形势的把握主要从以下几个指标进行分析:   1、国民生产总值(GDP)??所有由本国或外国公司生产的产品及服务的总和,GDP显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或下降)的步伐,并且被认为是一个经济产量及增长力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GNP比GDP更能反映一个国家真实的经济状况,因为GDP是国土原则,GDP包含了了外国公司在本国创造的收入,而这些收入最重要流入外国。
       2、工业生产率??它是对某国工厂,矿业,公共事业的生产量变化的连续加权式的测量,等同测量他们工业生产能力及在工矿,公用事业中有哪些可用资源可以被利用(通常指使用效能),制造业这一块可以影响1/4的经济,使用效能提供一个多大生产能力在被利用的评估。
     3、采购经理指数(PMI)?? 采购经理人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五个扩散指数即新订单指数(简称订单)、生产指数(简称生产)、从业人员指数(简称雇员)、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简称配送)、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简称存货)加权而成。
       PMI指数计算公式如下:PMI=订单×30%+生产×25%+雇员×20%+配送×15%+存货×10%   采购经理人指数是以百分比来表示,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即当指数高于50%时,被解释为经济扩张的讯号。
  当指数低于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时,则有经济萧条的忧虑。  它是领先指标中一项非常重要的附属指针。除了对整体指数的关注外,采购经理人指数中的支付物价指数及收取物价指数也被视为物价指标的一种,而其中的就业指数更常被用来预测失业率及非农业就业人口的表现。
     4、产品价格指数(PPI)??产品价格指数是在制造业里价格变化的量度,它是度量卖价的平均变化,卖价是由国内生产者接受的产品价格用以再生产。  它们包括制造业,采矿业,农业,电力业,通常用作经济分析的PPIS是指那些成品,半成品及未加工品。
     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PPI的调查产品有4000多种(含规格品9500多种),覆盖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涉及调查种类186个。
    由于CPI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CPI与PPI在统计口径上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CPI与PPI的变化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是可能的。   PPI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由于食品价格因季节变化加大,而能源价格也经常出现意外波动,为了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整体商品的价格变化情况,一般将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变化剔除,从而形成“核心生产者物价指数”,进一步观察通货膨胀率变化趋势。
    PPI能够反映生产者获得原材料的价格波动情况,推算预期CPI,从而估计通胀风险。   总之,PPI上升不是好事,如果生产者转移成本,终端消费品价格上扬,通胀上涨。如果不转移,企业利润下降,经济有下行风险。
     5、消费物价指数(CPI)??消费物价指数是一个由城市消费(80%的人口) 支付篮子食品及服务的平均价格水平。  它报道变化的价格种类超过200种。CPI通常包括各种使用者的手续费及税费,这些直接与某一特定产品与服务的价格有联系。
  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
    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如果CPI连续为负说明经济面临通货紧缩,表明经济形势恶化,对市场不利。   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不过,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CPI的稳定及其重要性并不像发达国家所认为的那样“有一定的权威性,市场的经济活动会根据CPI的变化来调整”。
    近几年来欧美国家GDP增长一直在2%左右波动,CPI也同样在0%~3%的范围内变化,而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首先是国内经济快速增长,近两年来GDP增长都在9%以上,CPI却没有多少波动,表面看来这可以说得上是“政府对经济运行调控自如,市场行为反映十分理性”。
  二是一年之内CPI大起大落,前后相差几个百分点;一般情况下,除非经济生活中有重大的突发事件(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CPI是不可能大起大落的,所以2004年中国的CPI大幅波动有些异常。
    三是随着CPI大幅波动,国内经济一时间通货膨胀率过高,民众储蓄负预期年化利率严重,一时间居民储蓄又告别负预期年化收益,通货紧缩阴影重现。这样一种经济环境令人担忧,因此,如何理解CPI指数便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6、零售销售??它是一个适时的指标,关于消费者的主要消费模式以及会因正常季节变动,节假日,交易日不同而调整。  其实是零售销售数额的统计汇总,凡以现金或信用卡方式付帐的商品交易均是零售业的业务范围,服务业所发生的费用不包括在零售销售中。
  零售数据对于判定一国的经济现状和前景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为零售销售直接反映出消费者支出的增减变化。   零售包括耐用和非耐用品商品销售,及服务及难免发生的加在商品的费用税收,但不包括负担在消费者身上的销售税。
       零售数据对于判定一国的经济现状和前景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为零售销售直接反映出消费者支出的增减变化。在西方发达国家,消费者支出通常占到国民经济的一半以上,像美国、英国等国,这一比例可以占到三分之二。
  汽车销售构成了零售销售中最大的份额,一般能够占到 25 %,因而在公布零售销售的同时,还会公布一个剔除汽车销售的零售数据。     此外,由于食品和能源销售受季节影响较大,有时也将食品和能源剔除,再发布一个核心零售销售。
     一国零售销售的提升,代表该国消费支出的增加,经济情况好转,预期年化利率可能会被调高,对该国货币有利,反之如果零售销售下降,则代表景气趋缓或不佳,预期年化利率可能调降,对该国货币偏向利空。
       7、耐用品(DGO)??它代表未来一个月内,对不易耗损的物品订购数量,该数据反应了制造业活动情况,就定义而言,订单泛指有意购买、而预期马上交运或在未来交运的商品交易。
     该统计数据包括,对汽车、飞机等重工业产品和制造业资本用品,其它诸如电器等物品订购情况的统计。     由于该统计数据包括了国防部门用品及运输部门用品,这些用品均为高价产品,这两个部门数据变化对整体数据有很大的影响,故市场也较注重扣除国防部门用品及运输部门用品后数据的变化情况。
  总体而言,若该数据增长,则表示制造业情况有所改善,利好该国货币。反之若降低,则表示制造业出现萎缩,对该国货币利空。  市场一般最为重视美国耐用品订单指数。在美国,一般在每月下旬公布前一个月数据。
     8、发电量?? 电力系统的发电量是指该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组实际发出的电能的总和,以千瓦。时(KW。h)、兆瓦。时(MW。h)、吉瓦。时(GW。h)、太瓦。时(TW。h)计。   我国经济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此时的重化工业的经济特征就是高耗能经济、资源输出型经济为主导,因此经济的发展高度体现了与电力的紧密关联性。
    也正因此,金融危机以来,发电量数字成了人们考察经济是否回暖的一个重要指标。   发电量与经济增长的这种关联度在常规情况下,会表现为周期波动规律趋同的特征,但是在经济快速上升或下降阶段,电力会呈现出领先于经济的特征。
  一般会有3个月的领先,但是也很难说这一波会有多长的错位。  对于经济回暖与否,还是要看发电量。   由于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目前全国各地的发电量增长数据并不相同,区域特征明显。
  各地区发电量的不均衡仍然存在,华北区域部分省份比如河北、山东,以及华东的江苏、浙江可能会率先走出来,但是率先走出来的幅度和时间也是不一样的。而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用电结构单一,目前主要靠政策支持,因此应该是东中西各地区中发电量数据回暖最慢的一个。
       9、进出口指标??进出口贸易指数一般有进出口贸易额指数、进出口单位价值指数和进出口物量指数。进出口贸易额指数是以报告期现价贸易额除以基期贸易额求得的,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目前,所有的发达国家都编制进口和出口商品的单位价值指数和物量指数。 但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还未编制,而依赖其主要贸易伙伴国发表的指数来分析自己进口和出口商品的价格变动情况进出口单位价值指数,我国目前主要使用发改委发布的外贸形势分析报告中的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及进出口总额等指标对我国的外贸形势进行分析。
       出了上述指标之外,还要关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同时对指标的选用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10、就业成本指数(ECI)??受薪就业时对美国所有州及255个地区超过500个行业所提供的工作数量的量度,就业估计是基于大企业的市场调整。
    而且把在国内企业及政府里全职或兼职的受薪员工数目计算起来。它反映的是就业的难易及其条件的好坏。   11、新建房屋报告??新建房屋报告量度每月与居住有关为单位的新建房屋的数目。
  一个建筑的开始是指开挖地基的开始。同时主要由居住房屋建造组成,住宅房是对预期年化利率变动而作出反应的第一要素。  对开始/接受预期年化利率变化的反应,若以图形来表示预期年化利率的话,可能是接近谷底的谷峰。
  要分析,关注前个月的价格变动百分比,报告会在大约下月中公布。   二、 政治因素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会使股票市场发生波动,政治因素变化对股市影响很大,政治形势的变化对股票价格也产生越来越敏感的影响。
    政治因素对股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国际局势、外交形势的变化及战争等重大事件;最高领导层的动态及国内外领导人的行踪、更替、风格、背景及讲话等。此外影响还包括证券管理层的领导风格及更替背景等。
     三、 政策因素   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经济政策、特别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贸易政策、国家对股票市场的管理措施等的变化都会影响股价的变动。     1、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改变,直接影响货币投放的增加或减少,如信贷规模的控制、央行票据的发行、国债发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预期年化利率的变化等。
  一般而言新增信贷规模的下降、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及国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预期年化利率对于股市会产生负面影响。     2、 供需政策   供求之间的矛盾对商品的价格有直接的影响,股价也不例外,同时资金的供需变化也会对股市产生影响。
  如1992年以前,中国股根抽紧,股票供不应求,导致股价猛涨。对于股票的供需,我们通常需要关注IPO及再融资、配股、企业债券(含可转换公司债券)和权证的发行,对于非全流通上市公司的限售股上市及一些上市公司股东对公司股份的增减持也要进行关注。
    对于资金的供需,则需要关注新基金、QFII的发行和批准、社保及保险资金的准入以及热钱的流向等。   3、 税收政策   股票交易印花税的调整对于股市的影响较为直接,同时能够享受国家或地方政府减税、免税或返还等税收优惠的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往往呈现上升势头,而调高个人所得税,则会导致社会消费水平下降,引起商品的滞销,从而对公司生产规模造成影响,导致盈利下降,股价下跌。
       4、 财政政策   一般而言,财政规模扩大,只要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股票就会上涨,相反,国家财政规模缩小或者显示将要紧缩财政的征兆,则投资者会预测未来景气不好而减少投资,因而股价就会下跌;同时,财政投资的重点,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好坏也有很大影响。
  财政支出的增减,直接受到影响的是与财政有关的企业,因此,我们应了解财政实施的重点。     5、 产业政策   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其股票价格会被推高,而国家限制发展的产业,股票价格往往会受到不利影响。
  我们需要关注国务院及各相关部门出台的支持或抑制各产业或行业发展的文件及规划等。   四、 其他因素   股票价格的变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绝不是几个因素就决定的。  典型的如一些亏损的公司,其股票走势却令人出乎意料。
  因此我们除了上面的主要因素外,还需要关注其他的一些因素。
    比如偏股型基金仓位、国际股市的涨跌、期货及大宗商品交易的影响、黄金价格及油价的变化、人民币升值或贬值以及股民的心理状态及投机因素还有天灾人祸、恶意操纵股价、伪劣信息散布、社会突发事件、主流媒体(如人民日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等)的宣传态势、社会各层面的态度、社会民意的趋向等等。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商业/理财
股票
经济研究
银行业务
外汇
创业投资
财务税务
贸易
基金
商务文书
保险
个人理财
企业管理
产业信息
经济
证券
金融
银行
黄金
期货
商业
财政
房地产
股票
股票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