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危害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赤潮形成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全部回答

2017-03-02

0 0
    赤潮是指海洋中一些微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 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异常地急剧增殖,爆发性地繁殖聚集,随海 浪漂移,使海水被生物染色而改变颜色的现象。赤潮因海水变红而得名,实际上赤潮海水不一定都是红色的,随着形成赤潮生物 种类的颜色不同,赤潮颜色也是不同的。
  如夜光藻引起的赤潮是 粉红色的,中缢虫引起的赤潮是红色的,绿色鞭毛藻如眼虫引起 的赤潮是黄绿色的,骨条藻引起的赤潮是灰褐色的,赤潮异弯藻 引起的赤潮是酱油色的。  (1)赤潮的成因赤潮形成的原因是复杂而多样的,一般认 为它是由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①生物因素。目前全世界已知的赤潮生物有40多属260多 种,其中甲藻类最多,其次为硅藻、绿藻、金藻等。我国沿海赤 潮生物有80余种,有毒赤潮生物38种,其中甲藻31种,绿色 鞭毛藻5种,金藻2种。
    ②化学因素。海水中存在的营养物质是发生赤潮的物质基 础,海水中丰富的营养盐是赤潮生物生长、繁殖的必要条件。 具有色素体的赤潮生物在生长、繁殖时,需要吸收营养物质, 进行光合作用,氮、磷等盐类是赤潮生物生长、繁殖必须的养 分。
  一旦氮磷达到一定比例,赤潮生物会突然急剧增殖,发生 赤潮。  必需元素及微量元素也是诱发赤潮形成的原因之一。当 海域中铁、锰、锌含量大于正常含量的10-20倍时,刺激赤 潮生物成倍增殖。
  维生素B同样也是赤潮诱发的刺激素。海域 遭受污染,富营养化程度升高,就为赤潮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 物质基础。③物理因素。赤潮与海域的海况如海浪、潮汐、海水密度、 水文、地质、气象条件等关系十分密切。
    任何生物都有适宜生长 和繁殖的最佳条件,适宜的温度、盐度条件,充足的光照和较小 的洋流都为赤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聚集提供了有利条件。水温 是赤潮形成的重要环境因素,20-30 °C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 范围。
  科学家发现,一周内海水温度突然升高(2 °C以上),可 视为赤潮的前兆。  海水的盐度变化也是促使赤潮生物大量繁殖的 原因之一。盐度在2。 6%-3。 7%的范围内均有发生赤潮的可能, 但是海水盐度在1。
   5%-2。16%时,容易形成温跃层和盐跃层, 温、盐跃层的存在为赤潮生物的聚集提供了条件,易诱发赤潮。(2)赤潮对海水养殖的危害①物理性危害。  有些赤潮生物具有硬质的角毛或能够分泌 黏液状物质,这些生物引起的赤潮能够破坏或堵塞鱼类的鳃,造成养殖生物的死亡。
  ②饵料性危害。赤潮发生时,赤潮生物会爆发性增殖,并 迅速成为海域的优势种,抑制其他饵料类生物的生长,减少了海 域浮游生物的多样性。③缺氧性危害。缺氧性危害是赤潮灾害中最普遍的现象。   一方面,由于赤潮生物夜间消耗掉水体中大量的溶解氧,特别在 凌晨至日出前,赤潮海域溶解氧含量十分低,常常会造成养殖生 物因缺氧而死亡。
  另一方面,当赤潮消退时,大批的赤潮生物死 亡,死亡的赤潮生物被细菌分解又需要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使水 体缺氧状况加重,导致养殖生物的死亡,甚至绝产。  ④毒性危害。有些赤潮生物本身含有毒素,或能够释放毒素, 这些毒素主要包括腹泻性毒素、麻痹性毒素和溶血性毒素,养殖生 物吞食这些带有毒素的赤潮生物后,就会引起中毒或死亡。
  (3)赤潮的防治措施①严格控制陆源污染源。降低陆源营养物质和污染物质向海洋 的输人量,减轻海洋环境富营养化程度。  陆源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 水、城镇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因此应加大对工业废水和生活 污水的处理能力和管理力度,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提高 农药、化月巴的利用效率,减少生产中农药、化肥的流失。
  ②科学养殖,保护养殖区海水水质。根据自然环境,对浅海和 滩涂进行合理开发,合理安排养殖方式和养殖规模,普及科学养殖, 提高馆料的利用率,进行多品种混养、轮养和主体养殖。    ③加强监测,积极开展赤潮防治。
  加强对养殖区水质和赤 潮生物的监测工作,及时有效地开展养殖区赤潮灾害预防、控制 和治理。④采取措施,减少赤潮危害。当海域发生面积较小的赤潮时, 将养殖网箱拖拽至赤潮区域以外,或把网箱下沉,待赤潮消退以后 再移至原来位置。
  对不能移动的养殖单元,为防止赤潮发生时养殖 生物因缺氧死亡,可通过曝气的方式向养殖单元内增氧。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