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生活中的语文错例在生活
你的问题是关于现代汉语的规范化的
生活中的错误往往是因为汉语本身的近义近音近形造成大众的错误,这种在古代往往因为教育不普及而造成,在近现代则应该更多的归咎于大众传媒的“不修边幅”
我们对待这种错误采取两种不同的态度:
1。 进行规范:如果用错的还不多,大众的主流意见认为这是错的用法,人群众的大多数还倾向于正确的用法,那么我们就要规范它,以防错误进一步恶化到大众普遍的错误
例如:波浪的波应该念做bo1,可是有些念成po1,这样的错误还属于少数人的错误,那么我们就规范它,认为po1的读法是错误的
2。 从俗:如果错误过于普遍,基本上尊重这种现象,按照大众的习惯进行规范
例如:暴露中的暴本来...全部
你的问题是关于现代汉语的规范化的
生活中的错误往往是因为汉语本身的近义近音近形造成大众的错误,这种在古代往往因为教育不普及而造成,在近现代则应该更多的归咎于大众传媒的“不修边幅”
我们对待这种错误采取两种不同的态度:
1。
进行规范:如果用错的还不多,大众的主流意见认为这是错的用法,人群众的大多数还倾向于正确的用法,那么我们就要规范它,以防错误进一步恶化到大众普遍的错误
例如:波浪的波应该念做bo1,可是有些念成po1,这样的错误还属于少数人的错误,那么我们就规范它,认为po1的读法是错误的
2。
从俗:如果错误过于普遍,基本上尊重这种现象,按照大众的习惯进行规范
例如:暴露中的暴本来应该念pu4,但现在规范为bao4,这是由于暴力的暴和暴露的暴在古代的字形很接近,于是人们经常犯这种错误,后来错误普遍到大家都这么读,我们也就只好这么规定了
其他的情况:有些错误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语言层面,涉及到文化常识的层面,这种错误一般来讲不能从俗
例如:台湾新党主席郁慕名在人大进行演讲时,人大校长引用“七月流火”这句话说人大的学生就像七月的天气一样充满热情,这是一种很普遍的错误,七月流火是诗经里的诗句,意思是周历七月时天气将会转凉,其中的火是指大火星,也就是心宿二
像这种错误涉及到文化常识,那就不应该按照错误的进行规范
还有一些情况是处在过渡阶段,我们还需要继续地观察才能判断应该如何规范
例如:空穴来风,大众传媒上的用例基本上就没有用对的,总是把意思理解反了,对于这种词,我们保持审慎的态度,看它如何继续发展,才能决定最后的规范方案
下面是我们现代汉语课程相关部分的讲义:
现代汉语的规范化
4。
0。 规范化的基本含义
共同语的形成有两种途径:自然形成和强制形成。目前世界上所有共同语都是地域选择形成的。如意大利语的共同语是托斯塔纳语,采用的是佛洛伦萨语。实际上,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罗马尼亚语等都是有拉丁语各方言形成的,历史上随着古罗马帝国的崩溃这些语言不承认拉丁语的共同语地位而独立发展最终形成。
在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两点:
(1) 要尊重历史,尊重语言现状,通过自然选择确立共同语的地位。
(2) 要强化共同语的地位,解决共同语方言内部的混乱,这就需要政府的工作。
4。
1。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三条标准
4。1。1。 建国前的规范化
(1) 清末民初,发出文字改革呼声。
(2) 五四运动中的白话文运动。
(3) 1924年民国教育部决定以京音为国语标准音,编订《国音常用字汇》,制定注音字母,1928年公布注音字母第二式(未通行),古语罗马字Peking。
(4) 解放区:拉丁化新文字。
这些都为建国后的汉语规范化打下基础。
4。1。2。 建国后的规范化
(1) 1955年《人民日报》社论《为汉语规范化而斗争》。
(2) 1958年,汉语拼音代替注音字母。
(3) 简化字→“二简”。
(4) 《异读字审音表》,如“确凿”zao、zuo。
(5) 1973《现代汉语词典》。
(6)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的地位,促进拼音推广。
(7) 1977年,联合国规定用汉语拼音翻译汉语地名。
(8) 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了用拼音拼写汉语的标准。
4。1。3。 现代汉语规范的三条标准
(1) 语音标准:以北京音为标准音
语音标准必须是某点的音,北京话起码指二环以内的北京话,事实上全世界标准音都是如此,如法国的巴黎音指的是巴黎城区的音,英国的伦敦音也指的是很小范围内的音。
(2) 词汇标准: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
山西话:“编派” 河南话:“晌午” 北京话:“逗”、“窝囊”
(3)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4。2。 现代汉语动态的规范观
规范标注本身不是死的,由于语言本身的灵活性,规范标准也随着语言在不断地变化。
4。2。1。 语音
如何正确实行规范:
(1) 在标准范围里排除例外。
(2) 在多重标准中选择其一。
(3) 不断吸收新的语言现象。
例1:“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但有些音不能用,如北京音中的儿化音和一些怪音(如“儿子zei4”、“告诉song4”、“剪jiao3”、“把ba4”、“在zai3”)。
所以北京话不等同于普通话。
例2:一个字有两种读法,不都是对的,要从中选择一个。
“理发fa3 fa4”、“教室shi3 shi4”、“跳跃yue4 yao4”、“波bo1 po1浪”、“比较jiao3 jiao4”、“号召zhao1 zhao4”、“机械jie4 xie4”、“撞zhuang4 chuang4”、“腹fu3 fu4”。
例3:新的即使无理,也就统一算了,如“确凿”、“曝光”、“说服”、“五更天”,有的是因为读错的人太多而从俗,有的纯粹是专家行为。
4。2。2。 词汇
(1) 老北京词汇要排除掉,如“狗尾巴管”。
(2) 时尚词汇:“晕菜”。
(3) 颠倒词的简化:三种情况
a。 趋向于其中一种:如“蔬菜”、“士兵”、“健康”、“直率”、“介绍”、“寻找”、“词语”等。
b。 两种情况并存,需做出选择:如“声响”、“讲演”、“力气”、“伤悲”、“山河”、“离别”、“代替”等。
c。 颠倒后词义发生变化,或增加了一个意思:如“裁剪”、“路线”、“负担”、“和平”、“发挥”、“感性”、“计算”、“语言”等。
(4) 吸收外来词汇:
如“电话”、“语法”、“科学”、“民主”、“麦克风”等,其中有的保留音译,如“坦克”、“咖啡”,有的后来就用汉语词代替,如“电话”,而的又回到了音译,如“麦”从“麦克风”变为“话筒”后又变化为音译“麦”。
(5) 吸收非北方方言中的词汇:
吴语:“尴尬”、“垃圾”、“陌生”、“名堂”、“蹩脚” 湘语:“行家里手”
粤语:“看好”、“第一时间”
4。2。3。 语法
(1) 最难定标准:经典白话文著作中也有问题。
(2) 新的标准:
a。 “试试看”吴语尾词“看”。
b。 吴语中“重叠动词+形容词补语”的结构,如“吹吹干净”。
c。 比较句,如“高过我”。
d。 拆字:最初是动宾结构拆字,如“吃了顿饭”,后来一个动词也可以拆开,如“跳了个舞”、“报了告了”、“游了会儿泳”、“小了个便”,甚至连形容词也可以拆开,如“奇了怪了”。
e。 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甚至动宾结构的词也可以带宾语,如“服务(人民)”、“登陆(网站)”。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