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商业/理财

什么是涌金系?

什么是涌金系?

全部回答

2018-06-29

7 0
    涌金系上岸   在许多曾名噪一时的“系类家族企业”,如德隆系、鸿仪系、朝华系等销声匿迹后,涌金系却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其所持上市公司股权的总市值已超过28亿元。
  尽管市场对涌金系的运作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在私募投资日渐强势的今天,它已经成为私募基金的某种典型。  涌金系的最大特点,是在刻意经营下拥有非常灵通的信息和丰富的人脉资源,根据不同阶段经济发展和政策环境变化,适时调整投资策略,而其操作手法的每一次转变,都准确把握住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脉搏。
  上世纪90年代,涌金系主要以转配股、法人股受让、配售新股等政策性的“盲点套利”方式积累资金;2000年左右,其借鉴VC的理念,投资孵化了一批高科技创业企业;2002年后,又以私募股权投资的手法,受让千金药业股权、以控股的九芝堂集团为平台控股国金证券,并在这两个公司成功上市后获得巨额投资收益。
       2007年5月15日,交通银行(601328)从香港资本市场成功返A。这一天,对涌金系这只已在证券市场征战10多年的私募基金来说,成功的意味更浓,尽管它只是交通银行“最小”的机构投资者。
  因为,竞得交通银行国有法人股仅2个月,其账面盈利已超过100%;也因为,其成功地在银行上市潮中分取了一杯羹。     之前的3月23日,涌金系旗下九芝堂集团控股的国金证券成功借壳成都建投(600109),使得其持股市值暴涨至13亿元以上(按2007年5月17日收盘价计)。
  这也是涌金系最成功的投资案例。   梳理涌金系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2002年是其重要的分水岭。  在此之前,涌金系主要是抓住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政策机会,根据政策热点转战各个投资市场,以“盲点套利”模式获取相对低风险下的高收益。
  之后,涌金系开始进入实业领域,控股九芝堂,成为千金药业的第二大股东等。随着其控股的成都建投成为A股市场第一高价金融股、以VC方式投资的青岛软控、北青传媒成功上市,再加上其他与九芝堂、千金药业、云南信托等资产相关联的上市公司、金融类企业、参股的一些未上市高科技企业,涌金系打造的产融结合模式已初具雏形。
       抓住股权分置时代三次“盲点套利”机会   早期的涌金系主要从事转配股、法人股受让、配售新股等一些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特定阶段的股权交易,而这些都是职业投资者非常重视的盲点套利模式。
  通过这些操作,不仅让涌金系累积了股权投资经验,并为其日后将触角伸向实业积累了资本。     涌金系成立之初,刚好是中国经济转轨时期。1994年,时年27岁的魏东在北京成立了北京涌金财经顾问公司(以下北京涌金)。
  1995年,魏东创建上海涌金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涌金”),1999年又以1。8亿元注册湖南涌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涌金”)。  湖南涌金后来成为涌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涌金系”)的核心投资平台。
     上世纪90年代,股票市场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法律的不健全和制度的不完善,有些问题亟待解决。在解决这些重大问题的时候,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拥有信息渠道或消息灵通的投资人往往能够“先行一步”。
    当证券市场一项重大措施出台时,往往给这些人带来投资机会。   从涌金系早期的投资思路看,它往往只是参与股权投资,且持股一段时间后迅速离场,而且更多是参与上市或非上市公司的私募股权投资,即一级市场和所谓的一级半市场(我们不能排除涌金系也像同一时期的私募“庄家”一样,参与二级市场操作,但由于数据缺乏,在本文中不做讨论和分析。
    事实上,在证券信托兴起后,上海涌金也通过涌金系旗下云南信托发售了亿龙中国系列证券投资信托产品)。   上世纪90年代,一级市场和一级半市场就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盲点。
  盲点套利是指利用市场的定价错误或者制度障碍来获得收益,有着强烈的时代特点,是特定时期特定市场环境下的产物,要求投资者具有敏锐的市场观察力和宏观市场走向的把握能力。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商业/理财
商业/理财
经济研究
股票
银行业务
外汇
创业投资
财务税务
贸易
基金
商务文书
保险
个人理财
企业管理
产业信息
经济
证券
金融
银行
黄金
期货
商业
财政
房地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