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其他社会话题

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亚投行的积极相应说明了什么问?

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亚投行的积极相应说明了什么问题

全部回答

2016-05-31

58 0
    英国、新西兰乃至法国已经“制造了先例”,大大减轻了后来效法者的政治压力。可以预见,韩、澳加入亚投行只是时间问题。尽管出于照顾美国大哥面子的考虑,它们仍有可能放弃本月末的创始成员国申请截止期,以此来安抚美国,但赶在亚投行2015年末2016年初正式进入运营状态前后加入的机率却非常大。
    以中国为首的现意向创始国也充分体谅到了一些国家的实际难处,在筹备以及初创阶段就预留了大量股份,为新成员国的陆续加入留下了充足空间,这种组建模式也是亚投行不同于其它多边金融开发机构之处。
  根据去年首批21个意向创始国共同签署的《筹建亚投行备忘录》,亚投行的法定资本被明确规定为1000亿美元,以GDP衡量的经济权重作为各国分配股份的基础。  但初始认缴资本目标仅为500亿美元。
  留下的500亿美元资本余额,显然是为了以后顺利接纳亚洲内还未加入的主要国家,如韩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同时也为容纳亚洲以外国家留下相当大的权重空间。而在初始认缴资本中,中国将暂时持股50%左右。
  之所以是暂时,是因为中国明确表态,并不追求在亚投行内一股独大。  如果有新成员加入,中国愿意继续带头稀释自己的占股比例。对比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分配改革,每次为几个百分点投票权的稀释,西方国家总是百般不情愿,竭力讨价还价,尽力减少缩股。
  IMF的份额分配改革干脆在会员全体大会通过四年后,由于美国国会的阻挠而依旧是一纸空文——尽管改革之后,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对这些机构的实际控制权仍然不会真正松动。  与这种顽固保护自己既得利益的态度相比,中国与伙伴国合作共赢的高姿态显然胜过不止一筹。
  既然综合实力还远不如西方整体,中国就更要光明磊落,只用阳谋不用阴谋。不然,也就不会有这么多国家顶着当今唯一超强的各种压力,愿意与中国共组亚投行,打破美国在二战后对国际多边金融开发机构领导权的垄断。
    这种伙伴,既要有亚洲区域内的发展中国家、土豪国家,也不应该排斥区域外诸如英法德意这类西方二线国家。一句话:就是要扩大我们的朋友圈。无需讳言,即使有众多国家共襄盛举,亚投行确确实实仍是中国一手打造的,未来中国也将是亚投行无可争议的主导者。
  可它既是中国“走出去”的一件重要战略工具,又绝非仅仅是一件单纯的中国工具。  西方一些媒体急于标签化亚投行,称其是中国“新帝国主义”“新殖民主义”的金融武器,甚至国内也有些人出于某种虚荣心,乐于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并宣传类似的观点。
  这无论对于亚投行本身还是对于中国国家形象来说,确实有一定的伤害。这时如果还真的搞封门闭户的国别门户之见,就更给了有心抹黑者真正的口实。  同时,从纯粹的经济和技术角度来说,接纳英国这种西方老牌强国加入,也不是让他们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与发展中单方面分一杯羹,却只换取来一个包容的空洞名声。
  尽管亚投行初始认缴资本预计将达到500亿美元之巨,但根据国际多边金融开发机构的惯例,大多数国家的实缴资本只占认缴资本的一小部分。  依据筹建备忘录,亚投行的实缴资本比例下限只是20%。
  所以当开始运营后,亚投行的大部分资金仍将是通过市场不断滚动募集的,成员国内有伦敦这种国际金融中心,对于亚投行的运作显然很有利。而且这些国家在国际金融方面长期积累的技术和人才底子确实很雄厚,擅长引入成熟的智力和经验为我所用,可以说是中国几十年来不断跳跃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这个角度看,只要中国不晕晕乎地自己交出主导权,就完全能够实现互利双赢。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军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其他社会话题
其他社会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