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最著名的九大关隘是什么?长城最著名
玉门关:
在甘肃敦煌市西北90公里的汉长城线上,是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玉门关是汉代在河西走廊设置的著名大关。为汉武帝时设置,因西域输入和阗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的西北方向约40公里的小方盘城,现存的玉门关古城堡被沙阜环绕着,它的北面为北山,北山南侧为疏勒河下游。 在古城堡北墙外边数十米处有一碱湖,汉代长城由此横向西北。玉门关的城堡呈方形,均为黄土夯筑而成。四垣完整,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米,坦高9。7米。堡西、北各有一门,总面积630余平方米。在汉代,为都尉的治所,是中国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孔道。 对中国的对外交通,文化、经济交流都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全部
玉门关:
在甘肃敦煌市西北90公里的汉长城线上,是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玉门关是汉代在河西走廊设置的著名大关。为汉武帝时设置,因西域输入和阗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的西北方向约40公里的小方盘城,现存的玉门关古城堡被沙阜环绕着,它的北面为北山,北山南侧为疏勒河下游。
在古城堡北墙外边数十米处有一碱湖,汉代长城由此横向西北。玉门关的城堡呈方形,均为黄土夯筑而成。四垣完整,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米,坦高9。7米。堡西、北各有一门,总面积630余平方米。在汉代,为都尉的治所,是中国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孔道。
对中国的对外交通,文化、经济交流都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千古绝唱,使玉门关声誉远播。今日登上玉门关,还可看见汉代防御匈奴的长城(又称汉塞)的一段,它从东沿着群山戈壁蜿蜒而来。
建在小山坡、沟口旁或开阔地带上的烽燧,星星点点向西延伸。在玉门关东面约20公里的地方,汉时建有大方盘城,这是汉至魏晋时期我国西部防线储备粮秣的军需仓库,供应玉门关一带官兵的食用。古城坐落在高出河床2米许的自然土台上,呈长方形,坐北向南,夯土板筑,东西长132米,南北宽17米,残垣最高处6。
7米。在大方盘城的正南面长城内侧3米处,是汉代的烽燧,叫“玉门千秋燧”,系石夹红柳筑成,残垣高约9米。
阳关:
汉长城重要关隘,在敦煌市西70公里的古董滩上,因在玉门关之南而得名,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
嘉峪关: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稍偏西,嘉峪关市西约7公里。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征虏大将军冯胜奉明太祖朱元璋御旨,在祁连山与黑山之间的嘉峪塬上建嘉峪关,土城周长726米,有关无楼,以后又逐渐建了大小楼阁十余座,雕梁画栋,五彩缤纷,雄伟壮观,成为明代万里长城的重关,号称“天下雄关”。
居庸关:
位于昌平县城以北20公里长的关沟中,距市区50公里。它是北京西北部的屏障,是长城上重要的关口,历史上曾有许多著名的战役在这里发生。居庸关以险要著称,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气势。
辽、金、元、明、清历代都将这里作为防守重镇,乃兵家必争之地。当年李自成的起义军,就是闯开了这道雄关,才长驱直入北京城的。“居庸叠翠”为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
居庸关附近山峦起伏,山花遍野,令历代文人留下许多赞咏的诗篇。
金章宗年间,这里被钦定为燕京八景之一,后又有清代乾隆皇帝在此御笔亲题“居庸叠翠”。“云台”是指位于居庸关关城中心,一座精美的白色石台。该石台上建有三尊藏式佛塔,台下有券门,券门两侧有多种浮雕图案,是极具代表性的元代雕刻艺术精品。
云台上还雕有汉文、梵文、藏文、蒙古文、西夏文等多种文字石刻经文,为研究我国古代文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实物。
雁门关:
在山西省代县城西北20公里的雁门山腰,又称西陉关,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三关”。
在代县北境,内长城蜿蜒起伏,犹如一条苍龙,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出连成一体,北拒塞外高原,南屏忻定盆地。素以关山雄固、军事要冲而名于世。这里峰峦叠嶂,山岩峭拔,峡壑阴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唐初于绝顶铁裹门处置雁门关,设寨驻兵,以防突厥。
传说,因这里山太高,大雁南来飞往,只能从此关隘飞过,得名雁门。后因山路毁坏,车马难度,关寨亦废弃。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吉安侯陆亨移关城于旧关东北5公里之现址,南距代县城20公里,关城雄踞于危峦绝峰之巅,两边峻峰对峙,其形若门,东西两面将十八隘连为一体,真有一夫当夫、万夫莫开之势。
关城周长1公里,石墙高6。7米,洞门三座,乃东门、西门和小北门。东门额匾刻“险”(天险),门上建雁楼,门外东侧,建有靖边寺,祀将赵李牧。西门匾刻“初”(地利),右侧建有关帝庙。小北门额横刻“雁门关”三个大字,左右镶嵌砖镌联语一副:“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
”关城正北为营房,东南有校场。整个关城位置险要,建筑雄伟。关城左右边墙雉堞,烽墩壕堑,诚有“城随山势转,关并塞云齐”之威。雁门关关城至今保存尚好。雁门关西北,约10公里处有广武城,分新、旧广武城两堡。
旧广武城,是一处长方形古代城堡,10多米高的长城,为条石基砖包砌。城堡除垛上女儿墙损坏外,其余保存较好。城头上有石碑,是公元1725年所立。
娘子关:
位于山西省平定县东北,是长城著名关隘,出入山西的咽喉。
原名苇泽关。据传,唐太宗之妹平阳公主率领娘子军在此驻防,遂更名为娘子关。娘子关位于太行山脉西侧“井陉”西口,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上,与河北省交界,为出入山西的咽喉。随唐时所置。原名苇泽关,以隋开皇年间曾在此设苇泽县而得名。
后来唐高祖的三女儿平阳公主率兵数万驻守于此,时人称为“娘子军”,这关也因此更名娘子关(另说当地有女石 女祠,故名)。向为戌守重地。早在战国时期,这里为中山国所建长城的一个关口,唐平阳公主之后,为承天军戌守处,大历年间(767?/FONT>779)修筑了承天军城。
宋代建承天寨,明代为承天镇,并称娘子关。明嘉靖年间因边患频仍,于二十一年(1542)重修城堡,就是现今到的关城,专设守备把守。清代又建“固关营”,分设把总驻守。在这关处在万里长城内边的“内三关长城”南端,民间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
娘子关城筑在绵山山腰,背依陡崖,下临峻谷,形势非常险要。原来分上关、下关,东为上关,镌有“娘子关”横额;西为下关,上有阁楼,题“唐平阳公主驻兵处”,门额书“秦晋屏蔽”四个大字。明嘉靖时重修后,关城开两门,东门为一般砖券城门,额题“京畿藩屏”,上建“宿将楼”,嵯峨雄伟,相传原为平阳公主聚将御敌之所。
其石柱上,镌刻有两副著名楹联:“雄关百二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楼头古戌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这两副楹联以磅礴的气势描绘了这座古关的独特风貌。关城东南侧,从“内三关”南下的长城,依山蜿蜒,当年与城堡相连,构成严固的防御体系。
关门前只有一条四十一度的石坡古道可通过,险形巨势,显现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
娘子关的重要性,同隔山相对的井陉关相似,在于控制太行第五陉??“井陉”这条通道,但也有其独特性。滹沱河支流绵河从娘子关城西北流来,在关下穿过“井陉”东流至河北平原中部。
“井陉”是晋中和冀北地区之间最近捷的通道,娘子关依山靠河踞于“井陉”西口,这种形势使它既成了“三晋门户”,又成为“京畿藩屏”,对保障山西或北京京畿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古时,山西与冀中间常有战争,部队行进必经“井陉”,一旦娘子关有强兵把守,对方军队便插翅难越。
唐初,东北边疆少数民族日渐强盛,有向外扩展之心。平阳公主率军驻守娘子关,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敌人从“井陉”进入山西。自古认为山西是中原和关中地区的屏障,无山西则中原和关中不稳,所以唐十分重视娘子关的防守。
据说平阳公主驻此,雄关固若金汤,威慑敌人不敢跨越太行山一步。唐代后期藩镇为乱。长庆元年(821年),河北三镇之一的成德(治所在今河北正定)节度使庭凑叛唐,宰相裴度亲自督师出承天军(即娘子关)讨伐。
光化二年(899),汴将葛从周从土门(即井陉关)攻河东(其时指全部山西),不过这次承天军被攻破,葛的部队即长驱而入。五代石晋末年,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晋阳称帝,派兵守承天军以保山西。不久,契丹兵灭后晋以后从开封北归,到了恒州(今河北正定),袭击承天军,烧了承天军市邑,后来刘知远把它收复。
不然,刘便不得安枕。
到了明代,北方蒙古骑兵屡屡侵入山西向东叩明京畿大门。 这时明苦心经营的娘子关已不再是为了防东,而是为了防西,即防止敌人从山西经“井陉”侵入京畿。明修关城时南门题额“京畿藩屏”就说明这一点。
由于娘子关易守难攻,便使蒙古兵虽屡犯紫荆关等地,也不敢轻易向此处进犯,从而保卫了明京畿南部的一时安定。不过到了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的一部分,自长安入山西后,经太原前来叩关,仍攻占了这关,而后出“井陉”,直至北京,与李自成的部队会合,导致明朝的灭亡。
娘子关作为战略要地,只要华北有事,就为兵家所必争。时至现代,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时期,娘子关曾再主发挥防守的作用。1937年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华北大片土地后,原来急想从平型关侵入山西占领太原,不料受到八路军的打击惨遭失败。
后来日军便沿正太铁路线西犯,把娘子关作为一时的争夺目标。当时国民党军以数万兵力在娘子关设防,阻敌西进。八路军也投入大量兵力与日本侵略军作战,给敌人以严重打击。可是在日军进攻面前,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娘子关迅速被日军占领。
不久日军从北、东两路进入山西,太原就失陷了。
1940年8月,八路军进行举世闻史的百团大战中,娘子关也曾成为战场。当时,晋察冀军区派10个团兵力击破日寇占领的正太线,破坏重点为娘子关至平定路段。
8月20日夜,八路军主力攻入娘子关,打击了日寇的疯狂气焰。
娘子关不但是一座雄关,还是一处山明水秀的名胜地呢!正如关城楼头那副楹联写的,“楼头古戌楼边寨,城外县城山城下河”。给人以多么清新俊美的享受!由于这里的太行山是由石灰岩构成的,所以陡崖绝壁,流泉飞瀑成为它的风景特色。
娘子关城倚陡崖、临深涧,本身就非常雄伟壮丽!关城下有多处飞泉,其中西北侧的“悬泉”尤为奇妙。泉水从平地涌起,沸沸扬扬,有如开锅之水,水色清沏碧透,四时不涸。据说水的的冲力极大,有人往泉眼中扔几十斤重的石头,转眼就会被泉水翻上来。
泉水流出后,顺北边峭壁倾泻而下,形成一幅落差40米,宽6。5米的绚丽多彩的“水帘瀑布”,如喷珠散玉,直注数十丈深的谷底。其声如雷,其彩如虹,甚为壮观。明代王世贞有诗赞此景:“喷玉高从西极下,擘崖雄自巨灵来。
”当代已故诗人郭沫若1965年漫游娘子关也有诗道:“娘子关头悬瀑布,飞腾入谷化潜龙……回顾陡惊溶碧玉,倒流将见吸长虹……”娘子关有这样美丽的流泉飞瀑,是石灰岩区岩溶地貌地一种奉献。娘子关城前后,至今还留有多处与平阳公主有关的历遗迹,如公主洗脸潭,娘子军饮马处及当年所建的“点将台”和绵山顶上的“避暑亭”等。
人杰地灵,人人向往。今日娘子关已发展成为一个自然风光旅游区,每年游人不绝。
现在石太铁路和晋冀公路都经过娘子关下,这里仍是当地的东西交通重地。
偏关:
位于山西省偏关县,东连鸭角山,西逼黄河,形势十分险要。
因其地东高西低,所以又叫偏头关。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89年)始建土械,并置偏头所,太原镇总兵驻地。偏关关城,即今山西省偏关县县城,其东衔管涔山,西逼黄河,北连内蒙古,南通雁门、宁武,自古便为兵家争战、屯兵驻防之重地。
偏关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外三关”,是外三关中最西边的一座。因关城东仰西伏,状如人首之偏,故称为偏头关,后来人们习惯简称其为偏关。
五代迄宋,在这里设立偏头寨,金时亦用此名,到元朝始名偏头关,不过那时的关城,在今偏关县城西的玉皇梁上。
此城已毁,仅存残址。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偏关城,为明朝所修筑。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设太原五卫,偏关属镇西卫。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 0年),镇西卫指挥使张贤在偏关置偏关所,始筑新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山西镇总兵由宁武关移驻偏关之时,又展拓了关城的南面。
以后经天顺、成化、弘治年间的几次扩建,偏关城才最后成为今天所见的规模,城周围约2。5公里,高11。7米,东、西、南三面各开一门。不过当时的关城还仅是座土城,直到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兵使范大儒才将新旧两座关城全部用青砖包砌了一遍。
偏关关城,从40年代开始,逐年扒拆,现在仅城南门砖砌券拱门洞尚存,城墙仅城西侧有30余米砖墙残存。
偏关关城外东山上,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空心砖塔,叫文笔凌霄塔,为明天启年间所建,塔初建时仅有7级,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又加高了4级,其总高30米。
文笔凌霄塔今天已被人视为偏关的象征。
偏关所辖长城的东部,白羊岭上为内长城和外长城的西汇合点。长城由这里向南后转东奔宁武、雁门而去,是为内长城;向北是由大同而来的外长城;向西则内、外长城合为一股,直抵黄河岸边。
山海关:
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是明代万里长城东部的一个重要关隘。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大将军徐达在这里设山海卫,徐达见这一带“枕山襟海,实辽蓟咽喉,乃移关于此,连引长城为城之址”,次年十二月筑起了山海卫城。
卫叫山海卫,关叫山海关,因它位于山海之间。山海关城是一座土筑砖包的雄伟关城,城高14米,厚7米,周长4千米,呈正方形。整个城池与万里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有四门:东门面向关外,叫镇东门;西门对关内,叫迎恩门;南门面海,称望洋门;北门临北疆,称威远门。
在四个城门中,气魄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是镇东门,门上有箭楼,门外有瓮城,明代书法家肖显所书的“天下第一关”巨匾就高悬在箭楼檐下。登上山海关城楼北望,万山重叠,万里长城如一条昂首的巨龙跃上群峰,婉蜒起舞,景色异常壮观。
往南看,乃是波澜壮阔的渤海,长城从山海关直逼海中。如果把万里长城比作一条翻山越岭的巨龙,那这些伸入海里的建筑就恰似龙首在吞波吐浪,因此人们把它称为“老龙头”。关城很坚固,东门除了筑有瓮城外,东门箭楼两侧还筑有临问楼、威远堂、牧营楼和靖边楼。
城南、城北还分别筑有南翼城和北翼城,以驻兵防守和储备粮草。为防卫的需要,城东关外,还建有众多的城堡和星罗棋布的敌台、烽火台,这样就形成了以长城为骨干,以“天下第一关”为中心,“主体两翼”“左辅右粥”的古代城防体系。
这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气势宏伟、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占代军事防御工程。山海关游览区名胜古迹很多,除了关城以外,还有老龙头、孟姜女庙和燕寒湖、悬阳洞等。老龙头:位于关城南约4千米的渤海之滨,它砌石为垒,高约10米,伸入海中约20余米,状似一条巨龙。
老龙头上建有澄海楼,是清康熙、乾隆回奉大祭祖时,登楼观海、饮酒赋诗之处。这里地势高峻,登临其上,会倍感心胸开阔,倍增民族豪情。
紫荆关:
始建于战国时代,秦汉时称上谷关,宋辽时称金坡关,后因岭上紫荆盛开,改名紫荆关,同居庸关、倒马关统称为“内三关”,自古就是华北平原的重要门户之一,属兵家必争之地。
史载紫荆关发生过的战争达140多次,金贞祐元年(公元1213年)成吉思汗攻居庸关不克,分兵紫荆关击败金兵,又从内夹攻居庸关得手。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土木之变后,蒙古瓦剌部攻破紫荆关进逼北京。
熟悉当地风物的易县文物保管所所长张洪印说,紫荆关难守,一方面是与居庸关相比守方对紫荆关重视不够,另一方面就是地势原因。从西向东到紫荆关城下,关前开阔平坦,关后的山坡不高不陡,虽有拒马河如带但不足为凭,守方很被动。
明代名臣于谦曾说:“居庸、紫荆并为畿辅咽喉,论者尝先居庸、而后紫荆,不知寇窥居庸其得入者十之三,寇窥紫荆而得入者十之七。” 如今的紫荆关下,老人们能说起的战争就是抗日战争了,当年八路军曾几次与日寇争夺紫荆关。
这最后的战争距今也有60年了,烽烟散尽的紫荆关却面临着新的“保卫”任务,因为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武关:
在今宁武县城区。始建于明代中期,为历史上著名的山西“三关”(偏关、雁门、宁武关)之一。
据史料记载,宁武关于明成化三年(1467)建成,为万里长城上的重要关隘,地势险要。因其地处“三关”中路,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的战略作用。故《边防考》上说:“以重兵驻此,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世。
”现存关城旧址范围分西关和东关两部分,城墙依山势而建,十分壮观。据史书记载,明弘治十一年(1498)扩城七里。万历三十四年(1606)城门砌砖,周长3567米。城中鼓楼为宁武关代表性建筑。周围烽火台峙立,气势雄伟。
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为东进北京,在“宁武关”与明军进行了一场争夺战,史称“宁武关之战”,击败镇守雁门关的三关总兵周遇吉,为夺取北京扫清了障碍(有关宁武关之战,详见本站山西名人>>名人与山西>>周遇吉)。
今在宁武恢河东岸,仍有周遇吉之墓,为砖石所筑。传说宁武由凤凰所变,故有“凤凰城”之称,遇敌侵犯可神奇地飞走。但见城池犹如凤凰,城北华盖山护城墩酷似凤首,东西延伸的两堡俨然凤翅,南城之迎薰楼,正如高翘的凤尾。
雄居城中的鼓楼,堪称凤凰的心脏,使人产生美妙的联想。宁武关鼓楼,位于今宁武县城人民大街,平面布局基本呈正方形,外观为三层三檐九背重檐歇山顶,下置砖石所券十字穿心洞底座,通高30余米,气势宏伟。
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倒马关,地处河北省唐县西北,因山路险峻,战马到此经常要摔倒而得名。倒马关置关较早,《战国策》称其为鸿上关,汉称常山关。但目前可见到的关于建筑倒马关城的记载,都是明朝的。
倒马关:
倒马关又分上城和下城,上城是明洪武初年修建的,后改名上城口,今城已毁。下城即今倒马关城。据《倒马关志》载:“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因上城狭小,官军居处不便,乃于城南二里相度地势,复筑城一座,二面濒河,一面跨山,规制弘备,是为下关”。
现倒马关乡政府院内,保存着一块已从中折断的汉白玉石碑,为《倒马关建城碑》。碑文记载了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修建倒马关的情况。由此可知倒马关城,始建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后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建。
倒马关同居庸关、紫荆关合称内三关,地势极其险要,关城建筑亦很独特,一半在沟谷,一半在山上,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山、水、关城在这里相得益彰,互为险阻。倒马关城 ,周长约2。
5公里,城墙底宽6米,顶宽4米,高约10米。墙为黄土夯筑,外砌砖石。关城有3 个城门,东门称居仁门;西门称由义门;北门称宣武门。西门百步外另有1座条石砌筑的城 门。在关城四周的山上,居高临下筑有石结构墩台5座,今已圮坍,只存下半部了。
由于倒马关的险要位置,使它在历史上具有极高的军事价值,为历代兵家征战必夺之地。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北进,攻取中山国时就是先打下的倒马关。北魏末年,柔玄镇(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镇兵出身的杜洛周,在上谷(今河北怀来)举行武装起义。
起义军在攻打定州时 ,定州刺史杨津,请求柔然主阿那瑰发兵解救,柔然兵行至广昌(今山西灵丘县)因杜洛周已在倒马关派有重兵,扼据雄关,柔然兵无它路可走,只好原路退回。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蒙古族鞑靼部首领达延汗入犯大同后,欲取倒马关,以图南下,明王朝守军凭借天险, 坚守关塞,最后击退了来犯之敌,使长城之内的广大地区,免遭一次洗劫。
倒马关城东门、西门已在修公路时拆毁,北门亦在早年被拆,关城城墙仅西面城墙大体断续残存,可辨外侧为青砖包砌,内侧为卵石砌筑,其余三面均被拆毁,只局部可略辨残迹。 现在倒马关遗址,已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保护文物。
平型关:
位于灵丘和繁峙交界的秦戏山上,因其形如瓶,宋代时叫瓶形塞,清代时称平型关。它虽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昔日的古战场——当年杨六郎曾在此留下抗敌保国的佳话,但真正使其扬名中外的还是因为抗战初期八路军的平型关大捷。
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党军队的节节溃退,狂妄的日军喊出了“3个月之内吞灭中国”的口号。1937年9月,日军开始进攻山西并称1个月内解决山西全境。中旬,日军主力由卢沟桥、涞源直扑雁门关、平型关而来,阎锡山慌忙沿内长城一线布防。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为尽可能保住太原,争取华北局势稳定,八路军115师决定挺进平型关,以伏击手段歼灭敌人。115师选择的伏击地点是从平型关山口至灵丘县东一条由东北向西南伸展的狭窄沟道,地势最险要的沟道中段长约5公里,沟深数十丈,沟底通道仅能通过1辆汽车,而南北沟岸顶部都是比较平坦的山地,正适宜八路军埋伏。
为打好这一仗,全师进行了总动员,决定以第343旅两个团为主攻,以第344旅一个团到平型关以北断敌退路,以一个团作全师的预备队。9月25日零时,各部按原计划向预定设伏地区开进。虽然下着倾盆大雨,山洪爆发,战士们还穿着单衣单裤,饥饿和寒冷不时袭来,他们却毫无怨言,按照命令极迅速地秘密进入指定阵地。
凌晨,日军开始进入设伏地段。前面是100余辆汽车,紧跟着的是200多辆大车,再后面是驮着九二式步兵炮的骡马和骑兵。7时整,师部一声令下,我军万炮齐发,最终大获全胜。这是中国军队自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举国为之欢腾。
平型关战役的胜利,使全国民众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中流砥柱,八路军的战略战术是致敌于死地的法宝,从而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民心、士气,增强了抗战胜利的信心。 平型关有着辉煌的过去,也有骄傲的今天。
灵丘县城就在京原铁路线(北京到山西原平)上。平型关离灵丘县城不远,仅仅15公里,坐汽车半小时即到。灵丘除了平型关和聂荣臻、王震、杨成武、白求恩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外,还有赵武灵王墓和“胡服骑射”的故事。
灵丘山大沟深,离大同180公里,现在还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但这里的经济发展势头很旺盛,一靠矿藏资源优势,二靠旅游资源优势,其中包括平型关这个重要的政治资源。 一提起平型关这处留存至今的抗战遗迹,就自然联想到英勇无畏的八路军战士像离弦之箭,越出战壕杀向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并取得胜利的场景,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谱写了一曲民族英雄主义赞歌。
平型关是爱国主义的熔炉,只要有机会,我一定还要去你那里淬火加温,使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更加坚定!
长城还有其他重要关隘:
固关:
明长城真保镇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平定县境内。由娘子关甫约6公里,有固关(旧关)遗址。
据《畿辅通志》载:“唐长庆初,裴度出故关讨王庭凑。元末为故关山寨。明初大军取真定,徐达串师度故关,遣别将取乱柳寨而还。”据《大情一统志》载:“明正统二年 (1437)修筑关城,分兵防戍。正德九年 (1514)设管官通判,嘉靖二十二年(1543)营新城,增设兵备副使,二十三年设参将。
”
固关(新关)在故关(旧关)南约2.5公里,新关关城砖券拱门尚好,门额上嵌有一块石刻“固关”两个大字。固关城墙上,有一块清顺治元年(1644)重修固关城记事碑。固关北门及水门为1981年固关村集体所拆。
据说,固关水门建得十分独特,砖券拱形水门洞两面墙上,均砌有做工精细的护水兽石雕。以固关为中心,向西和向南各延伸出一段城墙。向西段由固关关门至西端敌楼,长约3公里,为石砌,今多被毁。向南段,约5公里,亦为石砌。
虽局部有人为拆毁和自然损坏,但城墙总体尚存,较好的地方墙外侧高3米左右,顶宽 2米,其内侧平矮,多高不足米。
黄岩关:
北京南华山庄四周美景云集,有秀丽的大溶洞、京东大峡谷、老象峰、湖洞水、石林峡、飞龙谷、盘山等自然景区。
还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级景区:清东陵、黄岩关长城等。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