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育儿 边缘智力的孩子如何教

如何去激发孩子的智力呢?

如何去激发孩子的智力呢? 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全部回答

2016-04-12

11 0
动手 ==动脑

2016-04-12

10 0
如果自己真的不太会做的话,就给孩子报个班上吧。

2016-04-12

39 0
    误区之一:目标定得太高。 在家长们的心中,都给孩子设计了美好的未来,许多家长们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要是晚认了几天字,少学了几个单词是天大的失误。更有一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现在并不出色,以后也不会有“大出息”。
  其实人生的起跑线不止一条,人生随时都有不同的起跑点。   误区之二:盼孩子是“神童”。 调查发现,希望孩子“正常发展”的只有三成,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是“超常”的,最好是位神童。
  其实,超常和低智力的儿童所占的比例都非常少,90%以上的儿童都是正常孩子。如果家长非要给正常的孩子定一个超常的标准,那结果只能等于拔苗助长。   误区之三:过分地强调知识灌输。
   有些家长把教育片面地理解为传授书本知识,他们 早教面临的问题 不顾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硬性地给孩子规定学习任务,让婴幼儿像学生那样坐下来学习,剥夺了他们玩耍的时间,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很不利。
   误区之四: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   孩子毕竟是孩子,具有孩子的天性,办事不可能像大人那样考虑周全,犯错误时有发生。如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孩子就会觉得事事办不好,事事都难办,从而失去前进的信心,长期这样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大误区 一是忽略家庭教育。 孩子的价值观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父母在早期教育中的地位,旁人不可替代,父母的身教对于孩子性格、习惯、价值观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早教等同于学习。
   不少家长把早期教育视同于早期学科教育,孩子1岁以内学认字,3岁以内学外语。夏先生认为,会识字、会背诗只是简单的记忆模仿,并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0至3岁的孩子正处于情绪情感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早教的重点是把握好语言、智能、体能、感官等七个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和规律,采取鼓励性学习,创造快乐环境,开发其本身已有的潜能。
       三是幼儿只适于学习单一母语。 每个幼儿都具有多语言功能。为给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 四是早教机构大同小异。 早教机构形似,但在理念、课程、环境、师资等方面都不尽相同。
  作为家长,选择时应注意两点,一是课程不能是单向吸收,要给孩子足够的表示时间和机会;二是所有学习都应是多感官学习,调动的感官越多,吸收力度越大,学习效果越好。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热点搜索 换一换

育儿
育儿
妈妈
宝宝
护理
教育
亲子
其他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