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道教神话人物。据《神仙传》记载,其为女性,修道于牟州东南姑馀山,东汉时应仙人王方平之召降于蔡经家,年十八九,貌美,自谓“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故古时以麻姑喻髙寿。
又流传有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于绛珠河边以灵芝酿酒祝寿的故事。过去民间为女性祝寿多赠麻姑像,取名麻姑献寿。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典籍中就载录有麻姑事迹,《神仙传》、《抱朴子》以及《云笈七签》,清代《南城县志》、《麻姑山志》等史料均有关于麻姑的记载。
后来,道教为之建坛立庙,崇奉有加。麻姑山原名丹霞山,唐玄宗开元年间,因本山道士邓紫阳奏立麻姑庙而得名。据《云笈七签》记载:“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在诸名山之中,麻姑山为第二十八洞天,第十福地。
”且洞天福地兼而有之,属国内罕见。麻姑庙的建立,在道教中开创了单独祀奉麻姑的先例。自唐以来,道教中的麻姑信仰及与此相关的祈禳斋醮活动,在麻姑山延续千年,经久不衰,而民间的麻姑信仰风俗也是广泛流播,麻姑山及其传说更是名扬天下。
相传麻姑本事惊人,曾三次历经沧海桑田,能掷米成丹以救黎民疾苦。 其“东海三为桑田”和“海中复扬尘也”,成为后世著名的沧海桑田和东海扬尘典故的来源。麻姑 民俗
文化主要内容包括民间祭祀、祈禳还愿、抽签问事、神话传说、人生礼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