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白居易为什么也被称为诗王?

白居易为什么也被称为王?

全部回答

2016-08-05

603 0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郢(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 是继杜甫之后唐代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父亲原先在河南巩县当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 水秀,就举家搬迁到了新郑,后为躲避中原战乱转移到江南。
  白居易自幼聪颖,读 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破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白了。   贞元十六年(800年),白居易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 翰林学士。
  元和四年,与元稹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元和年间任左拾遗, 写了大量讽喻诗,这些诗使他受到权贵们的切齿痛恨。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 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 做了左赞善大夫。
    元和十年,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 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白居易上疏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 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 一种僭越行为,于是他被贬谪为江州刺史。
   三年后,由于好友崔群的帮助,白居易才升任忠州刺史。  元和十五年,唐宪宗 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先后做司门员外 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
  当时朝中混乱,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 穆宗政治荒怠,不听劝谏。于是他极力请求外放,穆宗长庆二年出任杭州刺史,杭 州任满后任苏州刺史。晚年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70岁时致仕。  晚年他仍然勤于政 事,做了不少有益于民的好事,如他曾经疏浚李泌所凿的六井,解决人民的饮水问题;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并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 刻在石上,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这就是有名的“白堤”。
  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 在洛阳香山,故号“香山居士”。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 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 白居易所生活的70多年里,正是安史之 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 唐朝走向衰微的时期。
  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 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他指出: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认为 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 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 状况。
  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的传 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 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的这种 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 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当时偏重形式的 诗风,亦有针砭作用。
     白居易主张诗歌创作避免艰涩华艳,应 当质朴易懂,人人能诵。他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 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 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
  ”这里的“质而径” “直而切”“核而实”“顺而肆”,分别 强调了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 有歌谣色彩。  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 唱,才算达到了极致。
  白居易在他的诗歌创作实践中,也始终坚持这一原则,他的 诗在当时流传极广,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以至于少儿老妪都能随口吟 诵。正如宣宗李忱所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 白居易的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晚唐皮日休、宋代陆游及清代吴伟业、黄遵 宪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诗的启示。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极受注意的大诗人,他的诗歌 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歌史上 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存白居易诗近3000余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
    著 有《白氏长庆集》71卷。同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豪刘禹锡、诗鬼李贺等相比, 白居易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地理
器乐/声乐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文学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