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伤救治
军医制度始于有脱离人民而独立的常备军出现的时候。当古代奴隶制度国家形成和随之出现常备军的时候,军队医疗保健和救护伤病员的组织措施就开始产生,并且在军队卫勤保障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 我国历史上对军事医学的情况记载较少,据现存所知的文献,类似军医院组织的机构,大概有以下几种: 后方临时伤兵医院 春秋占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并开始形成的时期。 由于各诸候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形成大国诸候争霸的局面,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经过数百年剧烈的兼并战争。在战争中,军官和士卒免不了要发生战伤和疾病。为了提高部队官兵健康水平,保证战争获得胜利,因此,军医的派遣和军医院...全部
军医制度始于有脱离人民而独立的常备军出现的时候。当古代奴隶制度国家形成和随之出现常备军的时候,军队医疗保健和救护伤病员的组织措施就开始产生,并且在军队卫勤保障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 我国历史上对军事医学的情况记载较少,据现存所知的文献,类似军医院组织的机构,大概有以下几种: 后方临时伤兵医院 春秋占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并开始形成的时期。
由于各诸候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形成大国诸候争霸的局面,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经过数百年剧烈的兼并战争。在战争中,军官和士卒免不了要发生战伤和疾病。为了提高部队官兵健康水平,保证战争获得胜利,因此,军医的派遣和军医院的组织便提到统治者的军事首领面前。
春秋战国时期,军队中已有巫医和方技,当与敌人作战时,便征用当地富室房屋。凡重伤士兵都安顿到临时组成的伤兵医院疗养。由士大夫家派人照料,每日以酒肉补养伤员,并经常派遣官吏巡视。痊愈后即造册上报,以便重行归队。
如自行残伤以逃避兵役,罪及家属。 吕望《六韬》中曾提到军中有“方士三人,立百药,以治金疮,以痊万病。”似乎在周初以方士主持军中的医药。 《墨子》书中说:“举巫医人有所长,具药官之,……及有方技者若工第之。
”(1)证明当时军中有巫医和方技。又说:“伤甚者令归治病,家(据范行准注,指士大夫之家)善养,予医给药,赐酒日二升,肉二斤。令吏数行闾视病。有瘳,辄造事上。诈为自残伤以辟(同避)事者,族之。”(2)一般认为这是我国在作战时设立临时伤兵医院之始。
边防军医院 汉代边防军的任务为实边、屯田、穿渠及作城之类,间亦被调作战。文帝时(公元前179~159)晁错曾建议招募人民移置边塞,并设置医药以救疾病。(见《西汉会要》及《汉书》)。1931年西北考察团在居延附近烽燧中,发现大批汉简与遗物。
其中有关军医的很多,计有军用药函和“药盛橐”和残件。药函上有“显明坠药函”字样,为长方覆斗形,有系绳纹和安置泥封的地方,其中所盛当即行军必备药品。此外,在木简中还有军队患病名册(记录军士姓名、疾病治疗经过及结果)、疾病统计簿、医护人员记勤薄、军队负伤记录簿(当时称为折伤簿),已载有用药物、针、炙及膏药治伤,并记有“天凤元年”(公元前80)的字样,军中还有兽医。
证明在西汉时,这些屯驻边防的部队中已有军医院的设立,并建立了“病书”、“折伤簿”等一系列制度。但其具体组织如何。在禁卫军和内地军中是否也同样实行,史书上没有记载。 后方传染病隔离医院 后方传染病隔离医院是为防治军队中严重的传染病而设。
军队减员,除了作战受伤而损害战斗力外,自然以传染病的流行为最严重。我国历史上如东汉建武二十年(44)马援征交趾,军吏瘅疫死者十之四、五(3);建安十三年(208),曹操赤壁之战失败,也是由于军队发生大疫(4)。
这些都是有名的例子。 汉桓帝延熹五年(162),皇甫规征陇右时,因为军队中发生流行病,死亡占十之三、四。皇甫规便将传染病患者安置在临时指定的庵庐中,使之与健康的士卒隔离,并亲自巡视,给予医药。
《后汉书》对此事曾有记载:“延熹四年冬(161),三公举为中郎将。……明年(162),规因发其骑共讨陇右。而道路隔绝,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军士,三军感悦。”(5)设备虽简陋,但它却是史书中记载在军队设立传染病隔离病院之始。
救 护 所 在唐代,辽阔的疆域和漫长的边防线之所以能够巩固,唐朝地主阶级一百多年相对安定的统治秩序之所以能够确定,其中重要的因素是府兵制造成了强大的唐帝国军队。 在《通典》中曾引用李靖兵法:在军队中每营设有“检校病儿官”,每日巡查伤病员情况和饮食起居,以便安排医疗和后送,如发现新的病员或病情危重的士兵,必须报告总管,令医生巡营,给以适当的治疗(6)。
营主和检校病儿官,应按照伤病员伤势的轻重,安排运输工具和护理人员。能行走的病员给傔人(看护)一名;病重不能行走的加给驴一头,连牲口也不能乘骑的重伤病员,则给驴二头,看护二人缚辇(担架)运送。
如病儿检校官和傔人不好好照顾伤病员,各杖一百;若将未死的伤病员加以掩埋时,处以斩罪。 部队中军校,每三天必须巡行本部军士的营幕,检阅他们饮食的精粗,以及劳逸是否适当 ,并抚恤战士疾苦,视察医药护理情况。
战士如有死亡应立即上报,以礼祭葬,并抚恤其家属。如果死于阵战间,同火(唐府兵制的基层单位,每十人为火)应掩埋其尸体,如因作战负伤死亡,本部将校应将经过情况详细呈报,以礼祭赠。如仅负伤,应随伤势的轻重予以优赏。
由以上记载来看,唐代在军队中似已有类似现代救护所的设立,并有了较详细的医疗后送制度。 地方军医院 地方军医院的组织始于宋代。景祜3年(1036)已载有在广南地区为兵民设置医药的事。 《宋史》载:“景祜三年二月甲子,以广南兵民苦瘅毒,为置医药。
”(7) 《宋会要·职官22》中也载有“熙宁十年(1077)五月,诏安南军回士卒病者,委所在宫舍存泊,差军员提举续给口券,官备粥药。州军委都监,县镇委主簿或监镇官检视。 比较具体而确属地方设立的军医院,为河北磁州知州赵将之设立的“医药院”。
靖康元年(1126),金人大举进攻南宋。北方州郡先后多被残破,军民遭受严重的伤害。在磁州(河北磁县)由赵将之首先创立医药院收容溃散的伤病员。据《宋会要辑稿》载:“钦宗靖康元年六月十四日,知磁州赵将之言:种师中兵溃,有被伤之人,疲曳道路甚多。
臣已随宜措置,出榜招收。权置一医药院,收管医治,如臣一州所医已二百余人。切虑别路州郡,尚多有之。乞下诸州将重伤者每人支绢一匹,钱一贯;轻伤者半支。并以系省钱物充,仍委守臣当官给付。依已降指挥,将诏到溃散人并发上边应援太原外,有被伤未堪驱使人,并令逐州医治。
俟平愈日,逐旋结队发遣,从之。”(8) 赵将之向当局提出各州郡应设立地方军医院,原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可惜当时北宋已濒于覆亡的前夕。虽然政府同意这一建议,但不久汴京沦陷,徽钦被虏。除在磁州设立外,这一建议并未在其他路州郡付诸实行。
但赵将之所设医药院,可以说是由地方设立军医院之始。 兵站医院 类似兵站医院的组织,在我国历史上似乎直到13世纪才出现。在13世纪以前,对于退伍还乡途中的病兵还没有接待和疗养的机构。 隋代公孙景茂为息州刺史时:“时属平陈之役,征人在路有疾病者,景茂撤减俸禄为檀粥医药,分赈济之,赖全活者以千数。
”(9)但这样贤良的刺史是很少见的。一般战士还乡时,受尽颠沛流离之苦,得以生还的实属万幸。唐诗人卢同所作《逢病军人诗》中有:“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至乡,蓬鬓哀呤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之句,从此可以想见一般。
我国自从9世纪发明了火药,其后火药武器逐步改进,在战争中逐步取代了冷兵器,在宋元交战时已经采用炮攻,使得战争规模扩大,战士伤亡率增高。因此,对部队医疗设施的需要更为迫切。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规定:“军前若有病患军人,随令高手医工对证用药看治,各奕选差好人服侍,仍仰本奕额设贡领官,不妨本职,专一司病。
看治病军,将养复元,方许轮番当差使,逐旋具数,开呈本奕。若考校时,验病死军人多寡,定夺司病官责罚施行”。(10) 《元史》载:“至元十六年(1279)二月诏:湖南行省于戌军还途,每四、五十里立安乐堂。
疾者医之,饥者廪之,死者藁葬之,官给其需”。(11) 《元典章》载:至元二十一年(1284)二月,“御史台咨监察御史呈会验……照得扬州省札付各翼并都镇抚司:起盖安乐堂。将获病军人,每五名将军一名煎煮扶持。
仍委年高谨厚头目一员充司病官,将引医工诊候,官给药饵调治,须要痊可等事。近巡视扬州四城,蒙古、汉军、新附军三十余翼,虽汉军一十二翼起盖安乐堂,兼蒙古、新附军二十余处,自来俱不曾置立安乐堂,就取论各翼并都镇抚司、首领官、司病官,各各违错招伏。
今来卑职参详:省都镇抚司并各翼管军官、司病官,不以病军为念,不行置立安乐堂;及虽有房舍,又多疏漏,什物不完,药饵阙少,提调怠慢,以致军人死损,有失朝延伏恤军人之意,呈乞依理惩戒,仍遍下各道按察司一体施行。
”(12) 但由于封建社会的腐败和官吏的贪渎,安乐堂的情况不并不安乐。据至大元年(1308)录事李贞上书:“切详各处安乐堂,盖为过往病军所置,国家恩惠不浅。病者命医调药,从宜动念死者,席卷椽箅,良可伤心。
比照养济院贫子……除柴米衣装依时支给。遇有死者,例给棺板,明破官钱。而况远近屯戌军人,弃父母,抛妻子,征进效劳,若不能悉举,反不若孤贫坐请无用之徒。”(13) 至元七年(1341)尚书行省根据各地反映的情况上书说:“无气力有病患的军人,这遇州城村寨头目,如无上司文字,不与饮食,根底也不照觑,更不医治,以致军人忍饥病死底多有。
”(14) 安乐堂的设立,其目的在照顾过往患病的军人。每隔四、五十里设一堂,堂内有司病官及高手医工,每五名病军有一名护理人员,为之煮药扶持,并以病死军士人数来施行奖惩,有类于现代的兵站医院。
其初衷原不可谓不善,但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办理不善,有名无实。甚至伤病员死后,还不如一般“孤贫无用之徒”的乞丐。因此,安乐堂最后也随着元王朝的灭亡而消失。 残废军人院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苦佃农,自幼受尽地主欺凌压迫,参加起义军后,终日征战,因此对农民和土卒的困苦有所了解。
为了巩固他的政权,采取与民生息和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对战士也比较体恤。洪武(1368~1397)初,明太祖奠都南京。在新造宫殿墙外周围隙地建造营房以居住残废伤兵。他们日中必须工作,夜晚担任巡逻,由国家给粮赡养,使不致流离失所(15),这一设置有类于现在的荣军院。
二十三年(1390)二月,又命兵士年老及残废者,回到各卫设营居住(16)。 宣德七年(1432)九月,命全国卫所军士中年老退役而无依靠的人,收养于各府、州、县的养济院中(17)。 养济院原系明初设立于全国各州县的慈善机关,收养鳏寡孤独无依的人,并有医生担任治疗。
但到仁宗即位(1424),各郡邑的养济院已经居室敝坏,肉帛布絮不按时给予了。所以老年及残废军人的生活与医疗还是没有保障。 野战医院与后方医院 太平天国(1851~1864)农民起义军,关心军士的健康,平时注重军队卫生,战时对伤病员爱护备至。
凡战士打仗受伤时,有拯危急一员,先用草药敷治,然后送入能人馆疗养。设有理能人一员,专司病人茶饭汤药,一切药料由功臣衙供给,设功臣一员总管。如果能人馆住满了,便叫病军自赁民房,待痊愈后再销假。这些措施充分表现出太平军对伤病员的关心和爱护。
就是对太平天国横加诬蔑的《赋情汇纂》一书,也不得不称赞太平军说:“将士病者,医治甚勤,药饵无缺,左右常有服侍之人。”(18)对比当时曾国藩率领的清军营中“瘟疫繁兴,死亡相继……尸骨狼籍,无人收埋,病者无人传药,甚至一栅之内,无人炊”的惨状,真有天壤之别。
(19) 在天王颁布的体惜号令中,更谆谆告诫将宫们:“凡为佐将者当知爱惜士兵。譬如行营,沿途遇有被伤以及老幼人等,遇有越岭过河不能行走者,必须谕定各官,无论何人所有马匹,俱率与能人(指伤病员)骑坐。
如马匹不敷,总要令兵士抬负而行,庶无遗弃。至于扎定营盘之时,必须谕令拯危官员将所有能人,每逢礼拜之期,务要查实伤愈者几名,一一报明,令宰夫官三日、两日按名给肉,以资调养。又令掌医(外科医生)、内医(内科医生)格外小心医治。
拣选新鲜药饵,不可因其脓血之腥臭而生厌心。其为佐将者,当公事稍暇,亦必须亲到功臣衙看视。其有亲属者,看其远近,酌量令其前来照料;无亲属者,本营兄弟总要小心提理,念同魂父所生,视为骨肉一样”。农民起义军领袖对士兵无微不至的关怀,比照清穆宗同治元年的上谕认为“瘟疫流行,将士摧折,此乃无可如何之事,……只有祈祷上苍,以翼天心转移”(20)的敷衍了事,草菅人命,更不可同日可语!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能人馆类似现代野战医院,而功臣衙相当于后方医院或疗养院。
随军医院、红十字会医院与前敌行营医院 清代在鸦片战争以前,军队中无固定的军医名额及军医院的组织。鸦片战争后,成立新军,才有正式的现代军医编制与军医院的设置。 光绪三十一年(1905)七月,两广总督岑春煊在广州设立随营医院,为医治伤病员的场所。
八月,开办随营军医学堂,聘请日本医学士一人,充任随营军医学堂总教习及随营病院诊察长。另雇助手一人,药剂师一人作为副手。当春夏疫病盛行,染病官兵得以在院医治,救痊甚众“(21)。这是我国第一次开办的现代化随军医院。
光绪三十年(1904)日俄战争,在上海成立万国红十字会。三十一年(1905)清延遣使赴瑞士加入国际红十字会。三十三年(1907)于上海成立红十字会医院,并附设医学校以培养人材(22)。 宣统二年(1910)武昌起义,清政府曾谕令袁世凯筹办前敌行营医院。
上海红十字会也曾组织三个医疗队驰往前线救护(23)。但次年辛亥革命成功,清朝即宣告灭亡。 1。我国古代除元朝于各翼设立安乐堂以治疗过往患病军人外,历代都是在作战时征用民房临时安置伤病员,如春秋战国时的临时伤兵医院,汉代的后方传染病隔离医院,北宋的地方军医院等。
明初虽设残废军人院,但不久即移至养济院,并无专设的军医院组织。 2。太平天国为伤病员疫立能人馆与功臣衙,对伤病士卒爱护备至,与封建统治阶级对士卒伤病的漠不关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鸦片战后,清政府成立新军,才有现代化军医院组织出现,如随军医院、红十字会医院与前敌随营医院等。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