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娱乐休闲 度假旅游

洛阳宫灯有什么来历及特色呢?

洛阳宫灯有什么来历及特色呢?

全部回答

2017-08-16

0 0
    洛阳宫灯历史悠久,始创于东汉,兴盛于隋唐,久传不衰。相传汉光武帝刘秀建都洛阳之后,为了粉饰太平,就在元宵佳节之时在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只见皇宫之中,屋檐下分布着盏盏宫灯,衬托着宫廷的喜庆与祥和。
  后来,宫灯的制作技术逐渐传出了宫廷,流向民间,但是“宫灯”之名却一直沿用。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是隋朝迁都洛阳之后的第一个元宵夜。当时的洛阳新宫内外和天津街上陈设百戏、遍饰宫灯,饮宴畅游之人不绝如缕。
  就这样一直到唐代,每逢元宵佳节,洛阳城中家家户户都要宫灯高挂,处处明灯璀璨。后来,这种风俗传播到了全国,甚至波及了海外。宋代以后,洛阳屡遭战乱,元宵节逐渐失去了旧时的风采,但是宫灯的制作技术却保存了下来,一直流传至今。
    到了清代,洛阳宫灯仍然很盛行。1894年,慈禧与光绪帝回京时途经洛阳,见到洛阳宫灯张合自如,很是喜爱。随行的官员回京后就将这件事告诉了相关衙门,并且还专门派人到洛阳来采购这种宫灯,由此引发了当时洛阳宫灯制造业的兴旺。
  洛阳宫灯在品种上可以分为张合架纱绸宫灯、拼装架方型彩绘宫灯、拼装架多角彩绘宫灯和玩灯、花灯、纸灯四大类。  这四大类中又可以分为多个小类,它们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洛阳宫灯家族。
  张合架纱绸宫灯张合架纱绸宫灯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在用时撑开,不用的时候又可以合上,伸缩自若、收放方便。这类宫灯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圆样宫灯、老样宫灯(蛋圆形)和清化样宫灯(长圆形)。其中,圆样宫灯也叫门灯,主要是用于大门的装饰。
    古代的富贵人家在逢年过节时,都要在大门外的门檐下挂两个灯笼,庄严中透着肃穆,喜庆中映着富贵。老样宫灯,即蛋圆形宫灯,这是一种传统式样,主要是作为商店的字号灯,灯上写有店铺的字号和经营内容,其灯型美观、字型讲究,借此来引起路人注意。
  清化样宫灯,即长圆形宫灯,它是从清化县(今焦作博爱县)流传过来的,多作为“官衔灯”和“还愿灯”,灯上会写有官衔名或者心里的愿望。  拼装架方型彩绘宫灯这类宫灯一般都呈方形,有“方白绢”、“方罗汉”、“粗方灯”等几个品种。
  这类灯的骨架是用木头做成的,有胡桃木、椴木、杨木等,富贵人家还会用红木、紫檀木等,而且能拆能卸,收藏十分方便。方形宫灯的灯架四边,都有透雕花边,灯面还有书法、国画等做装饰,一般都是由当地名人动笔,书写一些古今诗词,描绘一些山水花鸟。
    拼装架多角彩绘宫灯多角宫灯也是采用木架结构,既有能拆能装的活动架,也有不能拆装的固定架,其木质与方形宫灯相同。这类灯的品种有六角龙头宫灯、扇面宫灯、桌灯、盒灯及各种壁灯等,而且灯架周围也有透雕花边,有的还有浮雕,非常精美。
  玩灯、花灯、纸灯这类灯多是元宵节时儿童提灯游玩用的,灯型很多,固定型、活动型、操纵变换型等,常见的品种有猴灯、羊抵头灯、走马灯、玉兔灯、仙鹤灯等。  因为是小孩的玩物,所以这类灯的做工一般比较粗糙,很少有做工细致的。
  灯面有纱、絹等做的,也有用纸糊的。与现代人的印象不同,古代的洛阳宫灯并非与现在所见灯笼一样都是红色,那时的洛阳宫灯用红色的其实很少,除一些有特定用途的灯,如还愿灯、玩灯等之外,多是用白絹或者白纱做面,因为这样灯可以更亮,照得更远,灯面的题字也会看得很清楚。
    新中国成立后洛阳宫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可谓是名师高徒、人才辈出,其产品也是远销国内外。现在中南海怀仁堂挂的就是洛阳宫灯。如今,洛阳宫灯有数百个品种,制作技术也更加完善,为我国人民增添了很多节日的喜庆色彩。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娱乐休闲
度假旅游
明星
音乐
电影
动漫
宠物
谜语
花鸟鱼虫
摄影摄像
脑筋急转弯
收藏
其它
电视
星座/运势
幽默滑稽
度假旅游
度假旅游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