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哪些节气饮食习俗?冬至的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冬至习俗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 人对冬至十分重视。 正因如此,冬至饮食文化丰富多彩,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
等不下数十种。经过数千年发展,又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
冬至节,大部分地区习惯吃饺子,山区传统是吃糕,也有的地方是吃馄饨,有“冬至馄饨夏至 面”的说法。
吃冬至肉是南方冬至扫墓后同姓宗族祠堂按人丁分发“胙肉”的古老食俗。肉有生、熟两 种,分时有许多规矩。区别学历高低,清有童生、秀才、举人、进士四级,民国有高小、中学、大学、...全部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冬至习俗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 人对冬至十分重视。
正因如此,冬至饮食文化丰富多彩,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
等不下数十种。经过数千年发展,又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
冬至节,大部分地区习惯吃饺子,山区传统是吃糕,也有的地方是吃馄饨,有“冬至馄饨夏至 面”的说法。
吃冬至肉是南方冬至扫墓后同姓宗族祠堂按人丁分发“胙肉”的古老食俗。肉有生、熟两 种,分时有许多规矩。区别学历高低,清有童生、秀才、举人、进士四级,民国有高小、中学、大学、
留学四级,以示鼓励;优先照顾老人,在50、60、70、80、90年龄段,数量依次递增,以示敬重。
冬 至肉用祠堂公积金或富家捐款购置,族长主理其事,在当时被视作一份厚礼。
我国许多地方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据《燕京岁时记》载:“冬至馄饨夏至面。”冬至这天, 京师人家多食馄饨。南宋时,当时临安(今杭州)也有每逢冬至这一天吃馄饨的风俗。
宋朝人
周密说,临安人在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祭祀祖先。只是到了南宋,我国才开始盛行冬至食馄饨祭 祖的风俗。
“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铰子的俗称。相传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时 恰逢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
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
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 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下锅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给
百姓吃。
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 耳朵”此种习俗。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
但是,这个疫
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赤豆饭吃,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浙江等地每逢冬至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齐,嫁出去的女儿也要赶回婆家。家家户户 要做荞麦面吃。习俗认为,冬至吃了荞麦,可以清除肠胃中的猪毛、鸡毛。
从清末民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 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
年糕。冬至吃年糕,寓意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 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进补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 吉祥如意福禄长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熟,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同姓同宗者于冬
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 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
夏至食俗——吃面
夏至、冬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节气,又是民间传统节日中的两个节日。
夏至节至迟 在汉代已有,宋代时还为官员放假三天,相当于暑假。夏至标志着酷暑的到来,夏至后第三个庚
日(约20〜30天)进入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们往往热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即所谓“酷夏”。
此时人们多注意补养和防暑。
夏至吃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文献记载,在魏晋时,我国已有伏 日吃面的习俗。《魏氏春秋》中说,三国时人称“傅粉何郎”的何晏,“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
色皎然”,人们才知道何晏面色玉白不是抹粉抹出来的。
这段史实中所谓的“汤饼”,就是今天 的热汤面片,即今天北京人所言的“揪片儿”。
山东、河北、河南一带,人们除把面饼擀薄揪成面片做汤面的吃法外,还用刀切成手指肚大 小的菱形薄片,在绿豆汤中煮,称为“面棋子”或“绿豆棋子”。
当时的汤饼,即后世所称的面条、
汤面。
在夏至时节吃面,是享大自然之赐,也与当时的季节天气有关。我国黄河流域民谚曰:“芒 种三日见麦花。”夏至前后正是新麦应时之季,人们吃面首先具备了物质基础。
而且擀面也比较
简易,做着方便,吃也方便。同时,这期间天气炎热多雨,入门吃热面发汗去湿,吃凉面降温祛 火,也正好趁过夏至节改善生活,补养身体。
北京立春食俗——春饼
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饼,名曰“咬春”。
吃春饼的习俗,历史悠久。
《明宫史•饮食好尚》记载:“立春之前一日,顺天府街东直门外,凡勋戚、内臣、达官、武士
……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互相宴请,吃春饼和菜。”这一习俗,可追 溯到晋,而后兴于唐。
《关中记》说唐人“于立春日做春饼以春蒿、黄韭、寥芽包之”,并将它互相
赠送,取迎春之意。宋陆游有诗句“春日春盘节日新”。有记载说宋代宫廷的荠菜迎春饼是“翠 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
春饼薄如蝉翼,这里记载的是用稀面在一种平锅上
抹一下,即成极薄透明的饼,用来包荠菜馅,然后用油炸出的春卷(又称春盘)。
春饼、春卷是古人心目中的春的象征。北京人吃春饼是用白面擀成圆形的饼,经烙制而成。
清《调鼎集》记载春饼的制法是“擀面皮加包火腿肉、鸡肉等物,或四季时菜心、油炸供客。又咸
肉腰、蒜花、黑枣、胡桃仁、洋糖(白糖)共碾碎,卷春饼切段”。这是清朝的吃法。但现在演变为春饼抹甜面酱,卷洋葱后食用。
立春时,大葱冒出的嫩芽,清香脆嫩,特别是春回大地,万物复
苏,嫩葱先出,人们尝鲜,也有“咬春”的意思。有的地方还讲究用酱肚丝鸡丝等熟肉夹在春饼 里吃。
吃春饼讲究将菜包起来,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取吉利的意思。
吃春饼时,全家围坐 在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为的是吃个热乎。明、清时期,随着烹调技术的发
展和提高,春盘改成了小巧玲珑的春卷,不仅是民间的食品,而且成为宫廷的糕点之一,登上了 大|1之堂,深受乾隆皇帝的赞赏。
清朝的满汉全席128道菜点中,春卷是9道点心之一。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