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古代帝王???

自古帝王多征战,驰骋沙场几人回?你最喜欢古代的哪位帝王,他们什么样的壮举最令你欣赏?他们做出什么令炎黄子孙自豪的事情?谁能解说下~~谢谢~

全部回答

2007-07-24

0 0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2月5日,享年24岁。
  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庙号世祖。 顺治即位后,由叔父多尔衮辅政。  顺治七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塞外。14岁的福临提前亲政。顺治帝天资聪颖,读书勤奋,他吸收先进的汉文化,审时度势,对成法祖制有所更张,且不顾满洲亲贵大臣的反对,倚重汉官。
  为了使新兴的统治基业长治久安,他以明之兴亡为借鉴,警惕宦官朋党为祸,重视整饬吏治,注意与民休息,取之有节。  但他少年气盛,刚愎自用,急噪易怒,当他宠爱的董妃去世后,转而消极厌世,终于匆匆走完短暂的人生历程,英年早逝。
  他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归依禅门的皇帝。 福临的登极,既是有幸的,又是不幸的。说他有幸,是因为他小小年纪,大福降临,成了皇上;说他不幸,是因为他做个儿童皇帝,无权无势,形同傀儡。  他与叔父多尔衮的关系也是双重的:没有多尔衮的支持,他无法登上皇帝宝座;但是只要有多尔衮在,他就要生活在皇叔摄政睿亲王的阴影里,有名而无实。
   未成年的小皇帝,起初还有两把保护伞:一是两黄旗大臣的效忠,二是有皇兄豪格作为坚强后盾。摄政睿亲王多尔衮经过几年谋划,运用各种手段对这些小皇帝的保障,同时也是自己的阻碍的政治势力,逐个加以翦(jiǎn)除。
    多尔衮在宣誓辅政之后,就一步一步地将朝政大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经过一番经营,多尔衮真正做到了大权独揽,小皇帝也真正成了孤立无援。多尔衮的尊号从“叔父摄政王”到“皇叔父摄政王”,顺治五年再尊为“皇父摄政王”,成了名义上的“太上皇”,实际上的皇帝。
  而小皇帝的处境则危如累卵,只有仰人鼻息,任人摆布了。   多尔衮摄政王做了七年,在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死于喀喇城。第二年正月,顺治亲政。二月就宣布多尔衮十大罪状。
  籍其家产,罢其封爵,撤其庙享,诛其党羽。不仅如此,传教士卫匡国《鞑(dá)靼(dá)战记》一书记载说:据传多尔衮的坟被挖了,多尔衮的尸体被抛弃荒野,还用棍子打多尔衮的尸体,用鞭子来鞭尸。  更有甚者,把他的头割下来,令他身首异地。
  我们不评论这件事情是不是过分,但是说明一个问题,就是顺治对多尔衮之恨可谓咬牙切齿。 顺治先后册立两位皇后。 一位是他母亲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由多尔衮做主定婚、聘娶。顺治亲政,册为皇后。
  二人性格不合,顺治废掉皇后,降为侧妃。   另一位是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年十四,聘为妃。六月,册为皇后。她不久又受到顺治帝的责斥。但这位皇后能委屈圆通,又有太后呵护,才没有被废掉。
   顺治真正视为国色天香、红粉知己的是董鄂妃。顺治帝对董鄂妃可谓是一见钟情,至死不渝。  有几件事可以说明少年天子对董鄂妃的恩爱逾常。 顺治帝的出世遗诗 天柱山藏经阁前门楼中的清顺治帝的出世遗诗,笔调充满对人世间的生死离别的绝望,看破红尘的大彻大悟,虽谈不上佳作,但是却字字发于肺腑,叫人感慨,能出自一位封建帝王之手实在是难得。
  古代的帝王都脱不了长生不老、千秋万代的干系,而顺治帝却能从中顿悟令人敬佩。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肩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这回,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不如不来又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虑,何日清闲谁得知?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
     世间难比出家人,无忧无虑得安宜,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皆因夙世种菩提,个个都是真罗汉,披搭如来三等衣。   金乌玉兔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
       禹开九州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   黄袍换得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我今撒手西方去,不管千秋与万秋。
   。

2007-07-24

90 0
    商纣——建立了远古十分豪华的“酒池肉林”娱乐场所,甚至是男女赤裸在内追逐。有一位“贤内助”妲姬,发明了一种新刑法“炮烙”,还挂掉了忠臣比干,为周王朝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周幽王——幽默细胞活跃,胆大心细,居然敢烽火戏诸侯,爱美人胜过爱江山,可见用情之深。
   隋炀帝——弑父杀兄,败坏伦理,伤风败俗,大兴土木,压迫百姓,不过也算修了一条大运河(游玩专用)。   南唐后主——不务正业,爱好文学,感情用事。为文学留下了绝笔,为史学界留下了败笔。
   崇祯——杀袁崇焕,压迫人民,盲目抗清,诛杀能臣,结束了中国古代人盘发的习惯。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