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生物学

请谈谈白灵菇栽培技术

全部回答

2007-07-10

0 0
    白灵菇以形似灵芝而得名。白灵菇原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干燥的戈壁沙滩上,仅在药用植物“阿魏”的根基部生长,故又名“阿魏菇”。有专家指出:白灵菇是继金针菇、香菇、猴头菇及竹荪之后,在食用菌大家庭中冉冉升起的又一颗灿烂的新星。
     目前,通过人工驯化和改进,利用阔叶木屑(甚至松木屑)、棉子壳、甘蔗渣、稻草、麸皮等为主要原料栽培白灵菇已获得成功。     一、栽培技术   白灵菇属中低温菌类,栽培季节以冬春二季较为理想,一般从当年11月至次年4月均可生产,室内外场地均可栽培。
  目前最为理想的方法是袋栽。可选用17厘米×33厘米×0.04厘米的聚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进行栽培。每袋装干料0.5千克左右。  常规培养料配方为:1.棉子壳 20%-30%,木屑48%-38%;2.杂木屑58%,棉子壳10%;3.木屑60%,棉子壳8%;4.松木屑 48%,棉子壳20%。
  以上配方各加入稻草或干蔗渣 10%、麸皮20%、碳酸钙和糖各1%。每50千克培养料加入酵母0.025克,磷肥0.25克,含水量为 65%。  拌料时先将糖、酵母和磷肥溶化,碳酸钙先-与麸皮拌匀后再与主料混合,堆闷2小时后装袋,加套环,塞棉塞后进行常压灭菌。
  接种与常规食用菌栽培方法相同,接种后置室内或棚内遮光培养,温度保持在10℃-28℃之间,25℃-26℃最好,经30天- 45天即可出菇。   二、出菇管理   当袋内料面有突起原基时,把达到生理成熟的菌袋移到有散射光的菇场(亮度以在角落里能看清报纸上的字为度)培养,把袋口打开,将塑料袋向下翻,露出原基和料面,场地湿度提高到80%-90%,温度控制在20℃-25℃。
    一般开袋后10天-]2天即可采收。每批可采1次-2次,其生物转化率可达 65%~80%。   三、采收与加工   白灵菇菌盖完全展开时即可采收。采早产量低,收迟品质差,采后即可鲜销。
  由于白灵菇肉厚质密个大,远距离运输易破碎,可切片后置于45℃-70℃,的烘箱中烘干,制成“白灵菇干片”上市销售。
     -------------------------------------------------------------------------------- 。

2007-07-10

56 0
    白灵菇栽培技术   白灵菇菇体色泽洁白,味道鲜美,朵型适中,质地优良,富含赖氨酸,是一种珍稀的美容保健天然食品。栽培季节。冬春季节栽培最为理想,工厂化可调温的菇房,栽培不论季节,可周年生产。
  菇农可因地而异选择白灵菇的最佳栽培时期。原料与配方。材料:主料:阔叶树木屑、棉子壳、甘蔗渣等。  辅料:麸皮、玉米粉、黄豆粉、蔗糖、石膏粉、碳酸钙、过磷酸钙、钙镁磷肥、酵母粉等。
     配方:杂木屑70%,麸皮20%,黄豆粉3%,玉米粉5%,碳酸钙1%,过磷酸钙1%(每50公斤可加酵母0。25公斤);杂木屑50%,棉子壳28%,麸皮20%,碳酸钙1%,过磷酸钙1%。
    以上两种配方选其一。白灵菇的栽培:首先将原料按比例用水拌匀,料一定要湿透。料的湿度控制在用手抓一把料使劲挤,指缝间有水珠但不连续下滴为宜。用17~23厘米×35~44厘米的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紧湿料。
  用常规方法灭菌,待菌袋冷却后即时在接种箱内接种。栽培袋置22~25℃培养35~40天满袋,即可开袋出菇。  把袋口封口物去掉。将袋口下翻,露出原基与料面,采用墙式栽培。菇房内湿度应保持在85%~95%,温度维持在9~13℃,开袋后11~13天,即可采收,生物学效率约为30%~35%,一般只采收1~2次。
  采收。当白灵菇的菌盖尚保持内卷,即应及时采收。白灵菇以鲜销为好。栽培与保鲜过程,要注意小单孢菌的侵染危害。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生物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生物学
生物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