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创新社会治理的目标要求?
这样理解创新社会治理的目标要求:第一,实现社会治理思维从“国内”到“全球”的转变。随 着我国的社会治理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国际 合作的日益频繁,加剧了各国的文化冲突,极大改变了政府社会治理 的环境,加速了风险传播,放大了危机影响,增加了社会治理难度。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任何一国的社会治理都不可能孤立进行,“全球治 理”给“国家治理”带来了新的冲击,这对我国的社会治理能力形成 极大挑战。这就要求社会治理体系从一个封闭式的治理结构转向开放 式的治理结构,并从“全球”的角度来考虑社会治理问题。 第二,实现社会治理主导理念从“利益”到“价值”的转变。社 会治理的政治性、...全部
这样理解创新社会治理的目标要求:第一,实现社会治理思维从“国内”到“全球”的转变。随 着我国的社会治理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国际 合作的日益频繁,加剧了各国的文化冲突,极大改变了政府社会治理 的环境,加速了风险传播,放大了危机影响,增加了社会治理难度。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任何一国的社会治理都不可能孤立进行,“全球治 理”给“国家治理”带来了新的冲击,这对我国的社会治理能力形成 极大挑战。这就要求社会治理体系从一个封闭式的治理结构转向开放 式的治理结构,并从“全球”的角度来考虑社会治理问题。
第二,实现社会治理主导理念从“利益”到“价值”的转变。社 会治理的政治性、公共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其价值取向与单纯的经济管 理活动追求个人利益、部门利益、集团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截然不 同。我国过去多年来的公共管理,在利益导向的社会治理理念下,社 会风险不断增加,社会矛盾不断累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管理失灵状 况。
如今,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建立实现多 元价值追求的复合治理,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 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和谐成为应 然选择,调整社会关系、协调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 序,实现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实现“善治”的社会治理 目标。
第三,实现社会治理功能定位从“维稳”到“维权”的转变。实 践中,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我国社会治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单纯 地强调“社会的稳定性”指标,忽视了“社会的公正性”“社会的参 与性”等功能定位,虽然在一段时间内有效维护了我国社会的基本秩 序和稳定局面,但也不利于社会活力的释放。
当前,必须顺应公民权 利意识大大提高的现实情况,公平保护公民利益,坚持依法治理和法 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充分体现公平正义 的要求,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真正防止因为 “维权”而产生的“维稳”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 基础。
第四,实现社会治理主体构成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长 期以来,我国的社会管理主体主要是政府。现实中,政府负责等同于 政府包揽,从观念到制度都排斥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社会管理,不仅 导致社会自治发展缓慢,也导致了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社会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类型的主体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擅长,社会 治理除了国家和政府之外还应强调社会组织、企业、公民个体等社会 力量的参与。第五,实现社会治理方式方法从“刚性”到“柔性”的转变。
社 会治理既可以凭借法律约束、纪律监视、强迫控制等刚性手段,也可 以依靠组织、协调、激励、感召、启发、诱导、协商等柔性方法。过 去政府在实施社会管理时,往往习惯于行政处罚等刚性措施,而对于 柔性方法则较少采用和考虑。
现代社会治理需要柔性治理思维,变硬 约束为软引导,变强制服从为服务感化,变堵截民情为疏解民心,变 应急管理为预防治理,变事后干预为事前预防,合理引导社会舆论, 适时干预社会情绪,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风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