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谈谈自己对道的认识??偶还没
佛法的理念是认识世间的相对法,突破世间的而显现绝对饶益功德圆满的价值。所以佛法中对道的认取不是见仁见智的(如儒家有儒家的标准,老子有老子的道,庄子有庄子的道,乃至医有医道等等),此处且试以佛陀所宣示的理念为基础,来谈谈什么是道?
《四十二章经》中有一节提到: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佛遗教经》是佛入灭时垂诫弟子之遗训,其内容均为了对比丘说法,提到有关“道”的情节处颇多。比方:
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全部
佛法的理念是认识世间的相对法,突破世间的而显现绝对饶益功德圆满的价值。所以佛法中对道的认取不是见仁见智的(如儒家有儒家的标准,老子有老子的道,庄子有庄子的道,乃至医有医道等等),此处且试以佛陀所宣示的理念为基础,来谈谈什么是道?
《四十二章经》中有一节提到: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佛遗教经》是佛入灭时垂诫弟子之遗训,其内容均为了对比丘说法,提到有关“道”的情节处颇多。比方:
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
……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嗔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不可也。汝等比丘,当自摩头,已舍饰好,著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自见如是,若起骄慢,当疾灭之;增长骄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况出家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降其身而行乞耶! (按:今世社会情况已与佛教原始情况不同,佛教北传人中土,经百丈怀海禅师建立丛林清规,一日不作一日下食之制后,大乘教下的比丘已下再行托钵行乞,而是自耕自食,逮至今日,佛教兴盛,已成另一种气象了。
然在千佛山云老禅师门下,受教的我们总记得,比丘是上乞法以养法身,下乞食以养色身的根本教义。凡比丘,老禅师总鼓励他们不妨自己一人拿个引磬到山下去化小缘,试试看,只要一块钱,多的偏不要,如果引来怪罪或斥言,照照看,自己的起心动念是什么?凡比丘尼要能如律持戒而不犯,还要能行八敬法,那么便同于比丘,无须自轻。
对戒的认识以心戒为上,佛法要兼顾体、用、相、境。我们的法身慧命便是在恩师如此恳切的调教下慢慢成长。)
经中又说:汝等比丘,常当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汝等且止,勿得复语,时将欲过,我欲灭度,是我最后之所教诲。
四十二章中所述更是平实的道理,明朝智旭法师为这部经、遗教经及八大人觉经都作了解析,此后缁门常列为遗教三经令初出家者诵习。其中有关“道”的体认非常多,如:
“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
“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净心守志,可会至道。
”“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
“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念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佛子离吾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
《八大人觉经》更是对大乘根基人说法,觉知、觉悟都是修道的先决条件。今把经文列出,试见“道”之所在。(看经文时请顺用思考)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
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第四觉知:懈怠堕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恒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钵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为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由上可以看出,离欲出尘,舍俗修道,超凡入圣,是修梵行沙门释子必然的过程。佛入灭后,依法不依人;正见不立,所宣示的便不是佛法而是人法。
试看佛陀在悉达多太子之身时,出四门见生老病死之变化和生命的无奈便触发了他深心的悲悯和疑惑,及见沙门道人庄严的梵行乃萌修道之志,引发了这位有高尚志情年轻王子的道念因缘。
抛弃了人间极尊的荣华富贵,身无长物而到深山修道,五年的参访不遇契应的至理,又到雪山去苦修,生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生命的疑难又如何解决?他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奉献去做体验了,他对众生的爱是多么深啊!经过六年的寻觅与探讨,食不充腹,眠不寝枕,苦其形体,饿其体肤,尽是心甘情愿地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啊!道在那里?没有踪迹。
回到人间,先让尼连河的水把全身污垢洗尽,要不是树桠垂枝适时撑了一把,无力的肢体还差点不能胜任河水哩。接受了一盅最虔诚的乳糜供养,元气才慢漫恢复,一切本该平平实实,自自然然啊。就这样,静静地坐在菩提树下思索生命的种种,参它的内涵……他这一生的际遇已够他面对疑难的考验,何况当他深入三昧禅定的时候,一切已经愈来愈明晰,原来一切其来有自啊!只是人生的苦难该如何解除?又该如何让迷惑的众生沉溺于苦海能觉悟而得乐呢?清凉的夜空,让他的理念愈来愈清晰,所感受和所觉悟的也愈来愈明朗,睁开眼,一颗闪烁的明星在黝黑的空中正发出异彩——噢!法尔如是,一切本自具足啊!
云老禅师曾说:一位行道者的成就因缘,通常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先入道而后献身”的,一种的“先献身而后入道”的。
出家既是从事于“自觉觉他、自度度他、自利利他”的“人天师范”之旅,自然对道当有所认知才是。
谈到“道”,云老禅师曾清浅明白的解释说:道不是奇特的事,它只是一种作为,这种作为必定是在“正当”的前题下,而于“言语”于“行动”中表达出来:其出发点是绝对“善意”的,其目的是必要“为他”的,譬如佛陀释迦牟尼的作为,他于四十九年中的“言与行”,无不是“道”的作为。
这里所说的作为毕竟是什么呢?那就是:慈悲、智慧、济世、解脱。
佛法中谈到解脱是解除束缚得大自在之意,“道”的道理虽然简单明白,但体悟却是修证的工夫,唯有行方能验知,没有侥幸的成份。所以阿难在佛徵心垂示教诫时,忏悔悲泪地自我检讨说:“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
时下今人常缺乏行舍的大魄力,执著于臭皮囊,热衷于名闻利养,却奢谈“道”与“禅”,能肯切吗?学佛是完完全全的认识自我,诚恳地面对生命。《金刚经》里说:“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即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宗门有言:禅行者,其心调柔。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凡乐禅者,大事之前,切莫自误,乃至误人。
禅是致力于了生脱死的法门,自然对“道”非常重视。“见道”在禅门里是入门之径,是学佛的先决与必要条件,也是愿行的依据,云老禅师更提升见的层次说,见是现的意思,如何展现道的修养内涵,并显现圆满的觉悟境界呢?那便是行道人所必须致力的。
“见道”是具有敏悟善于从人事中体取至理的一种能力,时至今日,以时代进化文明提升的知识水平而言,道德观念和智识修为早为人们进步共识的条件,准此而言,只要是献身于学佛道上的行剖如果幸蒙一位善知识的接引,那个不是适合于参禅办道的“上上根基”?所以云老禅师曾说:“不是没有禅,而是没有禅师。
”只要肯把自己身心彻底投入修行之路,肯打破心识的分别、计较作用,而于磨炼中(尤其是做跟自己过不去的事时),老老实实见取自己五蕴——起心动念的变化,当有机会体念“道”的消息;怕的是永远回避“自我”,把自我的认知做为道的解释,那就“驴年亦不得会”了。
云公上人常常会在一位弟子做了苦行砺志的自我磨炼之后,送给他一句最体己的话,如果曾是做过“困兽犹斗”(绝不可回避)、鞭辟人里自我锻炼的行者,那句话的到来,就像是苦尽甘来最适时的美果,毕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