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工程技术科学

月球车在月球上如何驱动的?

全部回答

2007-05-28

0 0
    月球车:如何在月球上学走路?   地月之间38万公里的距离,使得月球车接收地面指示需要3秒钟时间,因此月球车在月球上走路,第一就是要学会认路。而月球表面崎岖不平,除了各种山坡,还有大大小小的石块儿与陨石坑,这要求月球车还需有一双好脚力。
     突破一:采用新型视觉系统。     此次展出的月球车,拥有3双眼睛,其前、后和顶端,各有一架双目立体相机。其中,位于车顶端的全局导航相机可以360度旋转。
  据专家介绍,这三双“眼睛”能观察到前方3米以内的地貌,进而自己编辑地图确定行进路线。而当前方遇到大于30度的斜坡、高于25厘米的石头、直径2米以上的月面撞击坑时,“眼睛”会在3米之外发出预警,指示月球车紧急绕行。
       突破二:采用独立驱动的“六轮摇臂式”行走系统。   此次在上海展出的无人月球车,针对月球的复杂地貌,采用了独立驱动的“六轮摇臂式”行走系统。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科研人员刘兆解释道,月球车的每个轮子都有自己独立的驱动系统,使得它们可以自行调整高度,就仿佛人的各个关节,既可以互相协助,又可以独立运动,“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爬行高手’”。
       难点:重力对月球车行走的制约。   月球重力仅为地球的1/6,这使得月球表面的土壤远比地球上松软,月球车的行进效率会降低。而低重力导致的摩擦系数降低,使得月球上的行走远比地球上容易打滑,这对月球车的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在微重力的环境下保证动作的准确度、提高月球车的行进效率,是科研人员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之一。     原始新闻   中国自行研制的两款月面巡视探测器,3月31日在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亮相。
     月面巡视探测器通常被称为月球车,是中国“绕、落、回”“三步走”探月工程中,实现第二步“落”的重要部分。   此次展示的两款月球车,型号分别为MR-2和MR-3,是由上海航天局牵头,哈尔滨工业大学、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等数十家单位联合研制的。
       有关专家表示,此次亮相的两款月球车还只是原理样机,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月球车”,下一步还需攻克一些关键技术,如在极端温差以及相当于地球六分之一重力环境下的生存适应、月夜期间能源供应、视觉导航等。
  (据新华网)   相关链接   月球车   月球车是在月球表面行驶并对月球考察和收集分析样品的专用车辆。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后,人们便开始了飞向地外天体的准备。
  然而,在对月球表面探测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运输工具才有可能在月面上进行实地考察呢?于是,产生了月球车。为了使月球车在月面上能够顺利行驶,美国、前苏联曾发射了一系列的卫星探测,并对月面环境进行了反复的科学实验,为在探测器上携带月球车的成功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月球车分为两类:1。无人驾驶月球车———由轮式底盘和仪器舱组成,用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联合供电。这类月球车的行驶是靠地面遥控指令。1970年11月17日,苏联发射的“月球”17号探测器把世界上第一台无人驾驶的月球车———“月球车”1号送上月球。
  此车重约1。  8吨,在月面上行驶了10。5公里,考察了8万平方米的月面。此后苏联送上月球的“月球车”2号行驶了37公里,并向地球发回了88幅月面全景图。   2。
  有人驾驶月球车———这是由宇航员驾驶在月面上行走的车。主要用于扩大宇航员的活动范围,可随时存放宇航员采集的岩石和土壤标本。  这类月球车的每个轮子各由一台发动机驱动,靠蓄电池提供动力,轮胎在-100摄氏度低温下仍可保持弹性,宇航员操纵手柄驾驶月球车,可向前、向后、转弯和爬坡。
  1971年9月30日,美国“阿波罗”15号飞船登上月球,两名宇航员驾驶月球车行驶了27。9公里;“阿波罗”16号、17号携带的月球车,分别在月面上行驶了27公里和35公里,并利用月球车上的彩色摄像机和传输设备,向地球实时地发回宇航员在月面上活动的情景及离开月球返回环月轨道时登月舱上升级发动机喷气的景象。
       科学家对经由月球车月面的实地考察所带回的宝贵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大大深化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   2012年,中国月球探测“嫦娥工程”中最重要的角色将在月球上的某个月海登陆。
  一位专家透露,中国科学院目前初步考虑了月球上5个地势较为平坦的月海地区,最后他们将确定其中的一个作为这位主角展示演技的舞台。     在实验室里,这个重要角色的学名是“月球探测远程控制机器人”,公众已经习惯叫它“月球车”。
      。

2007-05-28

69 0
    月球车是在月球表面行驶并对月球考察和收集分析样品的专用车辆。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后,人们便开始了飞向地外天体的准备。然而,在对月球表面探测过程中,采取什么的运输工具才有可能在月面上进行实地考察呢?于是,产生了月球车。
  为了使月球车在月面上能够顺利行驶,美国、前苏联曾发射了一系列的卫星探测,并对月面环境进行了反复的科学实验,为在探测器上携带月球车的成功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月球车分为两类   无人驾驶月球车──由轮式底盘和仪器舱组成,用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联合供电。
  这类月球车的行驶是靠地面遥控指令。1970年11月17日,苏联发射的 “月球”17号探测器把世界上第一台无人驾驶的月球车── “月球车”1号送上月球。  此车约重1。8吨,在月面上行驶了10。
  5公里,考察了8万平方米的月面。此后苏联送上月球的 “月球车”2号行驶了37公里,并向地球发回了88幅月面全景图。   有人驾驶月球车──这是由宇航员驾驶在月面上行走的车。主要用于扩大宇航员的活动范围和的体力消耗,可随时存放宇航员采集采集的岩石和土壤标本。
    这类月球车的每个轮子各由一台发动机驱动,靠蓄电池提供动力,轮胎在─100度低温下仍可保持弹性,宇航员操纵手柄驾驶月球车,可向前、向后、转弯和爬坡。1971年9 月30日,美国 “阿波罗”15号飞船登上月球,两名宇航员驾驶月球车行驶了27。
  9公里; “阿波罗”16号、17号携带的月球车,分别在月面上行驶了27公里和35公里,并利用月球车上的彩色摄像机和传输设备,向地球实时地发回宇航员在月面上活动的情景及离开月球返回环月轨道时登月舱上升级发动机喷气的景象。
       科学家对经由月球车月面的实地考察所带回的宝贵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大大深化了人类对月球的认为。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工程技术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工程技术科学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工程技术科学
工程技术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