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活 生活常识

西藏的民居的作用是什?

西藏的民居的作用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14-03-13

178 0

    西藏传统民居建筑碉房与世界其他地方的民居相比,西藏民居在建筑形式和风格上都独树一帜,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西藏民居的碉房形式的建筑特色,具有浓郁的军事防御风格,这种军事防御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民居选址时的防御性考虑   西藏古代民居建筑在选址方面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依山而建;二是谷地分布。
    前者多选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山麓坡地或台地,后者多为扼交通要道之咽喉,其目的都是为了占据重要地形或位置。早在唐代时期,吐蕃人在占领区修建了许多石城,也就是碉房建筑。这些石城作为防御设施多数处于军事要冲,大多依山而建,利用天然地形择险而居,平时耕作,战时进可攻、退可守,也可以有效地进行转移。
    吐蕃以后,历经分裂时期、萨迦时期和帕竹时期,建筑石城的工艺得到很大改进,使得这种石城既可用以军事堡垒,又可作为民居。这些石城大大小小地分布在山冈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形。
  以这种方式选择地形的民居在西藏随处可见。在其他藏区如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亦十分普遍,尤其在康区,各具特色的藏族堡寨往往扼守着当地的战略要地。      随谷地选址的方式在西藏民居选址中占有很大比例。
  尤其是雅鲁藏布江、年楚河、拉萨河等两岸谷地聚集了西藏绝大多数农牧业人口,一方面,河流沿岸的谷地土地肥沃,农耕技术相对发达;另一方面,河流两岸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有利于组织大规模的进攻和防御。例如隆子县的隆子雄曲河谷两岸就排列着密密麻麻的村庄,沿河岸隔几米至几十米不等就有一座碉楼,由此可以想象历史上这条谷地的地理位置是多么重要。
       西藏民居依山而建、随谷地分布的选址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随着西藏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腾飞,以及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人们在建房选址时并不需要太多地考虑民居建筑的军事防御功能,而越来越多的人将其住房修在城市或中小城镇,或是修在公路、铁路两旁,以求生活得更加美好。
       (二)民居建筑群聚居所形成的军事防御力   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口数量少,使人们需要以某种关系作为纽带聚居在一起,以增强防御能力。在昌都卡若遗址第2次考古发掘的1000多平方米的小范围就密集地分布着31座民居房屋遗址,①这说明当时的民居建筑十分稠密。
    这种民居建筑的稠密聚居和我们今天因人口膨胀和工业化发展而形成的城市建筑群有着本质的区别。众多房屋的相连,不但利于管理和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在遭受进攻时便于集体防卫。   在西藏,除了牧区的帐篷外,随便到哪里,你就很难发现一户民居建筑孤零零地矗立在某个地方。
  而在我国内地,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某座孤零零的民居建筑。  这种民居分布的迥然相异绝非偶然。一般而言,在西藏民居建筑中最少都有几户聚在一起,或十几户或几十户甚至上百户聚居在一起。
  因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上长期的动荡不安,迫使人们大规模地聚居在一起,以共同防御敌人的进攻。   西藏众多民居建筑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个村庄或寨子,相邻建筑之间形成许许多多纵横交错而狭窄的通道。
    如果是不熟悉的人,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这些狭窄的通道恰恰构成了一种军事防御功能。在敌人摸不清方向的时候,他们自己却可以穿梭自如。在四川藏区的一些寨子中,许许多多的民居建筑一家挨一家,每家都有地道相通,每家都在隐蔽处设有进口或出口,一旦遇到外敌进攻,整个寨子的人都可以通过地道进行隐蔽、转移或进攻,最大限度地突出了民居建筑群整体的军事防御性能。
    住房的集中形成了村寨,使每一家都能受到全寨人的保护、帮助和支援,也便于全寨人集体行动和统一部署。对武器相对落后、长时间处在冷兵器时代的西藏而言,这种防御性能在战时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三)民居建筑本身表现出来的防御风格   碉房建筑是西藏传统民居建筑的主要形式,其产生的年代十分久远,最早可以追述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昌都卡若文化时期。  江道元在《西藏卡若文化的居住建筑初探》中说:“藏族的木构架建筑和石墙建筑,在原始社会时代的卡若遗址发掘中已初具规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晚期建筑中,发现较复杂的F5、F30、F12组合结构。
  根据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现了密集而粗大的木桩,通过结构力学的分析和已发现井干式结构的运用,完全有‘架木楼居’的可能,因为井干式建筑常常与干栏式建筑共存。  这种构筑营造方法和古代西南广大地区‘依树积木,以居其上’的干栏建筑相同,它底层架室,利用下部空间圈养牲畜,楼层住人,仍保留碉房的特点。
  外墙石砌,由于平顶出檐悬挑,出现擎柱实例。这种建筑具有木架构和碉房的梁墙结合的新的特点,我们称它‘擎檐碉房式’。”②就是这种卡若文化后期形成的碉房建筑体系,千百年来一直为藏族人民所承袭并不断发扬光大。
       传统西藏碉房为一宅一院的封闭式院落,每个院落均由主体住宅和围墙组成,一些身份显赫、具有经济实力的人则多居四合院。碉房建筑空间布局多为1~4层,4层以上只占少数。
  院落根据当地所拥有的建材不同而有所差别。大体上分为木栅栏、土坯墙、夯筑、土墙石砌墙等。一般的院墙都有一层楼高,屋顶为平顶。  碉房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多为石木结构。木梁柱和墙体同时承重,石砌墙体,外墙收分,内墙垂直,坚实稳固,结构严密。
  既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有效地进行防御。西藏传统碉房的军事防御性能主要表现在:   1、房屋结构严密、坚固实用、外观雄伟。在卫藏地区,民居院墙大多数或为石墙,或土坯砖和石块相结合的墙,或为夯筑土墙,墙体厚度1米左右。
    有的主楼建筑外有高达6~7米、厚约2米的高墙。一般院墙的高度有2米多,这就很好地保证了居家的防盗。如果外人企图轻松地跨越这道院墙,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藏式碉房使用的建筑材料多为就地取材,墙壁较厚,十分坚固。
  藏式民居为对外隔绝的封闭院落,自成一块天地。平时住在里面冬暖夏凉,战时又是极其坚固的防御堡垒。     2、门窗设计巧妙。传统藏式房屋的大门设在底层。门有单开的,也有双开的。
  不管哪种门,均由十分坚实的厚木板做成。有的家庭在门的周边还镶上铁皮,一为美观,二为使大门更加坚固。作为进出主楼唯一通道,每个藏式大门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在门的背后大都设有一与房齐高的隔板,其主要作用在于挡住视线,使来人不能推门就马上见到坐在窗前的主人,③主人却可以直接看清来人的视线。
    过去的藏式大门一般不高,大体以不超过人头为宜。民间传说是为了防止僵尸进入。实际上,大门做得小而结实,不容易被攻破,安全系数大大增加。凡有楼层的民居建筑,底层因作牲畜圈养场所以及强调防卫,墙上不设窗。
  仅在靠近楼层处设透气孔,洞口外小内大。其实这种内小外大的洞口就是古代军事上典型的射击孔。  除了可以通气外,还可用来由里向外观察、了望和进行射击。传统藏式民居窗户少而小,主要是考虑到取暖,也为了更好地进行防御;现在大多数的窗户做成大的,且几乎每个房问都有窗户,主要考虑的是采光和通风。
     3、楼梯独特。传统藏式房屋上、下层之间多用木头组成的楼梯连接,许多地方还是独木梯,可随意搬动。  有的房屋在楼梯口处设一挡板,直接把楼上、楼下隔开。之所以有这样的设计,恐怕主要还是出于防御上的考虑。
  在冷兵器时代,一旦发生冲突,只要将楼梯搬走或是将挡板盖上,上面(或下面)就可以安然无羔。   4、藏式民居主楼楼顶一般为平顶屋面,层用防水性能较好的粘土夯实。在墙边留洞用以排水。  楼顶的作用很多,一是作为晒坝晾晒粮食,二是可以堆放粮食和草料,三是作为了望台。
  屋顶相对较高,加上西藏光线强,能见度极好,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西藏古代一些专门用以了望的碉楼均设在山头或视野开阔处就是这个道理。   5、地窖隐蔽。在过去许多贵族家中都专门设有地窖,其主要功能是存放贵重物品和便于紧要关头作藏身之地。
    在浪卡孜一带,贵族家的地窖一般设在门后面。地窖口用板子盖住,板子上再盖上垃圾或者是其他杂物,有意的做一些伪装,很难被人发现。    除了西藏地区外,碉楼式民居建筑遍布整个藏区。
  如甘南、木雅、马尔康,等等,而嘉绒、丹巴藏区的古碉建筑更是闻名中外,相关记述也随处可见。  这里仅以木雅民居为例介绍一下当地居民建筑的军事防御风格。   据藏族古建筑专家木雅·曲吉建才介绍:木雅民居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而其古老民居更为突出。
  拿一家四楼的民居来讲,四周石墙厚达1米左右;底层某一边设一道假墙,不设门,形成隐蔽间;进入隐蔽间就从二楼设梯子下去,平时把楼梯口隐蔽起来,不让人发现,贵重物品可以藏在里面,免得被人抢去;底层和二层不设窗户,底层设一些通风道,二层专设射击孔,二层是固守家园的重要地方,因为二层的高度最适合用弓箭或土枪来还击靠近周围的敌人;二层的四周设有众多观察、射击孔,为了便于了望和射击,射击孔做成丁字形,并把孔砌成外窄内宽的喇叭形,上面横向的洞为观察、了望所用,下面竖向孔用于射击。
       底层的大门是进入主楼的唯一通道,也是防范的要害之处,所以在大门的设计中采用了特别的手法,就是将门洞设得很高,门洞高出二层一节。从门坎到过梁足有4米,大门本身只有2米多高,门洞提高1米多。
  大门和门洞过梁之间留有高0.4米、宽0.6米、长度跟门洞相同的长方形孔洞,其用途是当敌人靠近大门时,砸石头或用其他武器杀伤来犯者。  ④   二、古格王朝时期的阿里民居建筑——窑洞   古格王朝时期,阿里的窑洞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民居建筑而存在的。
  之所以这样讲,主要是近年来最新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许多窑洞确实是当时民居建筑。如在札布让以南约90公里的达巴遗址B区就是一个大的居民区。  “山体朝南的一面从上至下开凿有5层以上的窑洞,总数有200多眼,密如蜂巢。
  我们对其中的一些窑洞作了勘探,它们的形状有单室、双室以及三室以上不同式样。洞内用土胚砌出灶台、壁炉、仓池等,洞窟的壁上开凿出灯龛和壁龛,不少洞窟的壁上都遗有一层厚厚的黑色烟炱,表明这里曾经长期居住过。
    ”⑤另外,在札布让和皮央遗址的洞窟中曾发掘出农作物遗骸,其种类有小米、青稞、稷、油菜、芜菁等,这些农作物至今仍是阿里地区的主要农作物种属。在札布让遗址中还发现了铁锄、铁犁、铁镰、木锨等农业生产工具;皮央遗址的洞窟中出土了石砧、石臼等粮食加工用具。
  ⑥这充分说明,这些窑洞有很大一部分是当时的民居。     古格王朝时期的这些特殊的民居建筑具有十分明显的军事防御风格。在选址上,窑洞大多建在台地的山腰地段或十分险要的地段,如在多香遗址,众多的民居窑洞就建在山腰上,山脚下的台地和山坡上才是众多的佛教建筑;达巴遗址的民居则同众多碉堡,防卫墙等建筑均建在两座山脊上,地势十分险要。
    事实上,民居建筑本身就成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完全融入其中。居民平时放牧和耕作,并为统治阶级当差;战时则参加战斗,时刻保护着统治阶级的安全。   古格窑洞民居的另一防御性能主要表现在:窑洞建筑排列紧凑、集中,便于快速传达信息和人员集结,这本身就是对敌人的一种威慑。
    没有绝对的把握,任何敌人都不敢轻举妄动。仅在古格的东嘎遗址、皮央遗址2处,窑洞就有千座,假如以每一窑洞平均容纳5人计算,当时住在这里的居民便有4000人以上。⑦   此外,据错那县里的干部讲:在西藏错那县觉拉乡也有一种类似窑洞的民居具有军事防御功能,其防御性主要在于伪装得好。
    据说这种窑洞均在险要的地方开挖,而且房顶上面仍然种着庄稼,很容易给人造成错觉,从而达到防御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以西藏传统碉房为主体的民居建筑具有明显的军事防御风格,主要体现在选址、结构、布局等方面,这和我国内地乃至其他国家的民居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十分强烈的民族特色。
    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文化,西藏民居建筑为繁荣祖国建筑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建筑史上有其重要地位。 如果满意希望你能给我好评,非常感谢~ 。

2014-03-13

151 0

防寒,防冻,便于搬迁

2014-03-13

149 0

用来住人啦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生活
生活常识
美食/烹饪
起名
服装/首饰
美容/塑身
购物
购车养车
家电
礼节礼仪
家居装修
保健养生
交通出行
婚嫁
购房置业
育儿
生活常识
生活常识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