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化学

怎么求化学方程式?

怎么求化学方程式,还有什么是相对分子质量,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

全部回答

2014-02-09

94 0
    化学方程式,也称为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不同物质之间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客观事实。因此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书写步骤 分解反应图片 分解反应图片 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例: 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2。配平。 例: 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3。
  注明反应条件和物态等。 例: 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4。  检查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1] 反应条件 1。热化学方程式不写反应条件。写上是否正确,没有定论,但中学所有资料中不写。
  配平系数也可以不是1,可以是分数或者相互之间可以约分。 2。常温常压下可以进行的反应,不必写条件;但是题目中的实验若有特定的条件,一律标注该特定条件。   3。反应单一条件时,条件一律写上面;有两个或更多条件的,上面写不下的写在下面;既有催化剂又有其它反应条件时,一律把催化剂写在上面。
   4。是可逆反应的一律用双向箭头表示。[1] 箭头与等号 在专业领域的文献中,不论无机、有机反应方程式中均使用箭头号“→”来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  国外化学教科书、上海市中学化学二期课改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7月,姚子鹏主编)、上海高考的化学卷、理综卷中也采用了箭头号。
  但在多数省市的中学教学中,仍建议按照教材在书写无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时使用等号,以更好地表示反应中的“生成”与“质量守恒”含义。(2011-2012苏教版也用的箭头)[1] 2013年中学阶段无机反应方程式一律用等号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有机反应一律用箭头来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
    [1] 物质状态 热化学 加热化学方程式需要标出每一个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可分g (气体)、l (液体)、s (固体)、aq (溶液)四大类。字母外需要打括号,例如H₂O (l)、Na₂CO₃ (aq)、CaCO₃(S)。
   普通方程式则不是很严格,一般不用g、l、s、aq的标记。  生成物方面,当反应物中不含气体时,气体生成物要用“↑”标记;只有在溶液中,反应物中不含固体时,难溶或固体生成物一律用“↓”标记(如电解池反应CuCl2=电解=Cu+Cl₂↑,由于生成Cu吸附在电极上,故不写“↓”)。
  [1] 水蒸气 水蒸气一般不打箭头,但偶有例外(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反应物状态的不同 反应物若以特殊状态参加反应,例如浓硫酸、熔融氧化铝,过量,少量,一律在相应的反应物后打括号注明状态 反应物的浓度不同,产物不同 Cu+4HNO₃(浓)=Cu(NO₃)₂+2NO₂↑+2H₂O 3Cu+8HNO₃(稀)=3Cu(NO₃)₂+2NO↑+4H₂O 反应物的量不同,产物不同 2NaOH+CO₂(少量)=Na₂CO₃+H₂O NaOH+CO₂(过量)=NaHCO₃ 反应物的物态不同,产物不同 2NaCl+2H₂O=通电=2NaOH+H₂↑+Cl₂↑ 2NaCl(熔融)=通电=2Na+Cl₂↑ 化学方程式中,有机物需要用结构简式 燃烧反应无需考虑有机物结构,因此理论上可以写分子式。
    (但还是写结构简式为妙。) 个别相对复杂的有机物允许写分子式(例如葡萄糖),但是在相应的分子式下方要用中文注明反应物名称,并打括号。 无机物一般使用分子式而不用结构简式(例如硝酸通常不写为HO-NO2)。
  如果您觉得正确或者采纳的话,麻烦给我好评哦,谢谢。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化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化学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化学
化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