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娱乐休闲 度假旅游

三峡对重庆的气候有没有影响??????~~~

最近两年,重庆天气极其的异常,恶劣程度连创历史新高,这与三峡水库有没有关系呢??

全部回答

2007-04-03

1 0
    就在三峡建成之初,中国那些学者,教授们兴致勃勃的向人们宣布:三峡建成之后,将会成为调节四川气候的空调。盛夏,它能帮火炉山城重庆降温;冬天则会因这个大空调升温。因此,三峡区域呈冬暖夏凉的气候特征。
     但话音未落,四川却逢建国五十年来最严重的干旱。高温酷暑天气连创四川最高记录,不但持续时间长,而且气温更是破记录的达到43度。  人们不敢相信数千年来风调雨顺的天府之国会遭遇这种可怕的干旱。
  为什么今年四川气候这样异常?不是说冬暖夏凉么?怎么修了三峡气温反而升高得更厉害?政府和那些专家们哪里去了?为什么不对此作出解释?但这些专家们却左推右搪找不出合适的理由。如果说三峡对气候没有影响,那是瞎说。
    因为前一段就是这些权威部门振振有辞说三峡将对气候产生影响,现在突然说没有了,那不是在骗人么?但如果有影响,为什么不像所说的降温作用,而是持续高温?   应该说三峡建成后,对重庆、四川的气候影响是必然的。
  但这种气候变化给四川带来的并不是官方所说的“冬暖夏凉”,而是持续的高温。     众所周知,四川盆地有它独特的地理条件:周围高山环绕,仅有一条长江与外界连通,而三峡是四川盆地的唯一缺口,是它与外界水汽交换的重要通道。
  现在在这个缺口上突然加一道200米高的悬崖,这不可避免的要阻碍长江的水汽流通。生活在江边的人都有体会:以前从宜昌到重庆段的长江上的风非常大,并且是从下游向上游吹,蓄水后明显感觉上风没有以前大了。
    这无疑证明了三峡大坝的阻风效应。即使没亲身体验过,想一想也会明白,那堵高达180米的墙与两侧的山连城一体,如同一座山挡在那儿,怎么可能对风没有阻隔作用?就是一堵两三米高的围墙,也会挡风的,何况大坝180米高的大坝?因此大坝对风力的阻挡是毫无疑问的。
  以往沿江的风将江面的水蒸气带起,沿江向上游运动,把水气及冷空气带进四川盆地,从而带动整个盆地内的热量、气流循环。  这股凉气对四川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另外一个能给四川盆地带来的水气入口。
  现在把这个入口堵住,风力减弱,必然影响盆地内气流循环及长江中下游的水汽向四川盆地的运输。这也就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今年四川盆地为何如此干旱——因为水汽进不来。   修大坝前,长江之水一泻千里。
    从青藏高原上冲刷下来的雪水奔腾不息,给四川盆地带来清凉水源的同时,流动的江水也将四川盆地内的热量带走。蓄水以后,水流最大特征就是变得非常缓慢,库区内的水基本上是死水一潭,完全丧失携带热量的能力。
  如果水是流动的,那么在流动过程中它的温度不会上升太大。快速流动的水不但可以保证自身的冷却,还可将周围的热量带走,对周围环境起到一个天然调节的作用。  但一潭死水就不同,因为它不流动,所以在阳光照射下会很快升温。
  热量不被水流带走,便持续积累在水库内部。夜晚在陆地气温下降后,水库仍会向周围环境释放热量(因为水的比热大,这也是农民在夜晚向稻田里面放水,以防止稻田被冻的原因)。这就有如在四川盆地口安装了一块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持续不断对周围地区加热,导致水库周围地区气温升高。
    而高温又促使水库内水蒸汽继续蒸发,就在四川盆地入口处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高温水蒸气带。它就像一个火炉,将任何由此进入四川的湿冷空气加热或削减。透过三峡进入四川的冷湿气流都将会被这个气压带消弱。
  四川盆地没有被大坝堵死,也将被这个火炉毁掉:没有风,空气不流通,外来的水蒸气又被阻隔,热量无法排出,反而在出口处不断聚集,四川真的就成一个火炉了。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所谓的水库将起到天然空调的作用,冬暖夏凉的结论是根本不成立的。
  事实上三峡水库不但起不到降温的作用,反而是导致四川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今年的干旱不排除本身降水少的可能,但很大原因是因为进入四川盆地的冷空气受阻,盆地内气流流通不畅,缺乏冷暖空气汇合而形成降雨的必要条件所致。
    水气不足,缺乏降雨,境内必然干旱;而空气不流通将使盆地内水汽持续蒸发,导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如果这两项条件长期满足,任何人都应该知道它意味着什么——四川盆地将不断沙化,会变成第二个柴达木盆地。
     可以说,对于这次灾难早在今年之初就有预兆。今年春节一位记者去了一次甘孜州。  经泸定,绕着四川的最高山——贡嘎山走了一圈。一路上,他忧心忡忡,不知道今年四川要遭什么灾难。
  为什么?因为2006年春节期间,2月份,康定周围的大山上,贡嘎山周围的大山上,没有雪!这就说明,气温升高早已开始。今年年初盆上空地已经积累起足够的暖空气,将高山上的冰雪融化。  这次四川盆地高温天气不是反常,而是三峡建成后气候发生改变的一个明显特征。
  大坝建成之后,对四川盆地的畜暖作用就已开始。而干旱少雨年初就已出现,据重庆晨报报道:   “今年以来,四川盆地大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先后发生严重春旱、夏旱和伏   旱。盆地东北部、中部部分县(市、区)春夏连旱、夏伏连旱。
    目前伏旱还在持续发展。”   这就说明今年夏天的干旱不过是整体性干旱的一部分,是春旱的一个延续。三峡确确实实将四川盆地的气候改变了,但这种改变是黄万里那样水利、工程学的专家亦没有想到的。
  持续的高温少雨的后果就是使土地迅速沙化。现在川西高原已露出沙化的迹象,一位刚从川西回来的网友这样描述:“若尔盖草原湿地干涸,沼泽地干裂。  原本在八月青青的大草原,像秋天一样金黄。
  汶川的桃坪一带,以前只长草的山上,现在只有灰,整个尘土飞扬,根本不像在川西,简直像新疆了“。可见,这种不正常的气候带给四川的灾难仅仅是开始。如果不采取措施,不把三峡大坝炸掉,让江水像以前一样迅速流动,让进入四川的空气恢复流通,这种可怕的高温干旱明年依然会持续。
        。

2007-04-05

607 0
肯定还是有影响的,只是政府不愿承认

2007-04-05

609 0
冬天是暖了些 可夏天要命了啥

2007-04-04

625 0
肯定有的,热死人了,小闹钟说应该是云阳,奉节等地,你说对了,确实这些地方是比重庆热呀,去年我就在下面的过了几个月,简直要人的命。

2007-04-04

626 0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重庆的高温天气同三峡库区有着直接的联系。 如果说有的话,那么最热的地方也应该是云阳、奉节、巫山等,也轮不到重庆。重庆处于淹没区的尾端。

2007-04-03

608 0
肯定有影响,而且是负面的影响。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娱乐休闲
度假旅游
明星
音乐
电影
动漫
宠物
谜语
花鸟鱼虫
摄影摄像
脑筋急转弯
收藏
其它
电视
星座/运势
幽默滑稽
度假旅游
度假旅游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