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娱乐休闲

八音鼓的结构、表演艺术?

全部回答

2007-03-28

0 0
    八音鼓 八音鼓,又称八仙鼓。是壮族、仡佬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在民间器乐合奏八音乐队中使用而得名。壮语称种依,意为较小的鼓。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和黔桂边界等地。
   壮族的种依,鼓身呈扁圆形,用杂木制作,以用一段木棉树为佳,掏空原木内腔而成。  规格大小不一,鼓面直径13。5厘米~26厘米、鼓框高5。7厘米~11厘米、框壁厚1。
  3厘米~1。5厘米,两端蒙以牛皮、羊皮或薄木板为面。木面者,板厚不超过0。4厘米;皮面者,鼓皮周边用竹钉固定绷紧。在鼓框一侧缀有一个小铁环,环上拴系彩色布条或鼓绳,另一侧钻有一个直径1厘米的音孔(图)。
     仡佬族的八音乐队称八仙乐队,故八音鼓在仡佬族称八仙鼓。这是一种带柄的小手鼓,鼓身圆形,有大小不同规格,鼓面直径13厘米~25厘米、鼓框高5厘米~10厘米,鼓框木制,两面蒙以牛皮、羊皮或其它兽皮,鼓框一侧置有用粗铅丝制成的鼓柄。
  鼓身外表涂以红漆并绘有描金纹饰。   演奏时,左手提鼓绳、布条或持鼓柄上举,右手执小木棰敲击。演奏方法有单击和滚奏等,音色柔和。主要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八音(又称八仙)和壮剧伴奏中。
  每支八音乐队、八仙乐队或壮剧伴奏乐队,都要使用一面八音鼓,是壮族、仡佬族节日、婚娶等喜庆场合中离不开的节奏性乐器,常作合奏击节之用。   。

2007-03-28

63 0
    仡佬族八音鼓 仡佬族的八音乐队称八仙乐队,故八音鼓在仡佬族称八仙鼓。这是一种带柄的小手鼓,鼓身圆形,有大小不同规格,鼓面直径13厘米~25厘米、鼓框高5厘米~10厘米,鼓框木制,两面蒙以牛皮、羊皮或其它兽皮,鼓框一侧置有用粗铅丝制成的鼓柄。
  鼓身外表涂以红漆并绘有描金纹饰。   演奏时,左手提鼓绳、布条或持鼓柄上举,右手执小木棰敲击。演奏方法有单击和滚奏等,音色柔和。主要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八音(又称八仙)和壮剧伴奏中。
  每支八音乐队、八仙乐队或壮剧伴奏乐队,都要使用一面八音鼓,是壮族、仡佬族节日、婚娶等喜庆场合中离不开的节奏性乐器,常作合奏击节之用。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娱乐休闲
娱乐休闲
明星
音乐
电影
动漫
宠物
度假旅游
谜语
花鸟鱼虫
摄影摄像
脑筋急转弯
收藏
其它
电视
星座/运势
幽默滑稽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