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英语才能学得好?
英语学习的成功,就像人生中其它事情的成功一样,有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有目标就是一种“有为”的心态。而这里所说的“无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把做事情的“有为”心态很快就变成了一种“无为”做事的心态,即对一个东西的追求成了一种自发的行为, “无为而学”的背后就是一种忘我的精神,一种全身心的投入,一种别人无法理解的执着。 成功学好英语的人都有同感,他们所达到的对英语语言的兴趣,百分之百的投入,自己完全沉浸在英语的世界中,不知不觉地就把英语变成了生活、工作及活动的工具。因此,有效的英语教学就应该使学生能进入这样的学习境界,从而掌握英语。
(一) 何谓“无为而学”
[1]“无为而学”,...全部
英语学习的成功,就像人生中其它事情的成功一样,有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有目标就是一种“有为”的心态。而这里所说的“无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把做事情的“有为”心态很快就变成了一种“无为”做事的心态,即对一个东西的追求成了一种自发的行为, “无为而学”的背后就是一种忘我的精神,一种全身心的投入,一种别人无法理解的执着。
成功学好英语的人都有同感,他们所达到的对英语语言的兴趣,百分之百的投入,自己完全沉浸在英语的世界中,不知不觉地就把英语变成了生活、工作及活动的工具。因此,有效的英语教学就应该使学生能进入这样的学习境界,从而掌握英语。
(一) 何谓“无为而学”
[1]“无为而学”,不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态度上的消极、随意、无所谓,也不是指盲目地没有目的地去“学”。无为而学是指“在知识之树的无数的分支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通过兴趣和求知欲来进行的一种自主的主动学习。
[2] “无为而学”就是淡化强迫自己学英语的做法,强调学知识和好奇心的重要性。用英语去读喜欢的书,听喜欢的英文资料,看喜欢的电影,谈论感兴趣的话题。从而,在学得更多知识的同时,英语也就学好了。
学好英语是副产品。
[3] “无为而学”是到达“有为”的最佳途径。英语学习可以从“有为”开始,即为了考试或找工作,但只有当这种有为的行为很快变成了一种“无为”的行动,即一种自发的、忘我的行动时,就能真正达到想达到的目标,甚至远远超过自己的期望。
也就是说,要从一个目的出发,在达到或者达不到这个目的两种情况下,都能继续去学与做。
(二)。倡导“无为而学”的意义
“无为而学”是“学而有为”的最佳途径。
首先,当学习进入了“无为而学”的境界,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浸润其中,从而在潜意识里将知识消化吸收,融会贯通并加以掌握。
显然,这样学来的知识往往能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受用一生。
第二,“无为而学”是人类求知的真谛,是求知的最高境界。只有“无为而学”,摆脱了“功利心”的桎梏,人的天然灵性才能得到最自然的发挥。
许多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大都是无为而学的典范,都在成功地重复着这个“圆”,印证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道理。
第三,“无为而学”是一种无始无终的过程:在不知不觉间开始,却没有穷尽的终结……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一个人可以随时随地在学习,将学习的过程贯穿到整个生活中乃至整个生命中。
无为而学就是终身学习!
(三)兴趣至上的教学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好英语,就要培养兴趣并努力发展这一兴趣。如果学习者对英语没有兴趣,那就不会有持续的干劲和动力,英语学习将很难坚持下去。
我们对“毅力”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但对于兴趣与爱好的认识却停留在口头上。事实上,毅力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兴趣的帮助,那就是一种勉强、一种痛苦。在这种情况下,勉勉强强地去做事情,做好是极其困难的。
反之,一旦学习者对英语有了兴趣并努力地发展这一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不知不觉地去做,带着强烈的欲望去读英语,听英语,说英语和写英语。他们就会主动地找人去练英语,找一切可以提高英语的机会去提高英语水平。
不知不觉中英语就会提高,不知不觉中就把英语学会了。所以“兴趣”对学好英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英语产生了兴趣,才会带着激情去忘我地学习英语。这种超功利的行为,即“无为而学”最终会使一个人达到与知识融为一体的境界,从而能在真正意义上揭示和掌握人类和自然的规律,这就是教育需要帮助学生达到的境界。
而教育的使命就是唤起受教育者心中的热情,并激励学生最大程度地去发掘自己的兴趣和潜能,从而使他们获得曾在下意识里认为“永远不可企及”的成就。
(四)“无为而学”和“兴趣至上”的应用
1。
激发兴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作为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去发现兴趣并且帮助学生发掘兴趣。
笔者在一所学校推行了英语阅读月,即在一个学期里专门指定一个月让学生广泛接触英语读物。
我们主要推荐的是简易读物,各种体裁和内容的书。“知识之树”有无数的分支,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让学生通过英语去了解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会让他们发现原来英语也能带给他们如此多姿多彩的世界,从而大大增强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爱上用英语阅读。
“英语阅读月”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大多数同学的词汇、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感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学生从大量阅读英文小说的简写本读起。异国的生活、风俗、文化、思想情感吸引着他们。
进入英语的天地,他们畅游在伟大作家的世界里。不知不觉中他们学到了许多语言及语言以外的东西:不仅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各种各样的语法规则,而且对英国国家的生活、文化、习俗也有了深刻的了解。兴趣促使他们天天阅读,从狄更斯到海明威,再到马克·吐温,这些小说带他们进入一个英语世界,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英语。
但是,学生在阅读英文读物时,忘记了自己是在学习英语,只是努力地读进去,看懂了故事就行了。真正爱上了读英文读物,对掌握英语至关重要。
后来,在“英语听力月”中,学生又看了大量的美国电影和电视节目,电影和节目使他们着迷。
在看电影的时候,也不去想自己是不是在学英语。因为是在兴趣和人与生俱来的求知欲的驱使下看电影。所以做得特别投入,大脑积极地工作,无意识的记忆效果最佳。我同意这种说法:在你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学习的时候,才是你学到最多的时候。
但请记住,前提是你正从中得到最大乐趣。
“英语口语月”鼓励学生相互多说英语,找外教练习口语,自言自语,只要说英语说上瘾,那就能进入“无为而学”的境界,从而学好英语。
一个人如果能够准确界定自己的兴趣、所爱是什么--特别是这个兴趣与一个长远的目标相结合,那么他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很简单了。
喜欢电影就看英语的,爱看小说就读英语的,热衷于广播就听英语的……只要通过英语这个媒体做他喜爱的事,他就走向了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
2。兴趣在“做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
兴趣是在一次次实践中产生并发展的。
人对一种事物的热爱在实际运用中产生,并变得越来越深。两个人在一起谈如何学会游泳,谈一会儿就烦了。但是,如果他们能到水里体会一下游泳的感觉,并努力地去学着游,他们就会渐渐爱上这项运动,一旦爱上了这件事,即使不让他去做,他也非要做。
英语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在学英语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尽早地尝试使用所学英语的快感,那么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将日益增加。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学生一开始学英语时,就要找机会来用英语。比如说,鼓励学生去找"老外"聊天,他们很快就学会口语了。
想提高听力水平,如果喜欢听新闻,那末,每天听英语的新闻,很快就会把听力提高上去。喜欢看英语电影,就看电影。喜欢听英语歌曲,就听。在做喜欢做的事情时,很可能会越做越有兴趣。兴趣在做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
3。希望孕育兴趣
如果将受教育者比作一个“桶”,将教育过程所传授的知识比作“水”的话,那么教育的使命绝不只是简单地往桶里灌“水”。教育者的责任更在于点燃受教育者心中的希望之火,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使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求知的灵性得到点拨,蓬勃生长起来;使受教育者领会人类所具有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建立起立足社会的自信。
当一个人的希望被唤起时,就会在心中产生无数梦想。有些梦或许会破灭,但是只要心里有希望,就会不懈地去努力和奋斗。希望之火不灭,梦想就能成真。让学生看到学好英语的希望是教学的首要目标。
作为教师应该不断发现学生身上光辉和美好的一面,发现学生本身具有的美丽和高尚,从而使他们产生自尊和自爱,并使这些人性的优点在教育环境中成为主旋律,让学生在这样愉悦的心境下接受知识和领悟人生。
点燃希望之火,就是要求教师帮助学生看到自身拥有的价值和潜力,认清目前处的位置和状态,指出他们有可能达到的高度,并对此进行形象而逼真的描述,让他们对面前的目标看得见,摸得着。教育者要用成功的典型来“励志”,感动并唤起一个人心底的希望。
比如举一下成龙的例子,因为他学会了英语,他不仅可以在中国拍电影,还可以到英语世界去拍,他的电影可以让更多的人欣赏,呈现在他眼前的就是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一个人如果能够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看到自己学好英语之后的灿烂的未来,即使他学习英语有挫折,也会坚持不懈地学下去,直到学好为止。
作为教师,要点燃希望之火,不是靠浪漫的空谈,而是必须能够营造受教育者之间相互较劲、挑战,又相互协作、交流探索的环境氛围,让学生你追我赶,积极进取。教师应该适当让受教育者有一种成就感,发掘和肯定受教育者的每一个小小的成功和发现,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活动始终充满动力。
4。为学生创造英语学习的环境
语言本身依附于很多东西,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生活、文化,风俗,因此学习语言时,就必须了解英语背后的生活、文化、人生观、价值观。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了解语言与生活情境的联系,才能得体地运用语言。
在中国,英语学习最缺乏的就是一个大的英语语言环境。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当为学生创造英语学习的环境,教给他们如何自己创造环境,让学生真正沉浸到纯正的英语氛围当中,不知不觉中学习。
A 鼓励学生阅读
学校的图书馆就是很好的语言环境。
那里有各种各样的书籍、英文报纸、杂志,都是很不错的阅读材料。所以应当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学生可以从简易读物读起。一本简易读物只有几十页,一天就可以读完一本或者两本。坚持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打下很好的语言功底。
B。 鼓励学生多看英文电影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除了需要做大量的阅读,还需要进行听力和口语方面的训练,而英文电影正是为所有的学习者提供了一个鲜活的语言环境,让大家有机会聆听原汁原味的英文,学到最地道、最富有时代气息的口语。
有学生看了英语电影《音乐之声》,就深深地爱上了电影里面的善良可爱的修女玛丽亚、天真活泼而又多才多艺的孩子。因为太喜欢这部电影,便把它录成磁带,听了很多遍,直到融入其中。英文电影为所有学习者开启了一扇窗,使大家可以通过它去了解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风俗习惯等,从而真正爱上英语,真正沉浸到纯正的英语氛围当中。
通过电影学英语,学习是在无形中进行的,正是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当学习者被电影中的故事吸引时,往往忘却了自己是在学英语,而受到的却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国的大学都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视听课。
从目前来看,这种做法是比较成功的。但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就很少看英文电影。因此,公共英语的教师可以适当地安排时间为学生播放一些英文电影,由浅入深,让学生进入一个纯粹的英语空间。笔者认为通过电影来提高英语方法很多,因人而异。
起点不同,水平不同的人,采用的方法可能不同,但是有几点建议,我想对于任何一个层次上的学习者都是有帮助的。
C。 培养学生听英文广播、磁带的习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为学生推荐一些好的广播节目和磁带,培养学生听英文广播、磁带的习惯。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录音磁带、光盘,另外,众多的国外英文广播节目(如BBC,VOA)以及国内英文广播都是练习英语听力不错的选择。在教学中,常常有学生问:“我总觉得没有时间学英语,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多听磁带、广播,就是一种利用时间的好方式。
比如,学生可以在清晨起来时,打开收音机听一听英语广播;中午吃饭的时候,听一听英语磁带;晚上睡前再听听广播。这样既不耽误时间,又使学生在无形中自己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学习英语的环境。教师应鼓励学生随着兴趣多听英语。
D。 组织英语活动
教师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同时,可以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育,重视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回顾大学英语教学多年来的成绩,在英语知识的获取方面,无论是语法还是词汇量都做得相当成功。
但是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却普遍偏低。其实,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交流工具。作为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开知识之门,还要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笔者在新东方实用英语学院尝试了一系列的语言实践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朗诵比赛、英语角。
它们对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要求很高,因此迫使学生在课下积极准备,从而使学生自己营造一个争先恐后学习英语的氛围。
5.多元化的学习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通常是以textbook为主,这样学到的英语与生活英语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同时,这样学,接触的英语数量也极有限。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感觉:听中国人说英语听得懂,听外国人说英语就听不懂;看中国的英语报纸能看懂,看真正的国外报纸就看不懂了。同时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普遍偏低,“哑巴”英语现象严重。
这正是反映了我们所学到英语与原汁原味的英语的差别。所以通过英文原版报纸杂志、图书、网上英语、英文广播、电视和电影来接触最贴近生活的真实世界的英语,来了解西方社会文化、思想、生活方式,才能学到最地道的英语。
这种英语学习的方式应替代传统英语的教学模式。
首先,语言本身依附于很多东西,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生活、文化,风俗等。因此通过英文原版报纸杂志、图书、网上英语、英文广播、电视和电影学英语,可以了解生活、文化、风俗与社会背后的人生观、价值观。
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了解语言与生活情境的联系,即我们常说的语言的得体性与表述到位。
第二,在中国这样的非英语国家,英语学习最缺乏的就是一个大的语言环境,而英文原版报纸杂志、图书、网上英语、英文广播、电视和电影让你接触到西方国家真实的生活场景,如聚会、恋爱、婚姻、商业、休闲、校园、医院、超市、银行等等,使人能够“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
因为看过那么多的英文原版报纸杂志、图书、网上英语、英文广播、电视和电影,所以第一次出国的时候你不仅会发现自己毫无语言障碍,而且对周围的环境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几乎以为自己上辈子在那里居住过。
第三,通过接触各种鲜活的英语语言,我们不仅能够学到更多的单词、短语、习惯表达、省略等等,而且英文原版报纸杂志、图书、网上英语、英文广播、电视和电影中人们谈论的话题其实正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话题,这种语言看得多了,听得多了,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在实际运用时往往能够信手拈来,海阔天空式地用英语思考与表达思想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