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文景之治是怎么回事?

养生息,文景之治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2016-07-17

70 0
    汉朝于公元前202年统一全国,分封异姓功臣为王者七国,同姓子弟为王 者九国,又有侯国一百余。封侯只食邑,不理民政。王国则俨然独立,“宫 室百官同制京师”。这只算是中央权力还没有稳定之前,“不为假王填之, 其势不定”的临时办法。
  所以帝业一确定,刘邦和吕后就用种种方法去消灭 异姓功臣。  内中只有长沙王吴芮被封四月之后病故,可算善终,又四传之后 无嗣才除国。其他或遭擒杀,或被逼而亡命于匈奴,统统没有好结果。
  而吕后以女主专政,以吕产为相国,吕禄为上将军。吕氏封有三王, 引起朝内大臣和朝外诸王嫉妒,酿成“诸吕之乱”。直到吕家势力被扑灭, 文帝刘恒被拥戴登极,汉朝帝业,才算稳定。  文帝在位23年,传位于儿子刘 启,是为景帝,在位16年。
  这39年,从公元前179年到前141年,汉朝的政局 开始正规化。根据传统谥法,“道德博闻曰文”、“由义而济曰景”,文与 景都是上好称呼。而刘恒与刘启轻刑法,减赋税,亲儒臣,求贤良,年岁收 成不好就下诏责己,又不大更张,一意与民休息。
    其恭俭无为,在中国历史上造成“文景之治”,是中国统一以来第一次经历史家称羡的时期。文、景二帝先后统治了近四十年^据史书记载,由于经济的复苏,百姓 人给家足,国家仓库中堆满钱粮,串钱的绳子日久而腐烂,粮食年年相积而 陈旧变质。
  因此,国家财富盈溢,社会人口激增,出现一派升平景象。  这种 景象被后世史学家称誉为“文景之治”,它为后来汉武帝时的富强盛世奠下 了坚实的基础。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