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看过黄玉洁《我的妖怪培养计划》
读这本《我的妖怪培养计划》(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3月版),事前没有一点思想准备。既不知道作者情况,也不知道这些作品创作和发表的经过。书前书后光秃秃的,序跋之属,一应俱无。只在封三有关于作者黄玉洁的极简短的介绍:“2000年开始童话创作”。 仅此而已。
但它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相信也会深深吸引与之相遇的大量读者,只是童话这一艺术形式本该拥有的读者——未成年的儿童要除外。不是有什么“不宜”,而是这些作品的内涵甚为隐幽曲折,是需要有一定年龄和阅历的人去用心体会的。 体会到了,自有一种微妙的内心激荡;体会不到,你就会觉得这堆美丽的文字有点莫名其妙了。估计儿童读者也会被它们吸引,但读后则大多...全部
读这本《我的妖怪培养计划》(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3月版),事前没有一点思想准备。既不知道作者情况,也不知道这些作品创作和发表的经过。书前书后光秃秃的,序跋之属,一应俱无。只在封三有关于作者黄玉洁的极简短的介绍:“2000年开始童话创作”。
仅此而已。
但它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相信也会深深吸引与之相遇的大量读者,只是童话这一艺术形式本该拥有的读者——未成年的儿童要除外。不是有什么“不宜”,而是这些作品的内涵甚为隐幽曲折,是需要有一定年龄和阅历的人去用心体会的。
体会到了,自有一种微妙的内心激荡;体会不到,你就会觉得这堆美丽的文字有点莫名其妙了。估计儿童读者也会被它们吸引,但读后则大多要莫名其妙。它们本来就不是为儿童写的。
我们先来看《巫婆不要哭》:当巫婆终于找到那只小猪的时候,她再也控制不住地流下泪来,而按规定巫婆是不能流泪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忘记的人,在巫婆还是一个可爱而并不美丽的小姑娘时,她爱上了后来变成小猪的英俊少年,但少年爱的是天使。那时,她和少年之间的惟一话题就是那个让他陷入狂乱状态的天使。她从未见过天使,但在少年的凌乱的叙述中,天使已成为一个触手可及的形象。
她很想去找住在同一城市的天使,看看她是不是少年叙述的样子,看看她是怎样一种奇迹。但她不敢去。她只是温柔地呆在少年的身边,一遍遍地听他说天使。她希望自己有一天会麻木,到那时就好了。她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能坚持的人,爱情毕竟是奢侈品,当自己看不到结果时,大概就会放手了。
可是,当她听他说,来世他要做一只猪,可以在吃和睡以外什么都不想时,她变得异常激烈,盯住他的眼睛说:来世我变个巫婆,把你变成人!她坚定而痛苦,因为他的眼睛里没有她。不快乐的人生终究不会太长,他们很快到了来世。
她坚决地报考巫术学校,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成了巫婆。但她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巫婆是不能再变成人的;而且不能有感情——泪水会无情地带走她的魔力和生命。她找到了猪,真的把他变成了人。小猪爱上了他变成人后第一眼看到的东西。
一切似乎在走向完满,但她错了:猪变成了人,她却还是巫婆,他们不能在一起。她还是没法解决缘分的问题。她现在惟一可以做的,是不要哭。
从这样的童话里,可以读出一个现代都市女性对于爱情的痛切的感悟和思考。
如果用弗洛伊德的方法,还能从中分析出作者复杂的情感经历。作品约三千字,写得扑朔迷离,现在理成了梗概,自然要逊色得多。其中好些段落,充满幽怨而又饱含哲理,比如:
天使的意思是,她天生就是一个天使,就像这世界上很多天生就是如此的东西,比如金钱,比如美貌,比如才华,比如天生就是一个天使,并且注定了一世都将享用这些,但也注定了它们不会懂得珍惜。
……她突然发现自己错了,她抗拒生命与自然的正常规律赢得的爱情,不仅对于天使来说毫无损失,对于她自己,也已经毫无意义。
艺术常常是这样:有些奔突于心中的非倾吐不可的情感,不以直接再现的方式,却通过变形来作巧妙的表达,结果,就比原先更为美妙隽永——因为此中更多了一层与众不同的创造。
这种创造成功与否,就要取决于作者的才华了。上面这篇童话应该是成功的,它的美感的丰富性,我以为,远远超过了现在到处可见的那些爱情自述。
这本书中共有41则作品,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开篇第一则:《我的妖怪培养计划》。
它通过变形所巧妙表达的,是对津津有味的阅读过程的情感体验。其中的“我”在十岁时读一本书,书中冒出了一个妖怪的声音,这使她又惊又喜。后来她知道,其实每本书里都藏着一个妖怪,但在书未被人读时,这妖怪是不成形的;当你真正投入地读它,并和书中的妖怪成了朋友,不断和它对话,妖怪才会慢慢变大,完成它的修炼过程;可是,当你读完书,合上最后一页,妖怪就将永远离你而去。
这本书的妖怪终于走了,小女孩后悔自己读完了最后那一页。但她明白:“它要离开,我要长大,这都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她很想念妖怪朋友。有没有办法再见呢?有的。书中的妖怪在完成了最初的修炼后,就到精灵的世界去作进一步修炼,这样经过一千年,它也许就能成仙。
而人呢?人只要坚持,也会变的。作者这样写道:
……不要放弃啊。每本书、每张画儿、每首歌里都会有一个等待我们培养的妖怪,每当它们离开,便会在我们身上留下一个属于它们自己的精灵的烙印,这种印记会越来越明显,直到最后,我们也会成为一种精灵。
等我也变成和它们一样的精灵的时候,就可以再见到它……
这里也有奇妙的哲理:书是要人读的,当有人真心喜爱并读完一本书,这本书的价值才得到了体现;书的价值得到反复体现,其中的思想或灵魂才会成为公众的财富。
同理,人只有在不断吸收书里书外一切优秀文化后,才可能成为精神财富的代言人。到这时,二者也就会合了。但由我这么说来,此中的理趣荡然无存了。还是读童话本身,会更觉有味,所得也将更其丰饶驳杂。
近年来,常有人对当代青年爱读童书大惑不解,其实,优秀的儿童文学是全人类的财富,其欣赏对象并不限于儿童。
但《我的妖怪培养计划》不是儿童文学,它是专为成人写的。书中的作品带有很强的实验性,艺术水平和完整性也参差不齐,但其中最成功的那几篇,童话的形式与作者的情感内核达到了水乳交融、无可取代的程度。也就是说,出之以童话,已是其最佳选择。
于是,一种崭新的文类悄然而生了。
这是今年文学和出版方面的一件喜事,值得我们好好庆祝一番的。
黄玉洁,文字工作者。已出版童话集《我的妖怪培养计划》(哈尔滨出版社,2003)、《小桃花源的咒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二种。
致力于以文字为刀俎,劈出现实空间与异想世界间的通道。至今仍徘徊在锻炼属于自己的神兵利器之阶段,并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中,慢慢发现了,如果现实中永远存在想象成份话,那么再异想的世界,也有着赤裸裸不容回避的现实——关键在于,你怎么看
待,活着这件事。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