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活 问路 什么地方的妇科好

枞阳在什么地方?

想问枞阳在什么地方

全部回答

2007-01-16

0 0
     枞阳县位于安徽省西部的长江北岸,地处北纬31°01'~31°38'、东经117°05'~117°43',西以白兔湖、菜子湖与桐城市共水,西南一隅与安庆市毗邻,北与无为、庐江县接壤,东南与铜陵、池州市隔江相望。
  县域总面积为1808。1平方公里,耕地42130公顷,山场34000公顷,水面42000公顷。  现辖27个乡镇,431个行政村(居委会), 95万人口。境内有11个民族居住。
  枞阳镇为中共枞阳县委和枞阳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枞阳县历史悠久,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定居和生活。西周时为宗子国,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县,属庐江郡,名曰“枞阳”,距今已有2100多年。
    汉武帝刘彻南巡至枞阳射蛟于江中,曾作《盛唐枞阳之歌》。晋代陶侃曾任枞阳令。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同安县。唐至德二年(757年),改同安县为桐城县。1949年2月分桐城县为桐城、桐庐两县,桐庐县辖区即为今枞阳县境,县治初设项镇铺,后移汤家沟。
  1951年改桐庐县为湖东县。  1954年县治迁入枞阳镇,1955年7月1日,恢复汉时县名——枞阳县。境内主要名胜古迹有:太平天国枞阳会议旧址望龙庵、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线渡江指挥部旧址陈氏宗祠、汉武帝射蛟台、陶侃洗墨池、三国吕蒙城遗址及一批名人墓葬。
   关于枞阳县名的由来,说法有三:一、从古宗子国,《左传·文公十二年》 中说,“楚子孔执舒子及宗子,遂围巢”。  杜注:“宗国为群舒之属,即枞阳,是古代偃姓方国,汉武帝在旧邑设县,以古国为名。
  ”二、《尔雅·释木》:“枞,松叶柏身。”《本草纲目》:“柏叶松身者桧也,松叶柏身者枞也。”《说文》中述,县城后山多枞木,“县城位山南,因名枞阳”。三、古时枞阳多枞木,人们便将发源于大别山,流经城内,经菜子湖入长江河段的这段河流,定名为“枞川”。
    因县城坐枞川北岸,水北为阳,因而得名。 枞阳人民崇文尚武 ,人杰地灵,史称“诗人之窟、文章之府、气节之乡”。作为文化之乡,源远流长,尤其是到了明清之季,重教兴学之风大起。
  影响清代文坛200余年的桐城文派“三祖”均出生于枞阳。其“三祖”之中,方苞的“义法”论,主张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刘大??的“神气音节”论,强调古文创作的具体美学标准;姚鼐的“义理、考据、词章”及“阳刚阴柔”论,集桐城文派文论之大成,并以辩论的方法,阐述阳刚与阴柔两种文风的特点。
    在民间艺术方面,主要有富有乡土气息的京剧表现形式平台戏和门板戏;有龙灯、狮子灯、花船、花挑等灯会。建国后,黄梅戏发展迅速,现成为枞阳一大剧种。清之中叶后,枞阳县东部乡村,历有教习拳术之风。
  拳的种类,有长拳、猴拳、破四门、地八仙、太极拳等。拳的姿式,主要有高盘的少林式,飞脚能跳墙;有低盘的武当式,能缩身扫地桩。  枞阳的重文习武,为悠久的历史文化点缀了耀眼的光环。
   开放 。

2007-01-23

81 0
枞阳在安徽省安庆市,属于安庆市八县之范围,在长江边上,从合肥南门换乘中心有直达的汽车可以到.

2007-01-18

83 0
枞阳在安徽省安庆市,属于安庆市八县之范围,在长江边上,从合肥南门换乘中心有直达的汽车可以到.

2007-01-17

97 0
    枞阳县位于安徽省西部的长江北岸,地处北纬31°01'~31°38'、东经117°05'~117°43',西以白兔湖、菜子湖与桐城市共水,西南一隅与安庆市毗邻,北与无为、庐江县接壤,东南与铜陵、池州市隔江相望。
  县域总面积为1808。1平方公里,耕地42130公顷,山场34000公顷,水面42000公顷。  现辖27个乡镇,431个行政村(居委会), 95万人口。境内有11个民族居住。
  枞阳镇为中共枞阳县委和枞阳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枞阳县历史悠久,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定居和生活。西周时为宗子国,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县,属庐江郡,名曰“枞阳”,距今已有2100多年。
    汉武帝刘彻南巡至枞阳射蛟于江中,曾作《盛唐枞阳之歌》。晋代陶侃曾任枞阳令。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同安县。唐至德二年(757年),改同安县为桐城县。1949年2月分桐城县为桐城、桐庐两县,桐庐县辖区即为今枞阳县境,县治初设项镇铺,后移汤家沟。
  1951年改桐庐县为湖东县。  1954年县治迁入枞阳镇,1955年7月1日,恢复汉时县名——枞阳县。境内主要名胜古迹有:太平天国枞阳会议旧址望龙庵、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线渡江指挥部旧址陈氏宗祠、汉武帝射蛟台、陶侃洗墨池、三国吕蒙城遗址及一批名人墓葬。
   关于枞阳县名的由来,说法有三:一、从古宗子国,《左传·文公十二年》 中说,“楚子孔执舒子及宗子,遂围巢”。  杜注:“宗国为群舒之属,即枞阳,是古代偃姓方国,汉武帝在旧邑设县,以古国为名。
  ”二、《尔雅·释木》:“枞,松叶柏身。”《本草纲目》:“柏叶松身者桧也,松叶柏身者枞也。”《说文》中述,县城后山多枞木,“县城位山南,因名枞阳”。三、古时枞阳多枞木,人们便将发源于大别山,流经城内,经菜子湖入长江河段的这段河流,定名为“枞川”。
    因县城坐枞川北岸,水北为阳,因而得名。 枞阳人民崇文尚武 ,人杰地灵,史称“诗人之窟、文章之府、气节之乡”。作为文化之乡,源远流长,尤其是到了明清之季,重教兴学之风大起。
  影响清代文坛200余年的桐城文派“三祖”均出生于枞阳。其“三祖”之中,方苞的“义法”论,主张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刘大??的“神气音节”论,强调古文创作的具体美学标准;姚鼐的“义理、考据、词章”及“阳刚阴柔”论,集桐城文派文论之大成,并以辩论的方法,阐述阳刚与阴柔两种文风的特点。
    在民间艺术方面,主要有富有乡土气息的京剧表现形式平台戏和门板戏;有龙灯、狮子灯、花船、花挑等灯会。建国后,黄梅戏发展迅速,现成为枞阳一大剧种。清之中叶后,枞阳县东部乡村,历有教习拳术之风。
  拳的种类,有长拳、猴拳、破四门、地八仙、太极拳等。拳的姿式,主要有高盘的少林式,飞脚能跳墙;有低盘的武当式,能缩身扫地桩。  枞阳的重文习武,为悠久的历史文化点缀了耀眼的光环。
   开放 参考文献:百科全书 。

2007-01-14

67 0
过铜陵长江大桥不久就到枞阳拉!

2007-01-11

82 0
枞阳在安徽省安庆市,属于安庆市八县之范围,在长江边上,从合肥南门换乘中心有直达的汽车可以到,也可从铜陵乘车直达枞阳.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生活
问路
服装/首饰
美容/塑身
购车养车
家电
礼节礼仪
美食/烹饪
购物
购房置业
婚嫁
生活常识
家居装修
交通出行
起名
保健养生
育儿
交通出行
问路
航空/飞机票
出租车
交规/路况
汽车/汽车票
火车站/火车票
公交/地铁
问路
问路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