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方面的专家请进维也纳每年元旦
之所以维也纳的新年音乐会一直以来都主要演奏斯特劳斯莱家族的作品,与其说是音乐上的问题,不如说是一个政治上的问题,在第一届的新年音乐会,也就是1939年,当时在欧洲爆发的战争演化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局势变化很快,维也纳爱乐乐团内部出现了很多派别,在这个时候,乐团举行了一场全部由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组成的音乐会(奥地利的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一直很有影响力,特别是从1929-1933年,维也纳爱乐乐团也成了这个家族的代言人,每年都举行一次施特劳斯家族的系列音乐会),它向外界发布了一个信息,而这个信息远远超出了音乐的本身,那就是:维也纳爱乐协会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忠诚于奥地利。 1939年12月31日...全部
之所以维也纳的新年音乐会一直以来都主要演奏斯特劳斯莱家族的作品,与其说是音乐上的问题,不如说是一个政治上的问题,在第一届的新年音乐会,也就是1939年,当时在欧洲爆发的战争演化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局势变化很快,维也纳爱乐乐团内部出现了很多派别,在这个时候,乐团举行了一场全部由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组成的音乐会(奥地利的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一直很有影响力,特别是从1929-1933年,维也纳爱乐乐团也成了这个家族的代言人,每年都举行一次施特劳斯家族的系列音乐会),它向外界发布了一个信息,而这个信息远远超出了音乐的本身,那就是:维也纳爱乐协会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忠诚于奥地利。
1939年12月31日举行了首次演出,这次演出日后成了奥地利的一个传统,一直保持到了现在,所以倒不是说没有别人的作品可供演出,而是音乐会本身所具有的历史纪念意义更大。
你提到的音乐文化的发展线条我觉得用直线曲线形容可能都很难充分表达,如同人体的新陈代谢,音乐也是处在在一个更新换代的过程中,只不过相对于古典音乐风格,是一种停滞;而对于流行音乐风格,则在进步。
有个简单的现象就是20世纪后期出现的音乐家比过去几百年来加起来还要多。大自然有一个法则,适则生存,为什么艺术形式可以例外呢?同样不能。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创作期长达二十年,共四部,是一部空前绝后的大手笔,其规模巨大,需要四个晚上才能演完,这样的作品是不要说在现代流行,甚至产生都是不可能的。
举这个极端的例子只是想说明现代音乐的产生和发展完全是适应社会文明发展的节奏的,一味的抵触现代的流行音乐只是自寻烦恼之举;但同时,音乐中的最具艺术性的一些作品(就是我们称之为的古典音乐),差不多都产生于一个比较集中的时间段,从巴洛克,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约300年;期间最精彩的一段是从巴赫出生到贝多芬离开我们(150年左右)的古典主义时期;喜欢音乐的人最好不要放过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
你要用现代音乐与古典音乐相比,应该说很难找到可比点,隔了百年,音乐里只有音符还是相同的,其他的都不一样了,过去音乐是为上帝服务,王宫贵族会给干这行的发发工资,民间也有闲钱投资在音乐家身上;现在的音乐到了为人民服务的时候,大众不买账,你就只有死路一条,说重一点,不光是音乐,现在所有的艺术都已经重新做人了;作曲家也不容易,要是有谁说你安心下来写个贝十交响曲我保证给你千儿百万的,还怕作品出不来?不过投资方会想了,我这钱怎么收回来啊?演出一场有没有人听不说,光是每一场请的这些演奏家就得贴不少钱,还不如弄个乐队包装个歌手来的实在;呵呵,所以两者应该没有逊不逊色之说,各取所好就是了。
而且,整个古典音乐时期的片断还是极其活跃的伴随着我们,从手机铃声电影电视到大楼里的背景音乐,生活中从来不缺古典音乐素材,有趣点的就是今天的新浪的一则新闻:
冰箱广告音乐疑似纳粹军歌
最后一个问题,就经验来说,音乐属于一种抽象艺术,是一种精神产品,我想属于形而上的成分多些。
附:新闻中的《布兰诗歌》介绍
在德国巴伐利亚的一座古老修道院中,曾发现了一部13世纪的诗歌手稿,这是目前所知中世纪最完整,也是最富艺术价值的作品。出生于慕尼黑,并且在那里成长学习的作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1935-1936年间将其改编成了不朽之作《布兰诗歌》,也称为 《博伊伦之歌》。
他从手稿中选了25首歌曲,将它们分成3个主题,分别是关于春天、酒和情爱的。其歌词选自在巴伐利亚州贝内迪先特博伊伦修道院中发现的一本13世纪的诗集。共分25个乐章,用女高音、男高音、男低音、童声合唱、合唱及乐队(内有14个乐章为管弦乐曲)。
歌词用拉丁文,其性质是放浪于饮酒、女人与爱情的学生歌曲。 此曲写作手法简单,摒弃了常用的对位、主题发展、变奏等,而是用同度,八度,三度的声部进行,句段多重复,是一部音效极佳的作品,现在经常被影视作品所引用。
Enigma 的《The Screen Behind the Mirror》成功引用了这部伟大的作品。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