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其他社会话题

关于韩国意淫中国文化

最近韩国一直在意淫我中华的历史文化,先是端午节,后有是四大发明,现在李时珍,孔子,老子等都成了朝鲜人,照此下去我泱泱中华还剩什么了,对于这种行为大家什么看法。

全部回答

2007-01-07

0 0
    韩国就是二流子 高句丽历史与东北工程 既然谈到韩国、高句丽和东北工程,索性贴两个网站的讨论。一个是中国方面的网站,一个是韩国方面的网站。有些人认为政治和历史不能混为一谈,但这两者真的能分开么?历史不从来都是‘为政治服务’ 的工具么?要不然怎么会有日本的教科书问题?天真的学者们争来争去,历史的真相却永远不得而知。
     中国的古人已经说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不都是胜者所写的么? 中国人的看法 为什么韩国学者要歪曲“高句丽”为朝鲜历史 并不是政治立场的问题 中国的史学观是 (1)高句丽是中国东北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2)王氏高丽和高句丽没有继承关系。
    立论的理由是:一,关于高句丽政权是中国地方政权一说(1)民族起源不同;(2)政权所辖范围;(3)各王朝均将高句丽视视为属地;(4)高句丽王朝自认为属于中国中央王朝。 二,关于高丽同高句丽没有继承关系之说,(1)高句丽亡于公元668年,则高丽建于公元918年,两者相关差悬殊,归属各异;(2)高句丽与高丽所辖居民的构成不同;(3)高句丽与高丽在族系上完全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韩国史学界的观点是: 1。韩国学界对中国“东北工程”的看法 韩国学界认为,东北工程(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是中国政府为谋求中国社会的统一和稳定,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理论为出发发点,古为今用,用现实去解释历史,为中国的政治服务。
  韩国学界称,中国的东北工程有四层涵义:(1)是驳斥外国学者的论点,提供正确的中国民族发展史;(2)提供东北边疆地区民族团结的历史渊源;(3)为东北各民族灌输中华思想,提高民族凝聚力;(4)提供历史理论武器,维护东北地区的社会稳定,防止敌对势力的干涉和渗透。
    从研究内容上看,东北工程不仅将高句丽史视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对高句丽以前的秽貊等古代种族、古朝鲜史也采取了同样的看法,将它们视为中国古代史的一部分。 基于此,不光是韩国学界,韩国政界和舆论界反应都极为强烈,认为中韩间的高句丽历史问题甚至比日本的教科书问题还要严重。
    因为,日本的教科书问题只是日本采用了“新的教科书”,只是对过去的历史避而不谈。而本次中韩高句丽问题是“由中国政府出面介入而推动的”。如果高句丽史、古朝鲜史、渤海史被视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那么,从时间上看,韩国的历史将被压缩到“只有二千年”左右,在空间上,韩国也仅仅只能局限于“汉江以南的地区”。
     2。韩国学界立场的根据 (1)东北古代宗族及古朝鲜 中国学术界将古朝鲜包含在中国历史的范畴,檀君神话受古代东北地区四大宗族之一华夏-汉族系文化影响,并且,箕子朝鲜、卫满朝鲜是中国的一个地方政权。
   但是韩国学界认为,“箕子东来”之说完全是无稽之谈。因此就这一问题展开争论本身就成问题。  同时,卫满朝鲜与当时的中国只是一种外臣关系,这种外臣关系本身就说明朝鲜是独立于中国中央王朝之外的国家。
  而且,从考古学角度看,这一地区的墓葬文化、青铜器文化也完全不同。 (2)高句丽族起源和建国 中国学术界认为,高句丽的族源为中国华夏族的后裔。以前只确立一个假设,是商人的后裔,而最近,把《逸周书》-《王会解篇》中的高夷推测为高句丽的先祖,并主张,高夷为中国传说中的人物颛顼高阳氏的后裔。
    中国学术界推测,哈河-大凌河流域的红山文化为该族群的产物,并认为,高句丽祖先起源于这里。换句话说,高句丽原来在中国境内建国,并与中原王朝结成隶属关系。 韩国学界认为,《逸周书》记述的只是3000多年前的传说,是战国时代的“伪书”,本身可信性比较低。
  高阳和高句丽仅凭一个姓氏“高”是无法确定其嫡姻关系的。  高句丽的“高”字只是加在“句丽”前面的一个称呼,有赞美之意;“句丽”意指位于山谷中的村落。另外,高句丽的赤城铳(音译)文化和红山文化,有三千年左右的年代差距,如果把这两种文化直接对接,会有一些问题。
  建立高句丽的居民集团,并不是从中国迁移过去,而是原来在满洲和朝鲜半岛地区进行农耕生活的?桴鲎宓囊徊糠帧4送猓泄靥淳纳窕爸校泄匦艹绨莸奈幕粲诠叛窍秆敲褡逦幕囊恢В灿胫泄幕娜徊煌#ㄕ嫫婀郑泄?000年前的神话不可信,他们4000多年前的神话可信?) (3) 高句丽和中国的朝贡、册封关系 中国学术界认为,高句丽和中原王朝是臣属关系,即在建国后,从作为玄菟郡的一个玄侯级国家起步,升格为隶属玄菟郡和辽东郡的地方国王。
    强调高句丽王向中原王朝进朝贡,并受中原王朝册封,主张高句丽王作为中原政权的官吏,替中原政权统治高句丽地区百姓。 韩国学界认为,虽然册封和朝贡制度曾经一度是中央政府和地方官的内部政治秩序,但后来却逐步扩大发展成为国家间外交关系的一种形式。
  高句丽在自己独立的势力圈内包容很多国家和势力集团,并且,还拥有着自己独立的世界观。  按照中国的逻辑,白济、新罗、倭国历史也应属于中国历史。 (4) 高句丽的领地和平壤迁都 中国学术界分析高句丽史的基本理论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论”。
  中国学术界为了把目前在北韩境内的高句丽史包括到中国史中,追溯到数百至数千年以前的历史,并将其编入到本国的历史中。  最后,把北韩境内的高句丽史也编入到中国历史中。 该理论认为:高句丽是在中国领土上建国,因此,目前在中国境内的高句丽史应该是中国地方割据政权的地方史;而迁都至北韩境内的平壤之后的高句丽史,由于过去曾是古代中国的领地;因此,应该也包括在中国史中。
   韩国学术界分析认为:正因为如此,中国学术界在高句丽问题上犯了一个逻辑性错误——推翻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论”这一中国学术界的根本理论基础。  并且,为了眼前的政治目的,对过去的历史做了主观解释。
   (5)高句丽和隋、唐之间的70年战争 中国学术界认为,隋、唐和高句丽之间的战争不是国际之战,而是内战。但韩国学术界认为:隋、唐征伐高句丽,可能是为了恢复中国原有的领土,或者是为了统一全中国。
  但是,隋、唐对高句丽具有领土意识、修复意识、统一意识,相反、对百济和新罗只有宗藩关系。   但是,高句丽持续推进军事扩张政策和大陆政策。而隋、唐则试图把东亚列入以中国为中心的一元支配体系之中。
  因此,高句丽和隋、唐之间的战争是为了追求各自国家利益的高句丽大陆政策和隋、唐的对外政策发生冲突而酿成的东亚的国际战争。 (6) 高句丽灭亡后高句丽遗民去向 中国学术界认为,高句丽灭亡之后,相当多的居民流入中国,被汉族所接受。
    因此,高句丽史是中国史的一部分。 韩国学界认为,高句丽灭亡后,唐朝实施徙民流放政策,相当多的高句丽人流入中国,这是事实。但是,高句丽遗民更愿意进入流入新罗等国家。韩国学界认为,作为亡国民,他们这种愿望和自我意识才是重要的。
  换而言之,高句丽遗民愿意进入新罗和百济,就说明他们还是认为自己是韩国人。  此外,亡国后的高句丽王族和遗民也不断地反抗唐朝的统治,也说明了他们不属于唐朝。 (7)渤海国是否继承了高句丽历史 中国学术界没有把渤海国看作高句丽的继承国,而认为是?鞨国的继承国。
  这是根据《新唐书》中记载的“渤海国建国主要势力是?鞨族”的记录做出的判断。中国方面还主张,渤海国的国号是在中国得到,渤海国国王要向唐朝进贡,是受了册封的中国地方政权。   《旧唐书》中有着这样的记录,说建立渤海国的大祚荣是高句丽的别种。
  实际上渤海国与唐朝结成进贡-册封关系,并表现出使用唐朝汉字的倾向,这仅仅是积极接受唐朝文化的表现,只是作为自主国进行的外交行为而已。渤海国国王自称为皇帝,使用着自己的年号,维持并继承了与高句丽相类似的风俗和居住文化。
     (8)高句丽和高丽的历史继承 中国学术界主张,高朱蒙建立的高句丽和王建建立的高丽民族不同,因此,没有继承关系。中国学术界主张,高句丽是中国历史上的国家,高丽是朝鲜历史上的国家,是由现在的朝鲜族的祖先建立的。
   韩国学界主张,王建的祖先有可能是高句丽或渤海国的家族,而且王建把国号定为高丽也是出于继承高句丽的意识。  高丽从建国初期就开始重视曾是高句丽首都的西京(平壤),并实施了北上政策。
  高丽人把自己称作高句丽的后代,中国人也有着同样的想法,徐熙将军击退契丹族也是出于这一原因。高丽在渤海国灭亡以后,积极收留渤海国遗民,也是因为把这些移民当作高句丽的后代。 韩国人的看法 中国关心高句丽史的原因何在? 中国欲把“高句丽史”纳入到中国的历史的动向不同寻常,从2002年2月起,中国通过“东北工程”,展开了把高句丽史纳入到中国历史的国策事业。
    为此,中国计划在5年投资200亿元人民币(3万亿韩元)。6月份,代表中国***学术领域的《光明日报》甚至主张“高句丽是中国的一部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WHC)大会将于2004年6月在中国苏州举行。
  在这次会议上,将同时进行对北韩平壤高句丽古坟群和中国吉林省吉安县的高句丽遗址进行审议。  今年7月份,韩国曾要求把古坟群追认为世界文化遗产,但由于中国的阻碍被保留。如果北韩境内的遗址在重审中被淘汰,而中国的遗址获得通过,就有可能出现高句丽史被公认为属于中国史的荒唐的事情。
     可以说,中国把历史问题当作国策事业并投入巨额资金肯定有政治企图。  有分析认为,中国之所以这么做是要重新确认与朝鲜族居住的东北地区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制造介入北韩地区的理由,隐含高度的战略意图。
  实际上《光明日报》已经一改原来的“平壤迁都之前是中国史”的主张,主张迁都后的高句丽史也属于中国史。《光明日报》说“不要把学术问题政治化”,这一要求正是我们想说的话。     但是,我国政府却对中国“抢夺”高句丽史之举置之不理,政府应该立即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采取对策,如果有必要,也应该与北韩积极合作。
  而且要弄清“东北工程”的真实面目,如果有问题就要与中国进行交涉。政府要系统地分析和收集中国方面的高句丽研究成果,而且要加强长期处于空白的我国高句丽史的研究方案。   韩国学界纷纷举行学术大会抗议中国歪曲高句丽历史 “高句丽是我们的历史!” 我国学界纷纷举行以高句丽历史为主题的学术大会,以应对最近中国当局推进将高句丽编入中国历史的举动。
   本月9日下午1时,“应对中国歪曲高句丽历史的学术发表会”将在汉城新闻路汉城历史博物馆大礼堂举行,此次会议由韩国古代史学会、高丽史学会、韩国史研究会、韩国历史研究会、韩国考古学会等17个与韩国史相关的学会共同主持。
    届时,与会学者将发表9篇论文,其中有高丽大学教授崔光植的《东北工程的背景和内容及应对方案》、又石大学教授赵法钟的《东北古代种族及古朝鲜研究动向》、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吕镐奎的《高句丽的种族起源与建国问题》、Hanbat大学教授孔锡龟的《高句丽的领域与平壤迁都问题》等。
    此次学术大会将发表抗议中国歪曲高句丽史的联合声明。 崔光植在论文中指出,东北工程是由中国政府机关出面推进的,因此比日本的历史教科书中的歪曲内容更为严重。
  最迫在眉睫的是,努力使北韩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的高句丽古墓群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将于15日在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大礼堂举行主题为“东北亚先史及古代史研究方向”的学术会议,这次学术会议也将阐明,将强硬应对中国在歪曲高句丽历史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新中华主义政策。
    届时与会学者将发表《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东北亚观》、《辽宁地区青铜器文化和地区间交涉问题》等6篇论文。 特别是,韩信大学学术院研究员林基焕在论文《高句丽史研究的自身问题》中指出,高句丽的特点为:具有游牧社会因素;征服多种族国家后形成的国家;在帝国性质的统治秩序和政治文化方面带有国际性质等,因此与百济、新罗有所不同,有必要从东北亚的宏观角度进行研究。
     朝鲜日报 。

2007-01-04

62 0
看看韩国的国旗就知道他们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有多么深远,易经八卦的基本构图(四卦)除了太极图略作更改,总不会说易经八卦也是他们发明的吧?

2006-12-26

64 0
不用管他,韩国人本来就源自汉人,有些文化他认为是属于他的也不能说没有道理,儿子说父亲的东西是他的你能说他说的是错的吗?

2006-12-26

65 0
跟风显然是不对的; 我们大国也应当有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光说别人当然是行不通的啊! 只要经济强盛了,吹牛只是表面功夫.

2006-12-26

78 0
何必在意这些?!韩国的文化基础是中华文化,这是举世所知,他再吹牛、再剽窃,所谓狗肉贴不到猪身上。是谁的还是谁的,跑不了。 以前在韩国大街上都是汉字的标识,后来爱国,全部改成韩文,为什么?韩国觉得自己强大了,有实力了,应该显示出民族的力量,满大街的汉字,太丢韩国的脸。稍有点钱就想改自己的出身,生怕自己的出身丢脸,这是典型的暴发户心理。随他们去吧。

2006-12-26

67 0
还不是一回事? 中国自己不跟风,什么都不保护,反倒认为事落后,封建,让人家争争,反倒能提醒咱们,老的东西,不一定都落后.该保护的,还要动手,还要重视. 韩国,日本都是中国文化的继承者,没有什么资格去作这些事情.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军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其他社会话题
其他社会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