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2006-11-27 09:14:18
婴儿大便与健康
观察儿童大便性状,是了解婴儿消化状态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调整孩子饮食的重要依据,对孩子每天的...[展开]
婴儿大便与健康
观察儿童大便性状,是了解婴儿消化状态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调整孩子饮食的重要依据,对孩子每天的大便次数要有数,每次的大便,都应该在光亮处仔细观察,看性状,闻气味。
小儿出生后十小时内开始排出胎便,为黑绿或深绿色,粘稠、无臭、有点像铺路用的沥青。 胎便是由胆汁、肠道分泌物、脱落上皮细胞和孩子在胎内吞入的羊水、胎毛等组成。一般在二至三天内排完,每天约3~5次。
若生后二十四小时不见胎便,应怀疑是否消化道先天畸形而致粪便梗阻,须及时诊治。
出生三至四天后,胎便逐渐过渡到普通婴儿粪便。四个月以内以乳类为主食的小婴儿,其正常大便多为糊状,稠度均匀,颇像细沙和水后的膏状,可有少许如辣椒籽大小的颗粒状物。
用母乳的孩子大便多呈金黄色,偶而稀薄如水后浓羹样,可微带绿色,有酸味,无臭,每日排便二至四次。初生时可能次数多些,每天四至五次,甚至每次喂奶后都要排便。这是因为母乳容易消化,利于排出,以及肠道输入食物后的反射性蠕动。
另外,出生后一至二个月内,孩子每次排便时,好像非常用劲,全身肌肉都收缩,小脸涨得通红。 这是因为孩子神经发育还不健全,神经冲动还不能分化,一个排便冲动引致全身肌肉收缩,随着孩子的长大会逐渐局限化。
如每日排便4—5次或更多,或相反,二至三天才排一次,但大便性状如常,孩子体重增加,精神状态好,则不必过滤。
大便的颜色可与食物有关,桔汁使大便发绿,番茄汁使大便发红等。 如果大便的次数或稠度有改变,应及时调整婴儿及母亲的饮食。
若孩子体重增加减慢,精神状态不好,烦躁哭闹,则应及早就医。下面几点关于婴儿大便的常识可作为参考。
(一)大便次数增多,质地比平时稀,夹有较多的颗粒,有酸味,这是因为脂肪消化不良所至。哺母乳的可以只给孩子吃前半段奶,脂肪含量高的后半段奶则挤出弃去。
同时,母亲可多饮水及少食含脂肪高或油性大的食物。哺牛奶的可喂脱脂肪奶,或牛奶煮沸后略冷却,将表层凝结的“奶皮”揭去。
(二)大便水样,有泡沫,酸味刺鼻且如馊食般,这可能是糖类不消化所致。
也可能是肠道感染炎症或多或少其它原因,需要诊治。婴儿饮食中的糖类主要是乳类中乳糖及调味时加的蔗糖。 排酸味水样便时,如能排除肠道炎的可能,则应减少或暂时停喂乳类食品,代米汤或淡豆浆,并用葡萄糖代替蔗糖调味。
(三)大便恶臭如臭鸡蛋味,可能为蛋白质不消化。未添加辅食的可限制奶量1—2天。已加蛋黄、鱼肉的孩子,可暂停添加,大便应可恢复正常。可以给孩子用点多种维生素制剂,帮助消化。
(四)大便呈褐色球状硬便,是便秘,周边可能带少许鲜血丝,是硬便损伤肛门所致。
大便干燥的孩子应多饮温水,多吃水果蔬菜。另外,可以每天给孩子吃一些蜂蜜来预防便秘。兑蜂蜜水时,应该兑在温水里,不可用沸水兑。有腹泻时,则停用。
(五)添辅食导致的腹泻,大便稀薄,含所有添加的食物,少许消化或未消化的原形。
此时可停止该样食物。若只是轻微腹泻,如次数增多不多,水性不大,可继续减量给予。
(六)大便呈以下性状,多为病理性腹泻,应及时诊治:大便带脓,带血,如有浓鼻涕样粘液加红或褐色;大便次数明显增多,水样,换尿片时如水注;大便黑色像柏油样或暗红,或带多量鲜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