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月的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
小孩厌食与教养有关 目前小孩厌食除了疾病原因外,更常见的是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它与教养不当有密切关系。食欲与神经精神状态密切相关。不少独生子女家长担心孩子营养不够,采用哄、骗、骂,甚至打等方式强迫小儿进食,引起小儿产生反抗情绪和厌食的心理。 还有吃饭不定时定量,吃0食过度,都会扰乱消化吸收的规律。有一些孩子很偏食,不爱吃肉、鱼、蛋等荤菜,以素食为主,这会引起人体一些必要的营养物质缺乏,如保持正常味觉的锌元素,它在一般植物类食物中含量很少,且不易被人体吸收。 体内锌减低,就会吃食乏味,食欲不振。2是太多的蛋白质饮食也会使孩子食欲减退。因为一下子摄入太多高蛋白物质,使小儿娇嫩的胃肠承受不了...全部
小孩厌食与教养有关 目前小孩厌食除了疾病原因外,更常见的是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它与教养不当有密切关系。食欲与神经精神状态密切相关。不少独生子女家长担心孩子营养不够,采用哄、骗、骂,甚至打等方式强迫小儿进食,引起小儿产生反抗情绪和厌食的心理。
还有吃饭不定时定量,吃0食过度,都会扰乱消化吸收的规律。有一些孩子很偏食,不爱吃肉、鱼、蛋等荤菜,以素食为主,这会引起人体一些必要的营养物质缺乏,如保持正常味觉的锌元素,它在一般植物类食物中含量很少,且不易被人体吸收。
体内锌减低,就会吃食乏味,食欲不振。2是太多的蛋白质饮食也会使孩子食欲减退。因为一下子摄入太多高蛋白物质,使小儿娇嫩的胃肠承受不了。3是果糖、巧克力等甜食吃多了,对食欲也有影响,尤其在吃饭前吃甜食,容易引起血糖升高,中枢神经抑制,人就不想吃东西了。
4是小孩不爱吃蔬菜食品,极易导致小孩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生长发育不好。 为让孩子食欲正常,健康成长,建议家长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饭定时定量,不吃0食,不偏食,合理安排膳食,多安排蔬菜食品,注意营养平衡,营造舒适的就餐环境,让孩子适当参加些体育活动,增加热量消耗,以促进食欲。
小孩厌食的几种原因 1、0食过多。有些家长经常买糖果、甜点心、巧克力、花生、水果等,给孩子随便拿着吃,孩子小嘴整日闲不住,到吃饭的时候当然就吃不下去了。长此下去,不会引起小孩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发展为小儿疳疾病。
2、食不定时。有的父母见孩子哭就喂奶或喂饭,进食没有一定的规律;也有的父母在婴幼儿吃奶、喂饭时逗孩子玩,致使孩子不能集中精神吃奶、吃饭;大一点的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或看小人书,随便吃几口就急于到邻居家或外面玩,时间久了就会影响消化液的正常分泌,造成食欲不振。
3、饮食无度。有些年轻父母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不饱、长不胖,于是不惜一切代价,给孩子吃大量的高蛋白、高糖饮食滋补品,顿顿鱼、肉,喝各种含糖饮料,伤及孩子娇嫩的胃肠,使胃肠不能正常消化、吸收,久而久之,食欲必然下降,引起厌食。
4、精神因素的影响。有的父母在吃饭的时候,当着孩子的面经常争吵;有的在吃饭时,批评孩子的过错,对孩子的精神刺激很大;也有的父母对孩子要求不一致,一个严,一个偏爱,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也会发生厌食。
家长宠出来的小儿神经性厌食 儿童厌食可由躯体疾病和精神因素引起。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厌食称神经性厌食,在幼儿中颇为多见,小儿进食习惯不好,不仅影响营养的摄取,而且易患不少疾病,小儿神经性厌食就是其中之一。
不良的饮食习惯会逐渐降低小儿食物中枢的兴奋性,引起小儿神经性厌食。 一、造成小儿神经性厌食常见的原因有:1、常让孩子独自一人先吃,不与家人一起进食,没有饮食气氛。2、孩子进食时,父母或其他人过分紧张地注视,造成小儿精神紧张。
3、用种种许诺诱惑小儿进食或者用玩具逗哄小儿进食,降低进食兴趣。4、孩子进食时注意力分散,边吃边看电视或画册,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影响消化功能。5、孩子拒食时,家长强迫其进食,造成孩子没有正常饥饿感,不能引起食欲。
6、过量给孩子吃自认为高营养的食物,不注意变换食品花样,忽视了食物的多样性,造成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素不均衡。7、让孩子乱吃0食,特别是在饭前让孩子吃冰激淋、巧克力等0食,因为高蛋白、高糖的浓缩食品可使食欲下降。
8、有的父母生怕孩子撒了饭菜弄脏了衣服和居室,不让孩子自己进食,使孩子缺乏吃饭的兴趣。9、父母在喂孩子吃饭时,催着孩子快吃、多吃,孩子稍有怠慢就发脾气,或用威胁的口吻及方式强迫喂养,使孩子十分反感。
10、进食时父母唠叨不休,数落孩子的错误,造成气氛紧张和不愉快,抑制孩子的食欲。11、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自由过于限制,强迫孩子学画图、弹钢琴、背唐诗等,学得不好还要大声斥责,从而造成孩子情绪低落而食之无味。
2、神经性厌食的心理治疗主要是消除上述各种不良因素,帮助儿童建立进食时的愉快情绪,促进胃肠道腺体的分泌功能和消化功能,增加食欲。具体方法如下: 1、通过解释疏导孩子不良的心理因素,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孩子在自行进食时,父母不要训斥孩子或包办代替,更不要采用强制手段让小儿进食,不让小孩子边吃边玩边看画册,也不应给小孩子多吃0食。2、培养孩子进食兴趣,尽量提供孩子爱吃的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对年幼儿童,可在大人协助下尽量让孩子自己进食,增加进食兴趣,促进食欲。
还可安排孩子与年龄相仿的小朋友共同进食,并在进餐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3、进食前半小时不让孩子做剧烈活动或听紧张的故事,让孩子集中精神进食。4、当孩子不愿进食时,家长不必强迫进食,等孩子饥饿而有食欲时再进食。
5、对孩子进行鼓励和奖赏。家长可记录孩子每天的食物摄入量,这样能清楚地反映孩子进食情况,当孩子饭量增加,则给予奖赏:如带孩子郊游、看电视、讲故事等。 儿童厌食的纠正方法 不少家长为孩子不好好吃饭而着急,而孩子也为大人逼着他吃饭而厌烦。
这样一来,吃饭问题成了年轻的父母伤透脑筋的一大问题。什么原因使这些孩子不愿吃饭呢?其实,真正由于局部或全身疾病而影响消化功能、使食欲下降造成厌食的幼儿实属少数,而大多数幼儿是由于喂养不当和不良的饮食习惯引起的。
那怎么办呢?就是要把已经颠倒了的饮食习惯重新纠正过来,养成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具体说有下列几条: 一是不要把0食当“主食”:已经这样做的,要纠正过来。 2是花样翻新,诱导食欲:给儿童吃的食物,要注意新鲜和品种多样化,不仅仅蛋类、肉类,还应有各种蔬菜瓜果,实践证明,饭菜多样化、艺术化、色香味俱全、是刺激儿童食欲的好方法。
3是要顺其自然:对已经有厌食习惯的孩子,遇到他不肯吃饭时,不要大惊小怪,而要不动声色地把食物拿开,孩子少吃一点或不吃一餐,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时仍要注意不随便给0食吃,孩子饿了,下餐饭自然会吃得好了,切不可再搞强迫或哄骗了。
4是饭前要保持愉快的情绪:愉快的情绪有助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进食欲。可在饭前给孩子看些有趣的画报,听些音乐,讲些笑话或者邀请其他孩子一同进餐,千万不要边吃饭,边训斥孩子,这会影响孩子的食欲。
5是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随便给孩子吃0食,数量和次数应予以限制。尤其饭前两小时内,一定不能给0食吃。吃饭也要定时,孩子每餐吃的量要大致固定下来,避免养成有时多吃、有时少吃或不吃的不良习惯。
儿童需要哪些营养 一个能做到平衡膳食的人,是不需要额外补充某种单一营养素的。否则,反而会打乱体内各种营养素的平衡状态。儿童的生长发育很快,如果营养供应不足,或者营养素不均衡,会使脑神经细胞营养不良造成智力障碍。
人体需要的营养有: ⑴、水:水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能帮助代谢,调节体温,构成全身组织,并对各种食物的吸收和排泄有携带作用。水每日需要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25—35毫升。 ⑵、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
如蛋白质摄入不足,会造成儿童发育缓慢,抗病力减弱,体重减轻,容易疲劳,贫血,发生营养不良性水肿,甚至影响大脑的发育造成智力低下。蛋白质摄入过量,会影响消化功能引起消化不良,从而导致高营养性营养不良,出现小儿厌食症、小儿疳疾或佝偻病等。
蛋白质每日摄入量标准为:按公斤体重乘以需要量系数,1—3岁为1。80;4—6岁为1。49;7—10岁为1。21(换算的蛋白质用量单位为克)。瘦肉、鸡、鱼、牛奶、花生、豆类等食物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
在摄入蛋白质时,最好是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同时食用,以增强不同类型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对人体的营养价值会更高。 ⑶、脂肪:脂肪主要用来变成生长发育的“能量”,儿童生长发育快,一般每天每千克体重需要2—4克脂肪。
在乳类、蛋黄和肥肉中含有大量脂肪。脂肪摄入不足会导致小儿体质瘦弱,发育不好。过量则易至肥胖症发生。 ⑷、碳水化合物:人体80%的热量来自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还有能保证蛋白质不被过多分解的作用。
儿童每天每千克体重需要10—20克碳水化合物。食物来源于谷类、豆类、薯类和食糖中。 ⑸、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有机物质,缺少维生素可引起许多疾病。在蔬菜、水果、鱼肝油、牛奶、动物内脏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摄入应以蔬菜为主。
⑹、微量元素:只要按照上述营养素参考标准,给予了均衡的膳食;微量元素摄入量基本能满足小孩生长发育的需要,不用特殊补给微量元素的。 附:几种常见食物蛋白质、脂肪含量参考 1、鸡蛋:含蛋白约10—15%,脂肪约11—15%;2、牛奶:含蛋白约3。
5%,脂肪约3。5%;3、猪肉:肥肉含蛋白约2。2%,脂肪为90%:瘦肉含蛋白约16。7%,脂肪约28。5%;4、牛肉:含蛋白约20%,脂肪约10%;5、羊肉:含蛋白脂肪介于猪肉作牛肉之间;6、鸡肉:富含蛋白质,含脂肪较少;7、鸭肉:含蛋白约16—25%,脂肪约7。
5%;8、鱼类:含蛋白质在15—30%之间;含脂肪较低。9、黄豆:含蛋白约为35—40%,脂肪约15—20%;10、含锌食品:首推核桃、苹果、黑米、豆腐;其次有扁豆、白菜、卷心菜、莴笋、金针菇、海带、杏、菠萝、山楂等。
婴幼儿喂养的3大误区 一、鸡蛋代替主食:有的年轻母亲为了使孩子长得健壮,几乎每餐都给孩子吃鸡蛋类食品,结果孩子出现消化不良性腹泻。因为婴幼儿胃肠道消化功能尚未成熟,各种消化酶分泌较少,过多地吃鸡蛋,会增加孩子胃肠负担,甚至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
根据有关资料报告,婴儿最好只喂蛋黄,每天不超过1个蛋黄,1至2岁的幼儿每天或隔天吃1个鸡蛋,2岁以上的幼儿可每天吃1至2个鸡蛋。 2、果汁代替水果:有些父母图省事,经常买橙汁、果味露或桔子汁等制品冲给孩子喝,这种做法也不妥。
因为新鲜水果不仅含有完善的营养成分,而且在孩子吃水果时,还可锻炼嘴嚼肌或牙齿的功能,刺激唾液分泌,促进孩子的食欲,而各类果汁制品都是经过加工制成的,不仅会损失一些营养素,而且还要添加食用香精、色素等食品添加剂,婴幼儿长期过多地饮用会给健康带来危害。
3、葡萄糖代替白糖:只要婴幼儿食欲正常,就不会缺乏葡萄糖。这是因为,各种食物中的淀粉和所含的糖分,在体内均可转化为葡萄糖,所以不宜多用葡萄糖,更不可用它来代替白糖。如果常用葡萄糖代替其他糖类,肠道中的双糖酶和消化酶就会失去作用,使胃肠懒惰起来,时间长了就会造成消化酶分泌功能低下,消化功能减退,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警示语:不要小孩一有点什么事就只想着要补钙,钙剂不是包治百病的药,服用多了会有害处的。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