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隔夜食物会产生亚硝酸盐,亚
亚硝酸盐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
由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机率较高。 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亚硝酸盐中毒是指由于食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及变质的蔬菜可引起中毒,或者误将工业用亚硝酸钠作为食盐食用而引起,也可见于饮用含有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苦井水、蒸锅水后,亚硝酸盐能使血液中正常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因而失去携氧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
急性中毒原因多为:
1。将亚硝酸盐误作食盐、面碱等食用。...全部
亚硝酸盐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
由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机率较高。
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亚硝酸盐中毒是指由于食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及变质的蔬菜可引起中毒,或者误将工业用亚硝酸钠作为食盐食用而引起,也可见于饮用含有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苦井水、蒸锅水后,亚硝酸盐能使血液中正常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因而失去携氧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
急性中毒原因多为:
1。将亚硝酸盐误作食盐、面碱等食用。
2。掺杂、使假。
3。投毒。
4。食用了含有大量亚硝酸盐的蔬菜,尤其是不新鲜的叶类蔬菜。
慢性中毒(包括癌变)原因多为:
1。
饮用含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高的苦井水、蒸锅水。
2。食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及变质的蔬菜。
亚硝酸盐中毒症状:
1。头痛、头晕、无力、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口唇、指甲、全身皮肤、粘膜紫绀等
2。
全身皮肤及粘膜呈现不同程度青紫色(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引起的紫绀)。
3。严重者出现烦燥不安、精神萎靡、反应迟钝、意识丧失、惊厥、昏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如何通过变性血红蛋白试验检测亚硝酸盐中毒:
1。
取病人静脉血3~5毫升,血色呈蓝紫色。
2。离心沉淀,血浆呈淡黄色,说明蓝紫色是细胞本身异常所致。
3。摇匀后在氧气或空气中振摇15分钟,若恢复为鲜红 色则表明原蓝紫色是低铁血红蛋白被氧化所致。
4。通过以上简单的试验,基本上可作出初步判断。
亚硝酸盐中毒的抢救:
1。口头医嘱:对于急性中毒事件,应先口头医嘱作常规处理,如吸氧、留取静脉通道、送检等,然后再了解病史、检查病人,建立病历,以赢得抢救时间。
切忌按常规顺序慢慢问病史、书写病历,确诊后才开始作处理往往会延误时间。
2。吸氧:食用腌制蔬菜、熟剩菜等易产生亚硝酸盐,有不法分子从工业用盐中提取的散装食盐更是亚硝酸盐的一大来源,亚硝酸盐是一种氧化剂,可使正常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而使组织缺氧。
观察所见病人面色发青,口唇紫绀,静脉血呈蓝紫色都是缺氧的表现,因此立即给予吸氧处理。
3。美蓝(亚甲蓝)的应用:是亚硝酸盐中毒的特效解毒剂,能还原高铁血红蛋白,恢复正常输氧功能。用量以每公斤体重1~2mg计算。
同时高渗葡萄糖可提高血液渗透压,能增加解毒功能并有短暂利尿作用。
4。对症处理:对于有心肺功能受影响的患者还应对症处理,如用呼吸兴奋剂,纠正心律失常药等。
5。营养支持:病情平稳后,给予能量合剂、维C等支持疗法。
6。洗胃:如果中毒时间短,还应及时予以洗胃处理。
常见的亚硝酸盐有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国内有多起误将亚硝酸钠作食盐用,导致急性中毒事件的报道。治疗除及时清除毒物、吸氧外,解毒剂为亚甲蓝(美蓝),重危病人可输新鲜血200~400毫升,必要时,可考虑采用换血疗法。
对大型抢救,医护人员首先要做到的一点是沉着冷静,切忌慌中出错。
由此,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是食品安全检测中非常重要的项目。
部分食品中亚硝酸盐的限量标准(以NaNO2计)
品 名 限量标准mg/kg 品 名 限量标准mg/kg
食盐(精盐)、牛乳粉 ≤2 香肠(腊肠)香肚、酱腌菜、广式腊 肉 ≤20
鲜肉类、鲜鱼类、粮食 ≤3 肉制品、火腿肠、灌肠类 ≤30
蔬菜 ≤4 其他肉类罐头、其他腌制罐头 ≤50
婴儿配方乳粉、鲜蛋类 ≤5 西式蒸煮、烟熏火腿及罐头、西式火腿罐头 ≤70
说明:
①生活饮用水中常存有微量的亚硝酸盐不能作为测定用稀释液。
②若显色后颜色很深且有沉淀产生或很快退色变成浅黄色,说明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很高,须加大稀释倍数重新测定。
③对超标样品应进行重复实验,有条件时送实验室准确定量。
常温避光保存 有效期18个月,生产日期见包装。
附:
亚硝酸盐快速检测管 使用说明:
方法原理:按照国标GB/T 5009。33做成的速测管,与标准色卡比较定量。
操作方法:
1。 食盐中亚硝酸盐的快速检测及食盐与亚硝酸盐的快速鉴别:用袋内附带小勺取食盐1平勺,加入到检测管中,加入蒸馏水或纯净水至1ml刻度处,盖上盖,将固体部分摇溶,10分钟后与标准色板对比,该色板上的数值乘上10即为食盐中亚硝酸盐的含量mg/ kg,(国标规定食盐(精盐)中亚硝酸盐的限量卫生标准应≤2 mg/kg)。
当样品出现血红色且有沉淀产生或很快退色变成黄色时,可判定亚硝酸盐含量相当高,或样品本身就是亚硝酸盐。
2。 液体样品检测:直接取澄清液体样品1ml加入到检测管中,盖上盖,将试剂摇溶,10分钟后与标准色板对比,找出与检测管中溶液颜色相同的色阶,该色阶上的数值即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mg/L(以NaNO2计)。
(牛乳及豆桨也可直接检测,结果不得超过0。25mg/L ,有颜色的液体样品可加入一些活性炭脱色过滤后测定)。
3。 固体或半固体样品检测:取粉碎均匀的样品1。0g或1。0ml至10ml比色管中,加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纯净水)至刻度,充分震摇后放置,取上清液(或过滤或离心得到的上清液)1。
0ml加入到检测管中,盖上盖,将试剂摇溶,10分钟后与标准色板对比,该色板上的数值乘上10即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mg/ kg,L(以NaNO2计)。如果测试结果超出色板上的最高值,可定量稀释后测定,并在计算结果时乘上稀释倍数(如从10ml比色管中取出1。
0mL转入另一支10ml比色管中,加水至刻度,从中取1。0mL加入到检测管中测定,测试结果乘上100(倍稀释)即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食物中毒是指人摄人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后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所出现的而非传染性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属于食源性疾病的范畴。
食物中毒既不包括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和寄生虫病(如囊虫病),也不包括因一次大量或者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毒性为主要特征(如致畸、致癌、致突变)的疾病。
含生物性、化学性有害物质引起的食物中毒的食物包括以下几类: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已达急性中毒剂量的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外形与食物相似而本身含有毒素的物质,如毒蕈;本身含有毒物质,而加工、烹调方法不当未能将其除去的食物,如河脉鱼、木薯;由于贮存条件不当,在贮存过程中产生有毒物质的食物,如发芽土豆。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亚硝酸盐类食物中毒又称肠原性青紫病、紫绀症、乌嘴病,是指食入含亚硝酸盐类植物中毒,亦有误把亚硝酸盐当食盐用的中毒报告。
(1)中毒原因及预防:中毒原因可包括几方面:①贮存过久的新鲜蔬菜、腐烂蔬菜及放置过久的煮熟蔬菜,此时原来菜内的硝酸盐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②刚腌不久的蔬菜(暴腌菜)含有大量亚硝酸盐,一般于腌后20天消失;③有些地区饮用水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当用该水煮粥或食物,再在不洁的锅内放置过夜后,则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还原为亚硝酸盐;④食用蔬菜(特别是叶菜)过多时,大量硝酸盐进入肠道,若肠道消化功能欠佳,则肠道内的细菌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⑤腌肉制品加入过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⑥误将亚硝酸盐当食盐加入食品;⑦奶制品中含有枯草杆菌,可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针对主要的中毒原因,可采取如下预防措施:①蔬菜应妥善保存,防止腐烂,不吃腐烂的蔬菜;②食剩的熟菜不可在高温下存放长时间后再食用;②勿食大量刚腌的菜,腌菜时盐应多放,至少腌至15天以上再食用;但现胞的菜,最好马上就吃,不能存放过久,腌菜时选用新鲜菜;④不要在短时间内吃大量叶菜类蔬菜,或先用开水焊5分钟,弃汤后再烹调;⑤肉制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用量要严格按国家卫生标准规定,不可多加;苦井水勿用于煮粥,尤其勿存放过夜;⑧防止错把亚
硝酸盐当食盐或碱面用。
(2)中毒机理:亚硝酸盐为强氧化剂,进人人体后,可使血中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运氧的功能,致使组织缺氧,出现青紫而中毒。
(3)中毒症状:亚硝酸盐中毒发病急速,一般潜伏期1—3小时,中毒的主要特点是由于组织缺氧引起的紫绀现象,如口唇、舌尖、指尖青紫,重者眼结膜、面部及全身皮肤青紫。
头晕、头疼、乏力、心跳加速、嗜睡或烦躁、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昏迷、惊厥、大小便失禁,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4)诊断:有进食大量叶菜类或腕制不久的蔬菜,存放过久的熟菜史,中毒表现为组织缺氧而致的紫绀。
有条件时可做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的定量检验和剩余食物中亚硝酸盐的定量检验。
(5)急救与治疗:轻症一般不需要治疗。较重者应催吐、洗胃、导泻。解毒治疗可静脉注射或口服1%亚甲蓝溶液,有特效,另外需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和葡萄糖。
食物中毒的处理方法
1。补充液体,尤其是开水或其它透明的液体
2。补充因上吐下泻所流失的电解质,如钾、钠及葡萄糖
3。避免制酸剂
4。先别止泻,让体内毒素排出之后再向医生咨询
5。
毋须催吐
6。饮食要清淡,先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容易刺激胃的食品
隔夜熟白菜和酸菜:会产生亚硝酸盐,在体内会转化为亚硝酸胺致癌物质。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