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泥鳅有何特点?
真泥鳅是我国分布最广、最为常见的泥鳅品种。因其身体背部呈青色,也有一些地方称其为“青鳅”。其身体呈圆筒状,外观比较肥满,故也有人称之为“肉泥鳅”。在品种分类中,真泥鳅通常被简称为“泥鳅”。真泥鳅的成熟个体一般体长8〜15厘米;当年繁殖的真泥鳅小苗到年底一般体长可达8厘米左右,体重6〜7克;生长较快的个体,其体重也可以达到10克以上。 据有关资料记载,真泥鳅的最大个体体长可达30厘米,体重达到150克左右。由于各地环境的不同,真泥鳅的个体差异也比较大,目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发现有个体超过100克的野生真泥鳅。真泥鳅在我国分布很广,除青藏高原外,北至辽河、南至澜沧江的我国东部地区的河川、湖泊...全部
真泥鳅是我国分布最广、最为常见的泥鳅品种。因其身体背部呈青色,也有一些地方称其为“青鳅”。其身体呈圆筒状,外观比较肥满,故也有人称之为“肉泥鳅”。在品种分类中,真泥鳅通常被简称为“泥鳅”。真泥鳅的成熟个体一般体长8〜15厘米;当年繁殖的真泥鳅小苗到年底一般体长可达8厘米左右,体重6〜7克;生长较快的个体,其体重也可以达到10克以上。
据有关资料记载,真泥鳅的最大个体体长可达30厘米,体重达到150克左右。由于各地环境的不同,真泥鳅的个体差异也比较大,目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发现有个体超过100克的野生真泥鳅。真泥鳅在我国分布很广,除青藏高原外,北至辽河、南至澜沧江的我国东部地区的河川、湖泊、沟渠、稻田、池塘和水库等各种淡水水域均有自然分布,尤其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中下游分布最广,产量最大。
在国外,泥鳅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一带,如日本、朝鲜、韩国和越南等国家。真泥鳅体小而细长,前部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较尖,近锥形,吻部向前突出,倾斜角度大,吻长小于眼后头长;口小,下位,马蹄形,口裂深弧形;唇软,有细皱纹和小突起,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唇后沟中断;上唇有2〜3行乳头状凸起,下唇面也有乳头状凸起,但不成行;上颌正常,下颌匙状;口须(触须)5对,其中,2对吻须、1对口角须、2对领须;口角须长短不一,最长者可伸至或略超过眼后缘,短者仅达前鳃盖骨。
泥鳅口须和唇上味蕾丰富,感觉灵敏,可很好地协助泥鳅觅食。头部有1对眼,眼前方有1对鼻孔。眼小,侧上位,并覆有雾状皮膜,因而视力弱,只能看见前上方的物体。头侧有1对鳃孔,内有鳃,鳃孔小,鳃裂至胸鳍基部,鳃完全但鳃耙不发达,呈细粒状。
泥鳅的耳在外表上是看不到的。真泥鳅的鳃孔至肛门是躯干部,有细小的圆鳞埋于皮下,黏液较多,因而体滑。侧线完全但不明显,侧线鳞在141〜150片。躯干部长有胸鳍、背鳍和腹鳍,胸鳍不大且雌雄异形,位于鳃孔后下方;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软,背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远,背吻距为背尾距的1。
3〜1。5倍。腹鳍不大,位于体中后部,与背鳍相对,但起点稍后于背鳍起点,臀鳍末根不分枝鳍条软,末端到达尾鳍退化鳍条。尾鳍后缘圆弧形,在尾柄上下有尾鳍退化鳍条延伸向前的鳍褶,上方的鳍褶达到臀鳍上方,下方的鳍褶约达到臀鳍末端处。
肛门约在腹鳍末端与臀鳍起点之间的中点。各鳍鳍式为:背鳍3,6〜8;臀鳍3,5〜6;胸鳍1,9〜10;腹鳍1,5〜6。真泥鳅的鳃耙外行退化,内行短小。鳔前室哑铃形,包于骨质鳔囊中,后室退化。骨质鳔囊由第四椎体横突、肋骨和悬器构成,第二椎体的背支和腹支紧贴于骨囊的前缘,不参与骨质鳔囊的形成。
无明显的胃,肠管直,无弯曲,自咽喉后方直通至肛门。腹膜灰白色。真泥鳅的体浅黄或灰白色,背、侧部青灰色,散布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点,背鳍、尾鳍和臀鳍多褐色斑点,尾鳍基部偏上方有一显著的深褐色斑。因栖息环境不同,体色变异较大。
真泥鳅体长为体高的6。1〜7。9倍,为头长的5。4〜6。7倍。头长为吻长的2。4〜3。1倍,为眼径的4。6〜7。0倍,为眼间距的4。4〜5。5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2〜1。4倍。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