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公务办理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将在哪条线上招生?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将在哪条线上招生?

全部回答

2017-10-11

109 0
    香港中文大学日前宣布聘任徐扬生教授为其深圳分校的首任校长,是港中大正式进驻内地的标志。港中大计划把三成学额留给深圳户籍考生,考虑到深圳生源在省内一本学额中所占比例较高,很多观点认为,如果他们多了港中大深圳分校这个选择,广东其他城市的考生考本科将会轻松一点。
     然而,一所国际名校在中国内地的前景,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招生门槛。  众所周知,某些中国高校之所以成为名校,主因是能在提前批及一本线招生。然而,境外高校进驻内地(或合作办学),却多被安排在2B线招生,结果无法正面与内地名校竞争优质生源。
  招不到优质生源的学校,长远来说无法维持其优势地位。   提出此问题并非无的放矢,因为港中大深圳分校从建立开始就有这方面的隐忧。  港中大深圳分校的长远办学规模为11000人,三成“特供”深圳也就是3300人,而2013年深圳的高考人数不过3。
  6万人。深圳的优质生源如果不是大多数进了港中大深圳分校,那么港中大如何保证其深圳分校的综合水平能与香港主校看齐?   如果把前述的招生线问题也考虑入内的话,更要问的便是港中大深圳分校将在哪条线上招生?是提前批还是2B线?港中大每年都在广东的提前批招录数十名粤籍尖子生赴港留学,如果其深圳分校也在提前批招生,那么同样的分数为何要去深圳分校?一个很实际的考虑是,在深圳分校读书的内地学生,不能享受香港的资讯自由,不能自由出入香港,毕业后更不会自动拥有一年免签留港工作的权利。
       另一种情况则是港中大深圳分校不在提前批招生,这意味着港中大在广东将出现了两条分数线:一条是香港主校的分数线,另一条则是深圳分校的分数线,前者高于后者。如此一来,其结构将类似于某些内地名校与挂其牌招生的独立学院的关系。
  当这种结构出现,主校与分校的学生之间势必出现“利益冲突”:主校的学生将强烈要求校方在学历上把他们与独立学校(或分校)的学生区别开来,以避免标签效应。  由于港中大还要倾斜向深圳户籍考生,届时有能力直接上港中大或香港同级别大学的深圳考生,还会希望进港中大深圳分校吗?   事实上,所有在中国内地开分校的境外名校,几乎都无一例外地遇到本校对内地生吸引力下降的问题,港中大如何应对,值得关注。
  港中大进驻深圳,对于广东学生而言应该是个好消息,但招生门槛的挑战,将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公务办理
其他社会话题
法律
军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公务办理
公务办理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