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途径有哪些?

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途径有哪些?

全部回答

2018-09-03

0 0
    现代农业的实施、农业的丰产增收、农村经济的发展,更需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职业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技能,尤其是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 需要在农业生产、经营、销售和管理等方面有系统的专业学习。
  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有利于工业化、信息化、城 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但“谁来种地”“地如何种”问题日渐凸显,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到国家粮食安全的在高度,2012 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农业部在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部署了 100个县开始试点工作。在培训过程中遵循“生产 经营型职业农民按产业、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按工、种社会服务 型职业农民按岗位”的培训原则,以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为重点,以“留守农民教育培训、农业后继者培养和职业农民经常性 培训”为对象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拉开了序幕。
    对留守农民通过实行免费农科中等职业教育或开展农业系统 培训,把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生产经营规模的骨干农民,加快培养成为具有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要求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对农业后继者的培养,要求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吸引农 业院校特别是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毕业生回乡务农创业;支持农业职业院校定向培养农村有志青年特别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 主、合作社带头人的“农二代”;为返乡农民工和退役军人务农 创业,提供免费全程培训等,培养爱农、懂农、务农的农业后继者。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指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基础性工 程、创新性工作,要大抓特抓、坚持不懈。应对农业后继乏人问 题的挑战,必须在稳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基础上,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利在当代, 功在千秋。  2013年,农业部在西安召开会议,总结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经验,提出明确要求。2013年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作出总体部署。
  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迎来突破之年。农业部、 财政部发文通知,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 农”的战略要求,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主动前移,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和 农业后继者为主要服务对象。
  在财政部支持下,中央财政安排补 助资金11亿元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在全国遴选陕西省、山西省2个整省、14个整市和300个示范县开展重点示范 培育,建立健全培训体系,示范带动全国培育工作。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农业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