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测定有何意义?
出血时间(CT)和凝血时间(BT)测定,是一对试验,用
于测定皮肤受特殊刺破后出血并自动停止所需的时间及血液离开 机体后到完全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前者用于评价皮肤毛细管的止 血能力,后者用于测定血液的凝固能力。 该组试验具有方法简 单,测定迅速的特点,但也有致命的缺点,如方法掌握程度不 一,因人而异变异较大,测定时各种干扰因素较多且不易克服。 因此作者认为它仅仅可以作为一种初筛试验,而不是用于诊断。 凝血时间试管法操作较为复杂,费时费力,但结果明显比玻片法 准确。
参考值:出血时间(Duke法):1~3分钟 凝血时间(玻片法):2〜4分钟 凝血时间(试管法):4〜12分钟
出血时间延...全部
出血时间(CT)和凝血时间(BT)测定,是一对试验,用
于测定皮肤受特殊刺破后出血并自动停止所需的时间及血液离开 机体后到完全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前者用于评价皮肤毛细管的止 血能力,后者用于测定血液的凝固能力。
该组试验具有方法简 单,测定迅速的特点,但也有致命的缺点,如方法掌握程度不 一,因人而异变异较大,测定时各种干扰因素较多且不易克服。 因此作者认为它仅仅可以作为一种初筛试验,而不是用于诊断。 凝血时间试管法操作较为复杂,费时费力,但结果明显比玻片法 准确。
参考值:出血时间(Duke法):1~3分钟 凝血时间(玻片法):2〜4分钟 凝血时间(试管法):4〜12分钟
出血时间延长多见于: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如遗传性出血 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的疾病,如原发性或继 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黏附功能异常,如血管性假血友 病;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和低纤维蛋白原血 症;此外,还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抗凝治疗等疾病和 情况。
凝血时间延长多见于:凝血因子Ⅶ、Ⅸ、XI减少,如血友病 甲、乙型;凝血酶原显著减少,如肝病、阻塞性黄疸、新生儿出 血等;纤维蛋白原减少,如低或无纤维蛋白原血症、严重肝病 等;应用肝素等抗凝药物治疗时;纤溶系统亢进,如DIC后期 及有大量FDP存在时;循环抗凝血素增加,如系统性红斑狼 疮等。
凝血时间缩短常见于:血液呈高凝状态,如DIC早期;高 血糖及高脂血症患者。
此外,手术病人、肝或肾穿刺术前、腹腔镜检查术前、人工 流产术前均有要求做此出凝血实验的要求,目的在于过筛性的了 解和排除某些出凝血方面的问题。
但是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和实 验本身的问题,近年来许多学者在有关出血时间实验的问题上做 了一些调查和实验,认为出血时间测定与出血倾向、手术出血
题并没有确切的因果关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