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乐器箫在历史中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乐器箫在历史中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全部回答

2018-12-22

0 0
    箫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历史上亦称为笛,唐以后方专指竖吹之笛。“横吹笛 子竖吹箫”,这就是笛箫之间最基本的差别。箫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 适于独奏和重奏。箫笛同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新石器时代开始以竹制作。
  在秦汉 至唐,箫是指编管的排箫。箫在汉代时称为“篷”、“竖邃”或“羌笛”。  羌笛原为古代居住在四川、甘肃一带的羌族人民的乐器,最初只有4孔,西汉京房在后面加了一个最髙音孔后,成 为5孔箫。
  
  西晋乐工列和、中书监荀勖所改革的笛为6孔,其形制与今天的箫已非常相似了。 东晋的桓伊,擅长音乐,他有一支蔡邕的柯亭笛,是江南数第一的吹箫名手,地位 和声望都已很高。  他曾为素不相识的王徽之吹奏过三段乐曲,在历史上被传为佳话。

2018-12-22

0 0
    箫的产生,其历史可以追根溯源到远古时期。中国考古学表明,目前出土文物中发现了有距今七千多年 汉服与箫 汉服与箫 的骨质发声器,考古学家称之为“骨哨”(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文物,现存浙江博物馆)。
  这批骨哨是用鸟禽类中段肢骨制成的,古代人将骨骼中的骨髓抽掉,形成一支中空的骨管,然后在管壁上打有孔洞,它们长7厘米左右,管径6--8毫米,略呈弧曲形,在凸弧面上开有二或三孔,可以吹出几个音来,于是就形成了骨哨。
    尽管考古学家们称之为骨哨,但从它的形状、结构和发声原理同现代箫笛作一比较,已基本上具备了乐器的雏形。我们是否可以认为骨哨应该就是箫笛的鼻祖呢?无怪今天有许多管乐大师们都认为骨哨就是今天的前身,因此干脆称它为“骨笛”。
  那么用竹子做的吹奏乐器又是什么年代形成的呢?《吕氏春秋》中写有:“黄帝命伶伦伐昆仑之竹为管”的记载。  据说远古时期气候较暖,中国黄河流域遍长竹子,只是因为后来气候变化,竹子的生长线才南迁到长江流域。
  伶伦伐竹为管的记载,充分说明了用竹子做乐器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了。据传,后人将伶伦所订的律管编排在一起就形成了古代的排箫。   在虞舜时代,曾出现过一部称之为“箾韶”的古代乐舞,“箾”即是今天的“箫”字。
    因为这部乐舞主要是用古代排箫来演奏的,所以我们认为《韶》的演奏使箫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大夏》是古代人民歌颂大禹治水为内容的古代乐舞,它共分为“九成”(九段音乐),用“籥”伴奏,又称为“夏竹九成”。
  竹就是排箫的前身。由此可见从《箾韶》到《大夏》,箫曾在中国音乐史上经历过多年的辉煌时代。    周代,曾将我国古代乐器分为“八音”,它们分别是: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乐器,其中“竹”就是指箫和篪。
  自从国初期的曾侯乙墓的出土,箫做为古代乐器的实物才得以我们亲眼所见。因此提起“丝竹”二字,人们自然会想到这种乐器。 唐代以前指多管“箫”,即“排箫”。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