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如何培育花菇吗?
花菇的形成并非品种原因,根本原因是环境条件所致,在适 宜的生产季节里,经人为调节,控制菇蕾产生和发育条件,可促 成花菇率提高。花菇培育管理阶段主要工作有排场、温差催蕾、 开穴露蕾、干燥刺激、温度和光的控制,以及注水、补水、养菌 等工作。
(1)排场菌筒达到生理成熟由培养场所移至出菇棚内层架 上的过程,采用横排方式,即每层并列排放两排菌筒,每段菌筒 之间距离相隔4〜5厘米,由于层架有4〜5层,光线常受影响, 需通过搬动菌筒,调放上下层位置,使大部分菇体表面都能开裂 并充分接受光照。
菇棚面积如按2。 5米X15米测算,每座菇棚约可排放1 820 段菌筒。每667米2的层架可排放3。 ...全部
花菇的形成并非品种原因,根本原因是环境条件所致,在适 宜的生产季节里,经人为调节,控制菇蕾产生和发育条件,可促 成花菇率提高。花菇培育管理阶段主要工作有排场、温差催蕾、 开穴露蕾、干燥刺激、温度和光的控制,以及注水、补水、养菌 等工作。
(1)排场菌筒达到生理成熟由培养场所移至出菇棚内层架 上的过程,采用横排方式,即每层并列排放两排菌筒,每段菌筒 之间距离相隔4〜5厘米,由于层架有4〜5层,光线常受影响, 需通过搬动菌筒,调放上下层位置,使大部分菇体表面都能开裂 并充分接受光照。
菇棚面积如按2。 5米X15米测算,每座菇棚约可排放1 820 段菌筒。每667米2的层架可排放3。 2万段左右的菌筒。
(2)温差催蕾温差对菌丝生长不利,而对子实体原基的形 成有利。原基的形成必须有温差的刺激,所需温差的大小视菌株 而不同。
达一定生理成熟的菌筒经搬动排列后处于疏散状态,菌 筒本身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容易散发,温度相对降低,菌筒接受 菇棚内较大的昼夜温差刺激和光照的刺激,成熟的菌丝体开始扭 结形成子实体原基,进而现出小菇蕾。
采用人为辅助加大温差, 即白天用塑料薄膜覆盖菌筒,夜间掀开,让冷空气直接袭击菌筒,可促使菇蕾发生。
(3)开穴现蕾菌筒排场后经加大温差和光照刺激,促进菇 蕾开始形成。花菇的培育采用不脱袋的方式,所以菇蕾是在温度 适宜、保温性能好的袋内形成的。
当菇蕾在袋内长至直径1〜 1。5厘米时,及时沿菇蕾边沿割开袋膜,使幼菇蕾不受压变形, 割袋开穴时不伤菇蕾,割开的小圈薄膜不全割断,仍能覆盖在菇 蕾上,让幼蕾自由露出即可。开穴应选择在晴朗天气进行,同时 菇蕾须长至一定大小。
过早开穴,菇蕾太小,难于抵抗长时间的 干燥环境,要么菇蕾死亡,要么菇蕾的菌盖无法正常生长,过早 开裂成为花菇丁;如太迟开穴,菇蕾过大,受袋膜压迫而易成畸 形菇。出现菇蕾密生,每段菌筒选留长势粗壮、圆整、均匀分布 的菇蕾数朵,其余的菇蕾去除。
(4)干燥刺激开穴露出的幼蕾当菌盖直径长至2〜3厘米 时,表面颜色变深,并呈顺利生长的势态时,即可降低空气相对 湿度,加大菇棚两端空气对流,进行干燥刺激处理。若湿度还太 大,也可用电扇吹风。
若65%左右的空气相对湿度维持1天以 上,有较强的光照,幼蕾表皮即开始出现微小裂纹。若气温在 15°C左右气温下维持3〜5天时间,花菇形成已有把握。其后继 续维持这样的条件,便使菇体菌盖表皮裂度加深,菇体又能顺利 长大。
其间只要菇盖没有被淋雨,空气相对湿度短时间升高至 80%〜85%,也不会造成菌盖表面花纹完全消失。降低空气相对 湿度,是促进菇体表皮开裂形成纹理的决定性因素。花菇管理过 程要紧紧抓住湿度这一中心环节才是最有效的。
空气中湿度饱和 差越大,花菇裂纹越容易发生,相反则越不容易产生。但湿度饱 和差与温度有明显关系,当相对湿度不变时,温度越高,饱和差 越大;当温度不变时,相对湿度每降低10%,湿度饱和差增加 100%。
这说明,高温、高湿或低温、高湿都不利于花菇形成; 高温、低湿或低温、低湿都有利于花菇形成。
就南方各省(自治区)气候条件,花菇培育的最佳季节在 秋、冬旱季的晴朗天气,到了春雨绵绵的季节,很难控制空气相 对湿度,也就很难培育出花菇了。
(5)温度和光线控制温度与花菇纹的形成无关。在具备形 成花菇的空气相对湿度条件下,香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较适宜温 度为8〜20°C。只有在菌株温型下限的温度下,子实体缓慢生 长,不易开伞,菌肉加厚而坚实。
在空气干燥条件下,高温型菌 株在气温较高条件下也能长出花菇,其质量比低温下形成的花 链差。
在秋、冬气温较低的8〜20°C条件下,直射光有利于花菇裂 纹、增白;夏、秋气温高达25°C以上时,较强的直射光易灼伤 菇体。
在栽培实际中,必须根据不同的气温条件,合理掌握光照 度,以获得优质花菇。
吴学谦、吴克甸(1995)对花菇形成的研究表明:花菇的形成是香菇子实体生长和生态因子共同配合的结果,低温和温差与 花菇形成无直接关系,温度的高低并不影响花菇率,这些只影响 子实体的厚薄和发育的快慢。
因此,在掌握了花菇形成所需的生 态条件和子实体分化所需的生态条件是不同的原理之后,就可以 分别设置菇蕾发生场和花菇培育场,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人为科学 管理,进行两场制管理,使花菇培育规范化、工厂化。
(6)菌筒的补水与养菌培养花菇的菌筒采用注水法进行补 水,它是利用一定压力的水源,如喷雾器加压或高水位水槽的水 势把清水或营养水注人菌筒内。采用注水法既省工、省时,又可 避免菌筒在搬运中产生碎、断和浸水中所引起的养分损失。
应用于香菇菌筒的注水器种类有单管多孔注水器和多管针式 注水器。
在菌筒出菇后期,可在注水过程中将营养剂溶解在清水中, 通过补水办法注人菌筒。注水量多少视菌筒失重的多少而定,一 般以补足原来菌筒重量的2/3为宜。
进人春梅雨季节,由于空气相对湿度很大,这时如果没有全 人工气候条件,是难以培养出花菇的。同时菌筒营养消耗多,菌 筒萎缩,菌筒与塑料袋之间间隙增大。塑料袋因出菇开穴而“千 疮百孔”,这时的管理,一是选用比原有装料袋直径小,与现有 萎缩后菌筒直径相近的新袋,把旧袋割开,料筒装人新袋,同原 来一样管理。
二是去掉菌筒旧袋,与脱袋菌筒一样进行出菇管 理。这样管理难以产生花菇,但也可培育出菌肉较厚的子实体。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