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有很多的比较有比吃有比穿,一比为话题 ,题目立意字定
我的嫉妒心
光阴蹉跎,弹指间,我已经是年过五十的人了。但是,我一直不认为自己有嫉妒心,也从来没有别人指出我有嫉妒心。 可是,自从二零零六年四月我皈依佛教后,常常受到极为慈悲和智慧的秋英多杰上师的教导和指引。在人生的修养上,上师是个有着广阔的胸怀和竭尽全力帮助他人的智者。在生活上,他是一个十分节俭的循道者。他是这样一个人,他在不断的影响着他周围的人也影响着我,他使得我的胸怀更加开阔,也使得我经常因为他的善举感动得流泪顶礼。 于是,自己无意间的就会做些自我反省,在思虑后,就不断的发现对自己人生的一些新的认识。
在与佛友交往相处中,佛友们常常使用“随喜”这个词。其意是,与他人一同高...全部
我的嫉妒心
光阴蹉跎,弹指间,我已经是年过五十的人了。但是,我一直不认为自己有嫉妒心,也从来没有别人指出我有嫉妒心。
可是,自从二零零六年四月我皈依佛教后,常常受到极为慈悲和智慧的秋英多杰上师的教导和指引。在人生的修养上,上师是个有着广阔的胸怀和竭尽全力帮助他人的智者。在生活上,他是一个十分节俭的循道者。他是这样一个人,他在不断的影响着他周围的人也影响着我,他使得我的胸怀更加开阔,也使得我经常因为他的善举感动得流泪顶礼。
于是,自己无意间的就会做些自我反省,在思虑后,就不断的发现对自己人生的一些新的认识。
在与佛友交往相处中,佛友们常常使用“随喜”这个词。其意是,与他人一同高兴,当他人获得任何成功、成就、荣誉或者好机会、好事情,自己不产生任何嫉妒,而是发自内心的去祝贺、称赞并与他一块分享成功和快乐。
这在其相对面来讲,“随喜”要求当看到别人有失败或不成功的时候,不会有幸灾乐祸的想法。说“随喜”的话和遇到“随喜”的情况比较多的时候,不自觉地就开始不断反省自己,自己是否真的去诚心赞美和欣赏了所有身边值得赞美和欣赏的人?猛然间,发现自己并没有完全地做到“随喜”。
在正视自己的这一不是处的时候,发现自己有时候仍然存有嫉妒心和幸灾乐祸的念头,而且它们已经很多年了。
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发现呢?
追溯记忆到十岁左右开始,自己上学时期、做泥瓦工的时候、做裁缝的时候、创办企业的时候还都算得上是表现较好,也常受到称赞,自己也常提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忘乎所以。
对于超过自己的人要向他学习,也做到了不诋毁、不贬低任何人,特别是对哪些曾经以不正当手段对待我的竞争对手,也以宽容大度待之。我认为把自己的公司管理好才是根本,外界对我们的刺激仅仅是些促进我们继续成长的外在动力而已。
果然,在以后的企业管理和经营中,实践证明这个想法是正确的。但是近期深刻反思,我在这后来的数十年中,心中却生起过对他人无数次嫉妒的念头,也生起过很多次幸灾乐祸的念头。也许这样的念头可能都是一闪而过,或者可能是因为没有因此而采取过什么不良的行为,所以自己数十年都不认为这是嫉妒和不良心态。
可是,近期发现这种情况不仅属于嫉妒心和不良心态,而且有害无利。
其一,影响情绪、影响思维、影响学习、影响对他人的真诚欣赏和赞美等,与己与他人都不利。
其二,不好的心念就种下了不好的因,有因必有果,这些因必然带来不好的果。
其三,给自己的身心留下了不良的烙印。(据资料得知,每个人自始至终就有一台犹如24小时全程摄像机的自身系统,一生一刻不漏的跟踪,将自己的所有心念和行为一丝不漏的记录下来,记录下的一切好的或坏的记录,都会对自己的身心产生相应的好的或坏的影响。
)当我意识到这些的时候,猛然省悟了:做不到“随喜”,就超脱不了欲望之箭。于是,发愿改过,到现在已有所成效。在剖析自己内心基础上,产生嫉妒心的念头大为降低,幸灾乐祸的念头基本消除,对他人的成就欣赏大为增多,对所有人的危难、困难产生同情、怜悯和助人心念的量大为增多,自己心境宽阔、平和、愉悦大为增多,周围的人亦觉的受到我的尊重、认可、欣赏增多而快乐增多,彼此更为和谐,真乃利己利他之大好事,但自己的不良念头并未除尽,还需长期不懈努力,希望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和所有的朋友一同获得进步。
后记:
近日内心叹曰,人要明白一点事理真不易也,五十一岁方识此理,实乃不易,以此文献给大家分享,以共勉。
嫉妒心是什么
--------------------------------------------------------------------------------
第一部分 加入时间:2006-1-16 15:20:52 admin 点击:160 返回目录
1991年11月1日下午,美国爱荷华大学物理系三层的一间教室里,几个教授和研究生正在进行一个有关天体物理的讨论。
3点30分左右,一直参加讨论的中国留学生卢刚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手枪,首先对准自己的导师葛尔滋开了一枪,葛尔滋教授应声倒下。接着卢刚不慌不忙又对准旁边的史密斯教授开了一枪,史密斯教授立即倒在血泊里。
然后卢刚又把枪对准了自己的中国同学山林华,“口平口平”——又是一声枪响,当教室里其他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凶杀场面吓得目瞪口呆、惊慌失措之时,卢刚匆匆离开了那间教室,他跑到二层物理系办公室,一枪击毙了系主任尼柯森教授,然后走进行政大楼,向副校长柯莉瑞女士开了一枪。
随后,又一声枪响,卢刚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为了这次谋杀行动,显然卢刚经过了精心策划。那么杀人的动机呢?说起来几乎简单得有些难以置信。卢刚1986年赴美留学,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其博士资格考试的成绩据说创下了爱荷华大学的记录。
但是卢刚认为葛尔滋教授在毕业论文答辩发表等问题上有意刁难他,致使他没有取得博士学位。而让卢刚不满和忌恨的是,中国同学山林华显然得到了葛尔滋教授的青睐,他比卢刚晚来一年却在卢刚之前取得了博士学位。
最让卢刚嫉妒并难以容忍的是,山林华还得到了他渴望得到的竞争优秀论文荣誉奖的提名。之所以杀其他几位教授,是因为他们对卢刚的多次申述置之不理。
卢刚杀人血案,立即在美国和中国留学生中间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嫉妒竟然使一位优秀的留学生成为“冷血杀人犯”。不但残忍地毁灭了这么多无辜者,并使他们的家庭蒙受重创,而且也毁灭了他自己。可见嫉妒是一条多么可怕的毒蛇,它盘踞在人的心灵里,时时咬啮着人的心,使他的心胸变得日益狭窄,使他的头脑失去理智,而毒蛇的舌头一旦伸出来,就会伤人害己。
因此《爱的教育》的作者亚米契斯借“校长”之口大声喊道:“不要喂嫉妒的蛇,这蛇是要吃你的头脑,坏你的心胸的。”
嫉妒之心,人皆有之,只是有大小之分。但是我们的家长往往会忽略孩子的心遭受嫉妒之蛇的伤害,影响了孩子心灵的纯洁,这是不应该的。
为了孩子美好而纯洁的心灵,我们做父母的要帮助孩子摆脱嫉妒之蛇的纠缠,培养他们宽阔的胸怀。
某小学语文老师布置六年级学生写《嫉妒是什么》的作文,没想到全班53名同学都认为他们常常备受嫉妒之心的折磨。
女孩会嫉妒同伴漂亮的脸蛋或衣服,男孩会嫉妒同伴在球场上大出风头,得到女孩的青睐。男孩女孩更多更普遍的是嫉妒别的同学学习成绩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他们说每次考试成绩公布后,是嫉妒“疯长”的时候。
《少年与法》报道一名叫娄英杰的学生因妒忌同桌,竟然在他的汽水中投放毒药,然后残忍地举刀朝他的喉部猛砍,同桌顿时鲜血四溅,血流如注……这是一桩惨剧,也是一桩恶性悲剧。
面对这样血淋淋的事实,我们应思考些什么?
要使孩子克服嫉妒心,父母必须予以正确引导,使孩子认识到嫉妒的危害,克服嫉妒之心。
一个姓李的孩子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是新来的插班生,而我的同桌也是新来的插班生,但是他的成绩却优于我,老师常常夸奖他,我很不服气,慢慢地,嫉妒之魔左右了我。那天,我的同桌因为上课讲小话而受到老师的批评,我感到很高兴。
回到家后,爸爸见我这么高兴,就问我怎么回事,我告诉了他,爸爸却严肃地对我说:‘儿子,人不能存在妒忌之心。你不是知道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吗?周瑜就是因为心胸狭窄,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最后在与诸葛亮的较量中失败而活活气死的。
如果他超过你,你应该凭实力超越他。’从此,我把妒忌变成了超越与佩服,他对我也没有防范,我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学习成绩都有了进步,我们也由‘敌人’变成了朋友。”
当别人比自己强、比自己好、比自己的东西多时,孩子的嫉妒心容易萌生——
“妈妈,弟弟的苹果比我的大!”
“妈妈,姐姐干嘛又买新衣服了?”
“妈妈,茵茵这次去区里比赛,什么奖都没得到。
”
孩子这就是在告诉你,他(她)在嫉妒同伴。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又要怎样教孩子克服嫉妒心呢?
首先,培养孩子的宽阔的胸怀。当孩子跌倒后,被扶起后仍然痛哭不已,母亲便在孩子摔倒的地方重重踩几脚,说:“踩死你!该死的!谁叫你摔痛我的宝宝!”孩子即刻破涕为笑。
这看来是小事,许多父母都这样做。可是我们想想孩子的心理便会觉得这样做的错误。孩子摔倒本是他自己的过错,你这样做无疑是叫他转移心中的怨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告诉孩子:“嗨!没什么!”从小培养孩子宽阔的胸怀。
在卢刚血腥枪杀他的老师和同学而使许多家庭卷入悲痛后,卢刚的家人意外地收到了来自太平洋彼岸的史密斯家人的慰问信。信中说:“发生这样的事我们的确很难过,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但是我们都在这场不幸中失去了最爱的亲人。
人死不能复生,请节哀自重。”没有怨,没有恨,有的只是宽容、理解和关爱,这是一种何等博大的胸襟啊!若是卢刚黄泉下有知,他会感到何等羞愧!
卢刚那凶杀的嫉妒之心正是出自他那自私猖狂狭隘的心理。他怨恨一切,怨恨导师不看重他,怨恨同学比他好,甚至怨恨作为普通工人的父母,既“不能在事业上对我加以指导”,又“没有经济实力送我出国深造”,却唯独不怨恨自己心胸狭窄,嫉妒心作祟。
其次,要让孩子学会微笑和赞美。真诚地赞美别人,特别是赞美同伴,赞美对手,这需要一种宽阔的胸怀。我很崇敬一些在比赛中败北的运动员,他们在比赛结束时,或是在领奖台上总是主动走向自己的对手微笑、握手,向对手表示衷心的祝贺。
课堂上,当某个孩子答问出色时,老师有时会号召全班同学为之鼓掌。“啪啪!”低年级的掌声总是整齐而响亮,他们的脸上也流露出可爱的、赞美的微笑。但在高年级,孩子们的掌声和笑容就要复杂得多。有的表情漠然地随意拍两下,有的懒洋洋地拍两下,眼睛里现出不屑之光,有的也许会拼命拍,但却让人感到掌声里有些变调。
可见孩子的嫉妒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因此,从小培养孩子赞美他人的习惯很重要。
有一个故事值得中国父母们注意。在一次中日儿童友好联谊会上,中国孩子的节目表演得非常出色,赢得了日本小朋友的阵阵掌声和欢呼喝彩,可是当日本小朋友上台表演时,中国小朋友却不会鼓掌欢呼。
不知道日本的报纸报道这件事时会不会使用《不会鼓掌的中国孩子》这个标题,也不知道日本人在看了这篇报道后会怎么想。
也许是中国的母亲们在孩子出国前反复叮咛:“可千万要斯文懂礼啊,不要闹嚷嚷的。”于是一个个孩子端坐在座位上果真如文静的公主和严肃的皇帝。
有一位四年级的学生小敏和她的朋友晶晶去参加区里组织的小学生演讲比赛。去的时候两人手挽着手,有说有笑。回来时,小敏独自走回来,且脸色不大好看。妈妈知道女儿肯定未获得名次,正想去安慰她几句,猛然想起一定是晶晶获了奖,小敏正在妒忌她呢。
想到这里,妈妈亲切地搂着女儿说:“还记得上次吗?你俩一起去少年宫参加‘六·一晚会汇演’,你的舞蹈获了奖,而晶晶的提琴独奏没有获奖。她是怎么做的?她照样高高兴兴地到我们家来,一进门就向我报喜,说你那天表演得真好。
可是你今天却怎么啦?”小敏的脸上泛起了羞愧之色。妈妈便建议道:“去请晶晶到我们家吃饭,让我们为她的成功庆祝,好吗?”后来小敏在饭桌上真的庆祝晶晶参赛获奖,为学校添了光彩。晶晶说:“其实我觉得你讲得比我好,我真怀疑评委弄错了呢。
”小敏开心地说:“明明是你讲得好,我太紧张,都把爱因斯坦讲成了“爱类吃蛋。”于是,两个人大笑一场。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
看来,微笑和赞美是嫉妒的最好解药。
我们的父母常犯的错误便是当着孩子夸奖他的同伴,这种“赞美他人”的结果,除了引起孩子的反感外,还会激发孩子的嫉妒心。
不再把伙伴带回家,或不跟他们的朋友好。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孩子正确评价别人、赞美别人,这是开阔孩子的胸襟,激发孩子上进心的有效途径。
当孩子回来赞扬他的同伴时,他的心是健康明朗的,父母应当热情对他的评价给予鼓励,使他明白这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有道是:“经常赞扬别人,从别人那里得到赞扬也特别多。”而在赞扬声中成长的孩子,总是比较自信、乐观、豁达。
人际交往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的发展、心理的调适、信息的沟通、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协调,都离不开入际交往。
每一个人,都希望善于交往、都,希望通过交往建立起和睦的家庭关系、亲属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同事关系……而这些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使个人在温馨怡人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生活和工作。但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影响了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
在来访者当中,最常提到的问题如:“我怎样才能使别人喜欢我?”,或者“怎样才能消除自卑感?”,还有“怎样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等等。还有人会问:“我为什么体会不到人际交往的快乐?”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那些在人际交往中颇受好评,很得“人缘”的人一般具以下特点:乐观、聪明、有个性、独立性强坦诚、有幽默感、能为他人着想、充满活力等等,当然,不是说这些特点都具备才能有好的人际交往。
而那些在人际交往中不太受人欢迎的人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自私、心眼小、斤斤计较、孤傲、依赖性、自我中心、虚伪自卑、没有个性等等。有了以上的参照标准,大家就可以对照自己,扬长避短。当然,在人际交往中,最主要的是坦诚,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人,不能丧失掉自我。
阿谀奉承,随声附和并不能换来良好的人际交往。
如何在人际交往中正确地估价自己和别人。古语说得好:“人贵有自知之明”,何为“贵”,为何“贵”,贵,说明其难。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的确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错误的自我估价中,对交往妨碍最大的,莫过于自卑和自傲。
自卑,即对自己的知识、能力、才华等作出过低的估价,进而否定自我。自卑的人在交往中,虽有良好的愿望,但是总是怕别人的轻视和拒绝,因而对自己没有信心,很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又常常很敏感地把别人的不快归为自己的不当。
有自卑感的人往往过分地自尊,为了保护自己,常表现得非常强硬,难以让人接近,在人际交往中变得格格入。
自卑心理源于心理上的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很多心理学家指出,自卑感和本人的智力、受教育程度、所处的社会地位等因素无关,而仅仅是对“自己不如他人”的确信。
所以,要克服和预防自卑心理,首先要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对于一些不可改变的事实,如相貌、身高等等,完全可以用别处的辉煌来弥补,大可不必自渐形秽。 其次,要正确地与人相比,自卑心重的人往往很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这本身不是坏事,可是他老是用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比,不是激发起奋起直迫的勇气,而是越比越泄气,从而贬低、否定自己,以偏盖全。
其实,人各有所长,自己不可能事事都强过别人,反过来也一样。见贤思齐应当鼓励,这其中还有一个量力而行的问题,所以,要防止和克服自卑感,还要注意不可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在选择目标时除考虑其价值和自身的愿望外,还要考虑其实现的可能性。
与其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还不如设立一些较为现实的目标,采用“小步子”原则,不断地使自己得到鼓励。最后一点,要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要因为一次失败而一蹶不振,或因自己某一方面的过失而全盘否定自己。
自傲与自卑相比,也源于错误的自我估价,自傲者喜欢过高地估计自己,在交往中表现为妄自尊大、自吹自擂、盛气凌人,而且不愿和自认为不如自己的人交往。这样的人当然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自傲者一旦受挫,往往会较为自卑。
自傲者要学会尊重别人,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这样才有利于客观评价自己,还要学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否正确地认识和了解他人,同样 关系到人际交际能否顺利进行。要走出对他人认知的心理误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以第一印象作为取舍判断的标准。
第一印象,也 就是第一次对人知觉时形成的形象,它往往最深刻,而且常会成为一种基本印象而影响对他人各方面的评价。俗话说,先 入为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人们很重视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但也该看到,第一印象得之于较短时间的接触,又无以往的经验作参照,主观性、片面性较强。
所以,一定要注意其消极的一面既不能因第一印象不好而全盘否定,又要防止被表面的堂皇所迷惑。“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要练就一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事,在长期的相处中全面、正确认识和了解他人。
第二,不因一时一事评价人。某人刚犯了一个大错误,于 是就有人发现,他从来就不是好人。这是近因效应在作怪。在较为长期的交往中,最近的印象比最初的印象更占优势,这是一种心理惯性。由于这种惯性的作用,人们往往会以最近的印象来评价人。
另外,还有所谓“光环”效应,某人的一种优点、优势放大变成了笼罩全身的“光环”,甚至原来的缺点也被掩盖或者蒙上了一层夺目的光彩。这种对他人认知的最大失误就在于以偏盖全。“借一班而窥全豹”并不总是适合于一切人和事,个别和局部并不一定能反映全部和整体。
在人的诸多行为或性。格特征中抓住某个好的或不好的、就断定他是好人、坏人,无疑是幼稚的。恰当地、全面地认知他人,就要克服说好茫祷等档木曰椒ā?
第三,切莫先入为主,第一印象固然是一种先入为主,除此之外,在我们的头脑中,总有一些先在的,得之于各种途径的观念,并常常以此来评价和判断他人,因为这样做所耗费的心理能量最少,也就是说,它最省事。
但是,图省事往往会造成一些认知偏差。什么美国人开放,英国人保守,商人精明世故,农民老实本分……。这些说法虽与某些人的特征相吻合,但绝不是个个如此,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人如其面,各各不同,不能用概念来衡量人,把人简单化。
为什么有的人不能从人际交往中得到快乐?人是社会的动 物,人际交往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种需要。在人际交往中,过分留心、处处算计、总怕吃亏上当,这当然得不到快乐。可以说,这样的人还没有领悟人际交往的真正内涵,因此他无法体验到交往中的快乐。
俩人互相交换一个苹果,还是一人一个苹果,俩人互相交换一个主意,一人就有了两个主意,这个例子是交往露内涵的一个体现。此外,交往的意义还在于增大个人的心理空量问,减少彼此的心理距离,建立“我们感”。
这些都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社会需求。
消极的情绪,如不快、痛苦、愤怒、失望等,会影响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这点不言而喻。这些消极情绪的产生,可能来自某种压力、或者受挫、或是某种丧失。每个人都要学会在生活中对付这些不良情绪,这也是个人成长的一种重要表现。
现代社会主张个性独立,人际交往也日益复杂,如果说在一些场合,或和某些人的临时性的交往需要一些表面的客套、应酬,那么,建立和发展深入持久的人际交往,最重要的是坦诚相见、表达真实的自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人们并不喜欢那些假扮的圣人。
当然,如果是自己身上存在着明显的缺点,理应努力克服和改正。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审视、认识自己和他人,不断领悟人生,这是人际交往的内涵之所在。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