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简述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原则/内容和特点

全部回答

2006-11-09

0 0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总体目标是: 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人民币汇率改革必须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
   主动性,就是主要根据我国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决定汇率改革的方式、内容和时机。  汇率改革要充分考虑对宏观经济稳定、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 可控性,就是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要在宏观管理上能够控制得住,既要推进改革,又不能失去控制,避免出现金融市场动荡和经济大的波动。
   渐进性,就是根据市场变化,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有步骤地推进改革。   内容是: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
  
  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参考一篮子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语言学
哲学
历史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