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活 美食/烹饪 烹饪方法

及第粥和猪杂粥有什么区别

全部回答

2006-10-11

0 0
及第粥与猪什粥最大分别是:传统及第粥只有猪肉,猪润,粉肠三样滚熟再加花生,浮皮(炸猪皮)即可;而猪什粥则是你所想到的或厨房有的猪内脏都可用以做粥料,且上台前会加生菜丝或菜芯粒,一般不放花生和浮皮.

2006-10-11

459 0
小小一碗粥竟有这么大学问,长见识了!!·#¥

2006-10-10

486 0
    及第粥指一种粤式粥点,讲究粥底绵滑,白米粥熬到米粒全化。客人点时,舀入小锅烧滚,加猪心猪肝猪粉肠,滚熟後盛碗,撒花生米,切碎油条,伴小碟鸡蛋散上桌。猪内脏又称“杂底”,美化为“及第”,成为卖点。
  它是广州西关着名粥品之一,十分鲜味可口。正宗的及第粥要到广州市荔湾区龙津中路的“伍湛记粥品专家”里品尝。   名称由来 及第粥的名字由来版本甚多。一说“及第”一名与明代广东才子伦文叙有关,相传伦氏幼时家中甚贫,以卖菜为生。
  隔壁粥贩怜其幼,惜其才,每天中午以买菜为名,着伦文叙送一担菜至粥贩家,送完菜後,粥贩便以猪肉丸、猪粉肠、猪肝生滚的白粥招待之,权当午餐。後来伦氏高中,心念粥贩赠粥之恩,重回故地食了一碗当年老板给他熬的那种粥。
    由于此粥无名,伦氏为其题名“及第”,并书一匾。“及第粥”之名,便由之传遍广州。 第二种说法则与晚清时一肉贩有关。相传此肉贩目不识丁,为记帐方便,向家附近的塾师学了“猪肉”“猪肝”“猪粉肠”几个字。
  後来开科,有人撺掇肉贩去应试,说功名全靠祖上积德。肉贩信以为真,跑去应试,在卷上写了“猪肉”“猪肝”“猪粉肠”几个字便把卷子上缴。  恰巧应届考官是那当年教他这几字的塾师。
  塾师心中好笑,心想不如让他欢喜一场,便为肉贩另作一篇文章上交。其後肉贩高中,塾师却开始後悔,担心肉贩再来混帐,于是吩咐下一科的考官,若见有人只在卷上写了“猪肉”“猪肝”“猪粉肠”几字,便把卷子作废。
  岂料下科考官见卷之後,想起前科同僚之嘱,心想这之中莫不是有什么玄机,自己也乐得卖个人情,于是便又另作一篇,让肉贩再次中举。  後来肉贩上京赴考进士,沿途贪恋风光,不意竟迟到吃了闭门羹。
  目瞪口呆之际,一王爷经过,遗下一个灯笼。肉贩捡起灯笼,又溜达到试场门口,门卫一看是王爷家的灯笼,心想这人非同小可,赶忙迎进。肉贩把灯笼架于桌边,又是如此这般在卷上写了七个大字,交卷。看到王府灯笼的考官忙战战兢兢地代作一篇呈上,肉贩又高中。
    後来有人问肉贩靠什么高中,肉贩答曰:“猪肉、猪肝、猪粉肠。”因此,後人便把用这三种材料熬的粥叫“及第粥”。 第三种说法则说清朝时,广东林召棠中状元回乡拜祖,他每天都喜欢用猪肝、猪腰和猪肚煮粥而食。
  有一天,一位退居广州的御史前来探访林召棠,刚巧林状元正在吃粥,便问他吃的是什么粥。  林状元知道老御史盼望儿子能科场高中,因此指着那粥恭敬地回答:及第粥。御史吃过及第粥後,回到家里便命厨人依法炮制,精心熬制及第粥给儿子吃,他的儿子果然高中状元。
  老御史大喜过望,逢人便讲及第粥的好处。因此,及第粥便广为流传开来。 第四种说法比较接近生活实际。  在猪肉行当和饮食行业中,广东人把猪的肠脏称之为“下水”,但在菜谱上不宜直书此诨号。
  为了提高“下水”的地位,美食家便给它一个雅号,名曰“及第”。其後,粥粉店也把猪内脏烹调的粥品,由“猪杂粥”易名为“及第粥”,又称“三元及第粥”。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生活
烹饪方法
服装/首饰
美容/塑身
购车养车
家电
礼节礼仪
美食/烹饪
购物
购房置业
婚嫁
生活常识
家居装修
交通出行
起名
保健养生
育儿
美食/烹饪
烹饪方法
酒类/饮品
厨具
餐厅/酒店
烹饪方法
烹饪方法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