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生物学

一颗大树的好处

一颗大树什么的好处哇??? 急哇!!!!

全部回答

2006-10-08

0 0
    树木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越来越重视植树造林。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统计,规定植树节、造林日、绿化周(月)的已多达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也是设立植树节较早的国家之一。
  1915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规定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1929年又把它改为每年的3月12日为植树节,因为这一天正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  孙中山先生一贯重视和倡导植树造林,定3月12日为植树节表示人民对他的敬仰和怀念。
   森林的作用:陆生生态系统重要“碳汇” 春天是植树造林的好时节。说起植树的好处,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但森林作为陆生生态系统重要的“碳汇”,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贡献,许多人还不太清楚。
     烧煤、发电、开车,都会产生CO2等温室气体,它们就是主要的碳排放源。这些碳一部分累积在大气圈中引起温室气体浓度升高,打破了大气圈原有的热平衡,导致全球变暖,另一部分被固定在海洋、土壤、岩石与生物体中。
  不同的“碳汇”贮存碳和固碳的能力不同。全球地上植被中的碳存量约为10亿吨,土壤中的碳存量是它的4倍。  森林面积虽然只占陆地总面积的1/3,但贮碳量却占总量的4/5。加上森林中土壤的碳储量,森林植被区的碳储量几乎占到陆地碳库总量的一半。
   森林可以防止碳释放到大气中,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现有碳库的容积,将大气中的碳更多地吸收贮存起来,用森林生物能量作为能源替代化学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由于森林固碳相比其他能源部门的减排措施在经济成本上占有优势,各国对森林保护都非常重视。
   近50年来,我国森林由繁茂到稀少再到恢复,经历了由碳的“净排放源”向“净吸收汇”的本质性转变。曾经由于毁林开荒等因素,中国森林植被吸收的碳不能抵消国人生活所排放的碳,因此是净排放源。  到90年代末,森林植被吸收碳的功能明显增强,超过了排放到大气中的碳。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生态重建是极为重要的。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而且随着经济林陆续进入成熟期,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巨大,还能提供大量的劳动和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巨大的森林碳汇将为保护全球气候系统和生态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种树的讲究:栽种是否科学至关重要 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植树活动,然而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消息说,由于缺乏相关知识,每年植树活动中能够成活的树很少,即使是有专业人员负责后期维护,栽种过程是否科学合理也是成活与否的关键因素。
     约3月中旬至4月下旬为种树的最佳时段,最好选在阴天和降雨前进行。种植时,在确定好树坑位置后,可根据树种根系情况或土球大小以及土壤情况决定树坑的规格,一般应比根幅范围或土球大,周围应加宽40~100厘米,高度加深20~40厘米。
   树坑的好坏对栽植质量和日后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因此要格外注意,树坑以圆柱形最好,以树干为圆心画圈,沿圈边向下垂直挖掘,直到达到规定深度,要保持上下垂直,大小一致,切忌挖成上大下小的锥形或锅底形,否则栽植踩实时会使根系劈裂、拳曲或上翘,造成不舒展而影响树木的生长。
     挖坑时注意把表土和底土分开放置,并按相应位置回填。如果是坚实的土壤或建筑垃圾土则应该加大树坑的直径,并将坑底的土挖松;土质不好的应过筛或全部换土;在新填平和新堆土上挖坑时,应先在树坑附近适当夯实,挖好后坑底也适当踩实,以防栽后灌水土塌树斜。
   栽植时,一人扶正苗木,一人填土,填一部分踩实一遍(若粘土不可重踩),直到填满后再踩实一次,填好的土要与原根颈痕相平或略高3~5厘米。   栽后应立即灌水,无雨天不要超过一昼夜就应浇上头遍水。
  水一定要浇透,使土壤吸足水分,有助于根系与土壤密接,才能确保成活。 树的小知识——数字说树 国外曾有学者对树的生态价值进行过计算:一棵50年树龄的树,累计创值约196000美元。
  这一计算是否精确姑且不论,就树木的实用价值而言,确是显而易见的。   一棵树可以生产200公斤纸浆,而这些纸浆如果要生产卫生纸,则至少有重为100克的卫生纸750卷。
   在城市,一棵树一年可以贮存一辆汽车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很多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如1公顷柳杉林每天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其他如臭椿、夹竹桃、银杏、梧桐等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功能。
    当城市绿化面积达到50%以上时,大气中的污染物可得到有效控制。 城市森林可增加空气湿度,一株成年树,一天可蒸发400公斤水,所以树林中的空气湿度明显上升。据计算,城市绿地面积每增加1%,当地夏季的气温可降低0.1摄氏度。
   林区每立方米大气中有细菌3.5个,而人口稠密缺少绿化的城市可达到3.4万个。  有树木的城市街道比没有树木的城市街道大气中含病菌量少80%左右。 城市防护林具有减缓风速的作用,其有效范围在树高40倍以内,其中在10~20倍范围内效果最好,可降低风速50%。
   在农田林网内通常可减缓风速30%~40%,提高相对湿度5%~15%,增加土壤含水量10%~20%。  据测定,林冠可截留降水20%左右,大大削弱了雨滴的冲击力;地表只要有1厘米厚的枯枝落叶,就可以把地表径流量减少到裸地的1/4以下,泥沙减少到裸地7%以下。
   一公顷林地与裸地相比,至少可以多储水3000立方米。1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蓄水量达100万立方米的水库,而建造这样一个水库需要投资千余万元。   有专家预测,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约有450万个生物物种将不复存在,陆地上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人类将面临严重水荒。
  森林的丧失使许多地区风速增加60%~80%,因风灾而丧生的人就会上亿…… 。

2006-10-08

225 0
树是大的说明有一定看空间 能够为鸟休息啊 可以乘凉

2006-10-08

244 0
更新空气,杀菌,保持湿度,固定太阳能,稳定生物链... 从这个角度上讲,一棵树的价值超过16500美元(某本书上看到过的)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生物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生物学
生物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