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升学入学 高考

诗词鉴赏能力怎么提高?

谢谢啦!

全部回答

2006-10-07

0 0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解题指导 -------------------------------------------------------------------------------- 2006/09/29 13:47 北京天利考试信息网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考生全面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和审美情趣,感知诗歌的形象,品味其语言艺术,领略其表达技巧,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
    古诗词鉴赏的试题主要有表达技巧类、形象意境类、语言特色类、思想内容类,现分别介绍每一类试题的命题形式和解题对策,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启发。   一、表达技巧类。这类试题大致有下列几种命题形式: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艺 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答题时应包括以下内容: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二、形象意境类A、形象类。命题形式主要有: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中形象凝聚着诗人的思想,蕴含着诗人的情感。
    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所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答题步骤有:找出并描摹诗歌形象;概括形象的特点;揭示作者的情感。 B、意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分析诗歌意境要抓住三方面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语言特色类 命题形式主要有: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回答语言特色类试题可以用下列词语: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等。
  此外,还应熟悉一些著名诗人的语言特色,如陶渊明的平淡、李商隐的绚丽、白居易的明快、杜牧绝句的含蓄、贾岛的简洁等   四、思想内容类 命题形式主要有:请分析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内涵);请概括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归纳本诗的思想内容;阐述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
    评价一首诗的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其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其主旨和思想倾向。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地分析评价。要努力忠于原诗,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现言不及义、似是而非的问题。  答题要点应包括:所塑造的形象;作者的情感;作品的思想意义。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往往用“描绘了……的景物,塑造了……的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歌颂了……的品质,批判了……的观点等句式。
   。

2006-10-04

20 0
弄清基本概念,合理分析题意。简明扼要答题。

2006-10-03

54 0
    诗词鉴赏近几年来越来越成为高考的重点内容,很多学生对于这个题目也感到头痛,主要在于不能把握诗歌的主旨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其实作为诗词鉴赏题目来说还是有一些方法可以遵循的 首先是看题目,有些诗词的题目就已经把诗歌的主旨表达出来了,尤其是送别诗和咏史诗。
    对于咏物诗则要尤其注意,一般来说,咏物诗就是作者借物抒情,但至于抒什么情则要就具体诗歌而定。 然后是看作者,如果是很熟悉的作者,如李白,杜甫,苏轼,陆游则可以根据他们各自的创作特点进行鉴赏,当然也不能机械,即使是像苏轼这样的豪放派词人,他也能写出像这样哀怨动人,柔情似水的作品。
     最主要的是欣赏诗歌的具体内容,注意诗词中的意象,景色,环境等等 最后是看题目提供的注解,这也是为我们打开诗歌鉴赏的一把钥匙。

2006-10-02

51 0
  找你们语文老师,让他给你划一些诗词,你背一下,当然了,这要在知道背景的情况下背,这样至少考试的时候会有一定的感觉。 然后可以查一些关于诗词的意象,一定的意象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当然了,你要做一些练习,最好每天都练习一篇,然后研究答案,答案也有一定的格式。
   我还是认为,你应该找你们语文老师去问,我们老师就给我们讲诗词鉴赏了,讲了一周的课时才讲完,所以,要问问老师,还有就是自己,多总结,找一些技巧。

2006-10-02

23 0
多读多背,多了解诗的背景,作者的背景,写诗时的意境.

2006-10-02

19 0
当然多看多听多理解喽最重要的是理解和看先理解然后再多阅读!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高考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升学入学
高考
考研
小学教育
中考
高考
高考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