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
2006-08-17
1***
0***
雪***
2006-09-16
人体正常体温是多少 ? 人体各个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间的体温均存在着差异。人体正常体温有一个较稳定的范围,但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正常人口腔温度(又称口温)为36。3℃~37。2℃,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 3℃~0。6℃,直肠温度(也称肛温)较口腔温度高0。3℃~0。5℃。一天之中,清晨2~5时体温最低,下午5~7时最高,但一天之内温差应小于1℃。另外,女子体温一般较男子高0。3℃左右。女子体温在经期亦有些许变化。 人体是怎样维持体温稳定的? 位于人体下丘脑中的体温中枢担负着调节人体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保持平衡的任务。当热平衡时,人体体温保持稳定。若产热多...全部
人体正常体温是多少 ? 人体各个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间的体温均存在着差异。人体正常体温有一个较稳定的范围,但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正常人口腔温度(又称口温)为36。3℃~37。2℃,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 3℃~0。6℃,直肠温度(也称肛温)较口腔温度高0。3℃~0。5℃。一天之中,清晨2~5时体温最低,下午5~7时最高,但一天之内温差应小于1℃。另外,女子体温一般较男子高0。3℃左右。女子体温在经期亦有些许变化。 人体是怎样维持体温稳定的? 位于人体下丘脑中的体温中枢担负着调节人体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保持平衡的任务。当热平衡时,人体体温保持稳定。若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若散热超过产热,则体温降低。 产热过程包括:运动或劳动时,骨骼肌收缩,产热增加;当环境温度下降和寒冷刺激时,肌肉收缩发抖,产热增加;肝脏等内脏器官代谢加强时,产热亦增加。散热过程包括:对流、传导、辐射和蒸发四种方式。因皮肤表面面积大,故主要通过皮肤散热。 常人的体温是多少? 人和高等动物都有一定的体温。体温的产生是机体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的结果。同时,体温又是机体功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随着动物的进化,体温调节功能越来越完善。 低等动物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能保持其体温的相对恒定,因此称为变温动物。人和高等动物能够在环境温度不同的情况下,通过对体内产热和散热过程的调节来保持体内环境温度的相对稳定,并提高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因此称为恒温动物。 在健康状态时,如饮食正常,衣着适宜,人体的体温一般是比较恒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于36。2℃~37。3℃),而不因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但人体正常体温并不是指某一具体温度,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如对大多数正常人来说,口腔体温范围在36。7℃~37。7℃之间(而37。19℃仅是一个平均值),腋窝温度范围在36。0℃~37。4℃,直肠温度范围在36。9℃~37。9℃。人体的体温虽然比较恒定,但人类个体之间的体温有一定的差异,少数人的标准体温可低于36。 2℃,也可高于37。3℃。即使同一人体温在一日内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昼夜间体温的波动可达1℃左右。 小儿体温调节有哪些特点 ? 小儿时期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比较差,体表面积相对大,皮肤汗腺发育不全,所以体温调节功能不稳定,产热和散热容易发生不平衡,所以体温容易波动。 一般来说,小儿体温升高较成人明显,体温波动范围亦较成人为大。小儿时期的发热可以是生理反应,也可以是病理征象。小儿发热的高低并不能完全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时病情虽然很严重,但是并不一定发热。 相反,有时高热不退,而病情并不很重。 小儿时期体温调节能力差,年龄越小,这种调节能力就越差。尤其是新生儿,皮肤脂肪薄,肌肉不发达,运动能力弱,所以体温调节功能更不稳定。 了解了小儿体温调节的特点,掌握了小儿体温与疾病轻重程度的关系,家长在见到孩子发热时就不必过于紧张了。 家长发现孩子发热时,最好先不要急于退热,而应该请医生检查,明确诊断后再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 正常小儿体温会出现波动吗? 正常小儿的腋下体温为36℃~37℃之间,超过37。 4℃即可认为是发热。在正常情况下,小儿的体温可以波动于一定范围。 小儿时期的体温调节能力比较差,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可以出现一些波动。例如运动、进食、哭闹等原因,常常会使体温暂时升高;突然进入高温环境,室温过高或衣被过厚,也会使体温暂时升高。 相反,运动减少、睡眠过程中、饥饿、体弱儿等,体温也会降低。 另外,在正常情况下,小儿一日内的体温也常常有一些波动。一般在傍晚时体温往往比清晨略高一些。 当小儿体温出现轻度波动(1℃以内)的时候,应结合有无上述情况,有无相关的临床症状,综合分析判断,判定是否属于病态;或者进行动态观察,或排除干扰因素后再进行测定。 一般来说,只要小儿全身情况良好,这种暂短的幅度不大的体温波动,不应该考虑为病态。 体主要产热器官有哪些? 机体在安静时,主要的产热部位是躯干肌肉、内脏器官和大脑等。虽然这些部分仅占体重的1/3左右,但在安静时所占的产热量比例却很大。 如大脑占体重的2%,安静时产热为机体总产热量的16%,运动时为1%。内脏器官占体重的34%,安静时产热量为34%,运动时为8%。肌肉、皮肤占体重的56%,安静时产热为18%,而运动时为90%。 其他占体重的8%,安静时产热量为10%,运动时为1%。由此可以看出,安静时,机体的热量主要由身体内脏器官供应,劳动或运动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肌肉。除肌肉外,肝脏是体内代谢旺盛的器官,肝脏的温度比主动脉高0。 4℃~0。8℃,说明其产热量甚大。 影响产热过程的因素有哪些? 正常体温的维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过程的动态平衡,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热量以维持体温,同时这些热量传导到机体表面,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等方式不断向外界发散。 在生理情况下,体温倾向上升时,机体便依靠减少产热和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如体温倾向下降时则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从而使体温维持在37℃左右。那么影响产热过程的因素有哪些呢? (1)基础代谢:人在基础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热,如果这些热量不从体表散失,体温就会不断增高。 如临床常见的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由于基础代谢率增高,可使体热产生明显增加。 (2)肌肉活动:在安静时,骨骼肌活动所占产热的比重较小,但在剧烈活动时产热量可增加十几倍,可使体温轻度升高。癫痫发作后,患者体温升高,即是骨骼肌剧烈地强直收缩的结果,在感染时出现寒战也可使体温增高。 (3)内分泌腺的影响:甲状腺素和肾上腺髓质激素均有增加产热的作用,可直接促进细胞的代谢。另外,交感神经亦有提高代谢的能力,亦可增加机体产热,当交感神经强烈兴奋时,可使代谢率提高40%~60%。 响散热过程的因素有哪些? 机体在产热的同时,又以各种方式将热量散发到体外。机体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当外界气温低于机体表层温度时,约近90%体热可通过皮肤的辐射、传导和对流方式发散,另一部分体热则随呼吸、尿和粪便中发散。 那么影响散热过程有哪些因素呢? (1)辐射散热:这是机体的热量以热射线形式传给外界较冷物体的一种散热形式。辐射散热量与皮肤温度、气温的温差以及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等因素有关。若人体周围温度高于人体体表温度时,人体表面则吸收外界物体的红外线,散热受到影响,体温反而升高。 (2)传导和对流散热:传导是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同其接触的较冷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机体深部的热量以传导的方式传给机体表层的皮肤,再由后者直接传给同其相接触的物体。根据这一道理,可利用水袋、冰帽等给高热病人降温。 对流散热是指通过气体或液体来交换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机体通过交感神经系统调节皮肤血管的管径,改变机体表层的血流量,从而改变皮肤温度,以减少或增加机体热量的发散。如在寒冷环境下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剧减,散热量亦大大减少,起到了防止体热散失的作用。 当机体处于高温环境中,皮肤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增加,机体表层的散热作用便大为增加,防止了体内热量的积聚,使体温不致过于升高。 (3)蒸发散热: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皮肤温度时,辐射、传导和对流等散热方式停止作用,此时蒸发成为唯一的散热方式。 在人的正常体温条件下,身体表面的水分由液体状态转为气体时,每1克水蒸发为水蒸气,要带走0。58千卡的热量。因此,汗液从皮肤表面大量蒸发可带走多量体热,而起到散热作用。若无汗液分泌时,从皮肤和呼吸道也有水分不断蒸发,这种不显性汗量每日约1000毫升。 机体活动时,此种不显性蒸发量增多,体温每升高1℃,增加蒸发量为15%。若先天性汗腺缺乏症或大面积烧伤病人存在汗腺分泌障碍,在热环境中由于皮肤不能散热,体温可明显上升。 温调节中枢在什么部位? 曾经有人对恒温动物的脑作过分段切除的实验。 实验发现切除大脑皮层和部分皮层下结构后,只要保持下丘脑及其以下的神经结构的完整,动物虽在行为方面出现异常,但仍具有维持恒温的能力。如再进一步破坏下丘脑,动物则不能再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这些实验说明了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 曾有实验认为,下丘脑前部,在前连合和视交叉之间,主要是促进散热。而下丘脑外侧区的后部区域主要是促进产热。 也有实验证明,下丘脑前部并不是体温调节中枢,而是中枢性温度感受器存在的部位;下丘脑后部,则可能是对体温情况加以整合的部位。 下丘脑后部能将由中枢性温度感受器发生的神经冲动和从皮肤温度感受器传入的神经冲动统一起来,并对体温进行整合调节。 是体温的行为调节和自身调节? 机体具有两种控制体温的系统,即行为调节和自身调节系统,两者相互配合,以调节机体温度的稳定。 变温动物体温的行为调节,表现在动物身体向有利的温度环境方向运动。如蜥蜴就会时而靠近热环境,时而靠近冷环境,使温度保持在28℃~38℃之间。人的行为调节是有意识的活动,如在不同温度环境中,人以增减衣服或人工地改变环境温度来祛暑御寒。 这些称为体温的行为调节。 体温的自身调节是指如当机体在安静时,热量主要从机体深部产生,体热经血循环到达体表,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等方式将体热发散。当热量改变不大或环境温度适宜时,机体可通过调节皮肤血流量的改变来发散热量。 但是,这种调节方式比较有限。当机体内产热量有较大改变或外界环境温度有急剧变化时,只靠调节皮肤血流量已不足以保持体温的稳定。此时,必须依靠增加分泌汗液来加速发散体热以防止体温升高;或是使肌肉发生寒战以增加体内产热,以防体温下降。 这些均是在机体体温自身调节系统控制下进行的。 体温的自身调节又是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而实现的。分布在机体表层的温、冷觉感受器和深部的温觉感受器接受了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刺激,发出信息,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这些信息经体温调节中枢整合后,引起了骨骼肌、内分泌腺、皮肤血管等活动的变化,改变了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能力,使体温维持于相对稳定状态。 人的体温会随环境而变化吗? 在炎热的夏天或严寒的冬天,气温相差40℃~50℃,为什么人体的体温仍能保持在37℃上下,并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呢?这主要是由于体内可通过体温调节以及人们采取防御寒冷和炎热的措施(如更换衣服、取暖或改善通风等),而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 调节体温是由大脑皮质和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作用的结果。体温调节中枢支配着两种调节作用,即产热和散热的作用。此两者在功能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断取得平衡而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皮肤的感受器受到寒冷的刺激,反射性地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同时血液温度通过体表时的降低,也可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出汗停止,而减少热的发散;还使肾上腺和甲状腺的机能加强,以动用肝糖元和刺激细胞代谢而增加热的产生,使机体不致因周围环境温度降低而使体温下降。 当外界温度增高时,皮肤的感受器受到热的刺激和血液温度通过体表时的增高,分别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加而出汗多、呼吸次数增加、血循环加快等,从而增强热的发散;此外,还使体内氧化作用相对地降低而减少热的产生,使机体不致因周围环境温度升高而使体温升高。 什么是生理性体温暂时增高? 人的体温正常情况下一日之内也有所波动,通常在晨间最低,起床活动后逐渐升高,至下午达到高峰,以后又逐渐下降。一昼夜内体温的波动一般在1℃左右(如系夜间工作者,也可能表现为倒置现象)。 在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大量蛋白质饮食后,以及外界环境温度突然升高,可使体温有暂时性的轻度上升。儿童由于代谢率较高,故体温可较成年人略高。正常小儿体温一般为36。4℃~37。4℃,喂奶或饭后、运动、哭闹、衣服过厚、室温过高等均可使小儿短时间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而使体温暂时升高(可达38℃以上);相反,若饥饿、低热量饮食,尤其是体弱儿童处于少动状态或保暖条件差时,则可使体温降低至35℃左右。 小儿时期年龄越小,因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越差,体表面积相对地越大,皮肤汗腺发育越不全,所以体温调节亦越差;尤其新生儿皮下脂肪薄、肌肉不发达、运动力弱,故体温更易波动。老年人则与小儿相反,体温有降低趋势。 女性体温一般较男性体温稍高,在月经期的体温较平时为低,而在月经前期及妊娠早期可有持续性的体温轻度升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体温的升高,这种称之为生理性体温暂时增高,在临床上并无重要意义,但一定要注意除外病理性发热。 正常体温随昼夜变化而变化吗 ? 虽然人体的体温是比较恒定的,但也非一成不变,它在一正常范围内,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一定正常的波动范围。如昼夜的变化,昼夜间体温可有周期性变化,一昼夜之间,在清晨0~4时最低,从7~9时急剧上升,以后则缓慢上升,至17~19时达最高值,继而下降,至23~24时达稳定值。 一日间体温可有三个高峰,第一、二个高峰分别出现于早、午饭后一小时左右,第三个高峰在下午5时以后。其中以第三个高峰值最高,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常在1℃以内。正常人上、下午温度相比较,一般下午比上午高0。 17℃(腋窝温) 和0。12℃(口腔温),但也有下午比上午体温低者。关于体温昼夜周期性变化的原因迄今尚未阐明。一般认为这种周期性变化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内因,是由世世代代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所形成的内部规律性所决定的。 它的变化,可能同机体昼夜间活动与安静的节律性、代谢、血液循环及呼吸功能的周期变化有关。此外,外在条件对昼夜间体温周期性亦有影响,例如长期夜班工作的人,体温周期性波动与一般人不同,可出现夜间体温升高,白天体温下降。 体温与年龄有关吗?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体温的变化与年龄有关,年轻人体温偏高,老年人体温偏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体温有逐渐降低的倾向,大约每增加一个年龄段(10年),平均降低0。 05℃。出现这些情况的部分原因可能与新陈代谢变化有关。新生儿体温稍高于成人,尤其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装置尚未发育完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因此体温易受环境温度影响而发生变化。据观察,小儿腋温在春、秋、冬三季平均温:上午36。 6℃,下午36。9℃;在夏季上午36。9℃,下午37℃。并发现有部分小儿腋温在37℃以上,尤其在夏季居多,约占50%。而且经观察一部分腋温在37℃以上的小儿,经长期随访未发现有任何疾病发生。如前所述,老年人的体温偏低,因此在临床上遇到老年人有长期低热者,应严密观察,以除外器质性疾病的存在。 药物对体温有何影响? 体温除了受发热性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外,还需注意药物对它的影响。如解热镇痛药能使发热病人的体温趋向正常,但不能降低正常人的体温。此类药物的解热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加散热过程实现的。 表现为皮肤血管扩张和出汗增多,因而增加热的散失,最后使升高的体温下降。解热镇痛药对产热过程没有什么作用。但有人通过动物实验,认为解热镇痛药物的解热作用,除了由于对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直接作用外,还可能由于抑制了白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原,或是阻断了致热物质进入脑组织,因而减少了致热物质对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的病理性刺激,通过这种对体温调节中枢的间接作用方式,发挥其降热作用。 临床上我们也常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迅速退热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抑制致热原的释放,并且直接作用于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使热度下降或防止体温升高。但因感染性发热是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如大叶性肺炎、菌痢、肠伤寒、败血症等,因此当发热原因未明时不应随便滥用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免掩盖症状,延误疾病的诊断。 新生儿的体温是如何调节的? 从婴儿娩出、脐带结扎到刚满28天称为新生儿期。此期的特点是逐渐适应室外环境,各器官系统功能及形态发生着有利于生存的变化。那么新生儿的体温是如何调节的呢? 当环境温度改变时,新生儿的皮肤(特别是三叉神经分布区)的温度感受器将冲动传入到体温中枢,引起反射性应答。 温度升高时化学产热被抑制,末梢血循环增加;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则出汗,增加蒸发性散热。新生儿出汗反应较差,但不显性蒸发性散热可增加2~3倍。寒冷时,代谢、肺通气量及心博出量均增加,提高产热,同时末梢血管收缩,减少散热。 新生儿皮肤血管收缩的反应强,但因皮下脂肪少(早产儿更明显),体表面积相对大,故总的保温能力差,出生后可因环境温度低而体温明显下降,可降至34℃~35℃,12小时后才回升到36℃。 温度降低到35℃以下时,当婴儿骚动及啼哭时可因肌肉运动促进代谢性产热。 但化学产热的来源主要是脂肪组织,在新生儿主要是棕色脂肪的代谢产热。在化学产热过程中需要葡萄糖的参与,并增加氧耗,所以饥饿及缺氧均不利于新生儿保持体温,不利于新生儿的体温调节。 新生儿的体热是怎样产生的? 成人的体热可由代谢和肌肉活动(或称肌肉颤抖)而产生。 新生儿肌肉颤抖的反应很差,而主要靠体内的代谢产热。代谢产热的来源主要是脂肪组织,新生儿与年长儿及成人不同,产热不依赖白色脂肪,而是棕色脂肪的代谢。棕色脂肪分布在肩胛间,颈旁,腋部及肾周等处,约占体重的1。 5%。当新生儿遇到寒冷时,皮肤的特殊传感器引起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增多,去甲肾上腺素促使棕色脂肪发生代谢作用,促进3。5AMP的产生,后者激活解酯酶,从而催化甘油三酯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一部分脂肪酸进入血循环氧化产热,另一部分脂肪酸再酯化产热,以上即为新生儿体热产生的过程。 刚出生的新生儿体温有何变化? 小宝宝刚从温暖的母体出来,其体温要比一般人,甚至比自己的母亲略高,大约为37。5℃~38℃,但是很快就有一过性的体温下降,达35℃。此后4~8小时又逐步恢复到36℃左右。 新生儿刚一出生,自己的体温调节中枢就开始独立工作了,当遇到寒冷刺激时,皮肤血管收缩,皮肤散热减少,另一方面体内的一种特殊的棕色脂肪分解产热增加。如果环境炎热,气温增高时,皮肤血管扩张,出汗以致散热增加。 能维持正常深部体温而产热最低的环境温度称中性温度,中性温度对裸体的成人来说是26℃~31℃,新生儿稍高为32℃~34℃,低出生体重儿更高一些,因此了解正常新生儿体温调节的过程,有利于观察小儿体温的变化,有利于新生儿的护理。 什么是新生儿生理性体温变异? 新生儿出生后热的耗散主要依赖温度梯度。新生儿对热的反应主要表现为血管扩张,特别是手足部血管扩张。血管扩张有利于增加辐射和对流产生的热耗散。 新生儿生后的头几天内,往往因为调温不当而出现发热或体温不升,其实这并不能属于病态,但如果防护不足可能会导致病态。 对新生儿出现发热,首先要识别是否为生理性。生理性发热的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外因主要为室温过高或箱温过高,未能适应个体体温调节限度,从而出现体温的上升。有时因为衣被过暖,也会出现发热的假象。 内因主要是因为出生后入量少,再加上经体表失水多,尤其是开始排尿后,若不及时给予喂水,可发生脱水热。 对新生儿生理性发热的处理,应该松解衣被,缓缓通风散热,一般情况下很快体温即可下降,同时注意补充水分。 对脱水热的新生儿补液降温极为重要。 什么样的环境温度对新生儿最适合? 某一环境温度对机体只需最低的代谢率(耗氧最小),同时蒸发热量亦最低,即可维持正常的体温,这种环境温度称中性温度(也叫适中温度),是最适合于人体的环境温度,一般在正常穿着条件下,室温24℃~26℃,相对湿度50%,在这种适中的温度条件下,人的深温与腹壁皮肤温度的差别<1。 5℃。 环境温度过高时,足月儿或早产儿表现为激惹状态,可见周围血管扩张、出汗、发热、脱水、高钠血症等,但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汗腺发育差,在高温环境中常不表现出汗,胎龄小于36周的早产儿出汗亦少,常局限于头面部。 环境温度过高时尚可引起新生儿呼吸暂停,早产儿尤易发生。 环境温度过低时,也可引起呼吸暂停、低血糖(早期可有暂时性高血糖)、酸中毒、体温不升、硬肿症、肺出血等,寒冷刺激对早产儿或小于胎龄儿者更易造成不良后果且较严重。 因此保持环境中性温度,对新生儿是十分重要的。足月新生儿在24℃~26℃保温中一般会保持正常体温,若体温异常表明小儿有病理情况存在。 新生儿的体温为什么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新生儿期是一个具有特殊脆弱性的时期,体温调节功能差,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加之新生儿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薄,保温及散热的能力弱,容易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造成体温过低或体温过高。 尤其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汗腺发育不全,体温更不易保持相对恒定,易随气温的变化而波动。因此注意保持室内温度的恒定,使新生儿体温保持在36。5℃~37。3℃之间,是新生儿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 如新生儿体温低于36℃,应注意增加衣被,提高暖箱或室内温度,如果新生儿体温高于37。4℃,说明保暖过度、或暖箱温度过高,应给予适当的调节。洗澡时室温以保持在26℃,水温保持在32℃~38℃之间为宜。 以防由于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影响新生儿的体温而引起生病。 来源: 。收起
义乌哪个男科医院比较好?义乌常春医院的情况如何?
0人阅读
微信投票多少钱一票?如何确定自己参加微信投票怎么收费
广州人流去玛莱医院好不好?
453人阅读
广州建国医院是正规医院吗?
2236人阅读
转轮术是什么意思
长春早孕检查费用
1人阅读
2016-03-07
2015-08-11
2016-12-07
2016-12-31
2016-03-15
2017-01-02
2016-03-13
2015-12-17
2016-01-28
2016-01-29
2016-02-25
2016-04-25
2016-04-06
2017-01-03
2019-09-23
2020-02-29
2017-04-02
2016-03-23
2017-01-19
2017-05-03
2018-09-07
2018-02-14
2018-03-09
2023-09-16
广告或垃圾信息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色情淫秽
诈骗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