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你认为雨水该如何处理才能恰到好处呢?

我?且??缺水的国家每年的降水量比蒸发量还大为什么还会缺水呢?

全部回答

2006-07-31

0 0
     雨水利用实际上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词,从城市到农村,从农业、水利电力、给水排水、环境工程、园林到旅游等许许多多的领域都有雨水利用的内容。 城市雨水利用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城市雨水利用主要指对城市汇水面产生的径流进行收集、储存和净化后利用;我们说的是广义的城市雨水利用,可做如下定义:在城市范围内,有目的地采用各种措施对雨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主要包括收集、储存和净化后的直接利用;利用各种人工或自然水体、池塘、湿地或低洼地对雨水径流实施调蓄、净化和利用,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通过各种人工或自然渗透设施使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
     关于城市雨水利用: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利用与传统而古老的(农业)雨水利用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技术的复杂程度、产生的效益和影响、雨水的用途、雨水水质的污染性与处理要求、涉及的各种复杂因素等。
     雨水利用在我国有远久的历史,近年来也做了不少工作。  自80年代末,甘肃省实施的“121雨水集流工程”、内蒙古实施的“集雨节水灌溉工程”、宁夏实施的“小水窖工程”、陕西实施的“甘露工程”等促进了缺水地区农村的雨水集蓄利用措施的研究和应用,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利用在我国发展较晚。  以前,城市水资源主要着眼于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严格说也是来自雨水资源),不重视对城市汇集径流雨水的利用,而任其排放,造成大量宝贵雨水资源的流失,随着城市的扩张,雨水流失量也越来越大。
  因此出现一方面严重缺水,地下水过量开采,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又大量地排放雨水并带来城市水涝、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还花巨资长距离甚至跨流域调水。     根据用途不同,雨水利用可以分为雨水直接利用(回用);雨水间接利用(渗透);雨水综合利用等几类。
     雨水利用的用途应根据区域的具体条件和项目要求而定。一般首先考虑补充地下水、涵养地表水、绿化、冲洗道路、停车场、洗车、景观用水、和建筑工地等杂用水,有条件或需要时还可作为洗衣、冷却循环、冲厕和消防的补充水源。
    在严重缺水时也可作为饮用水水源。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全年分布不均,故直接利用往往不能作为唯一的水源满足要求,一般与其它水源互为备用。在许多情况下,如果雨水直接利用的经济效益不明显,雨水间接利用往往成为首选的利用方案。
  最好根据现场条件将二者结合起来,建立生态化的雨水综合利用系统。     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是一种新型的多目标综合性技术,其技术应用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可实现节水、水资源涵养与保护、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和水涝、减轻城市排水和处理系统的负荷、减少水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目标。
     具体讲,包括下列方面:   (1)雨水的集蓄利用,可以缓解目前城市水资源紧缺的局面,是一种开源节流的有效途径。     (2) 雨水的间接利用,将雨水下渗回灌地下,补充涵养地下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减少水涝等。
     (3)雨水综合利用,利用城市河湖和各种人工与自然水体、沼泽、湿地调蓄、净化和利用城市径流雨水,减少水涝,改善水循环系统和城市生态环境。     对于城市合流制排水管道,会减轻污水处理厂的负荷和减少污水溢流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对于分流制排水管道,会减轻市政雨水管网的压力,减轻雨水对河流水体的污染,同时,也会减轻下游的洪涝灾害。   总之,城市雨水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减少城市洪灾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有效途径。
    将雨水利用与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生态环境的改善相结合,坚持技术和非技术措施并重,因地制宜,择优选用,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标本兼治,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006-07-31

45 0
  这个主要是我国降雨量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例如,我国南部广东福建每年的暴雨和台风对当地对影响非常大,而与此相对的,新疆很多地区都是十分的干燥。 一般来说,蒸发量+地下水+河流流失量=降水量,所以单纯从降雨量大于蒸发量这点来看是毫无意义的。
   目前由于我国虽然开始对环境问题开始重视,但是雨水还是部可以直接饮用的,要经过处理,这样其实看似就是中水了,那么这样的水有多少人敢用来饮用呢?结果就是大量的可用水都被白白浪费,然后过度开采地下水,结果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2006-07-31

19 0
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2006-07-31

17 0
主要缺少能够饮用的淡水。在缺水的地方可以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简单的消毒处理后利用起来。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