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角色游戏应该怎样开展我是一
角色游戏中材料的提供
教师提供的游戏材料尤为重要,游戏材料是进行角色游戏的物质条件,它不仅起着角色的作用,又能增加游戏情节,丰富游戏内容。同时,游戏材料还物化着活动的内容和目标。
1、游戏材料应适应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1)小班幼儿思维的概括性和灵活性较差,在使用物品进行游戏时"以物代物"的能力不强,为避免争抢玩具,在一个时期内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在种类上可适当少一些,而同类物品在数量上应多一些。
(2)幼儿在选择角色后能简单地设计游戏情节,把某个角色的几个不同的活动〔或动作〕排列起来,使之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如在"娃娃家"中,"妈妈"先喊"娃娃起床"再给他洗脸,喂饭;"汽车...全部
角色游戏中材料的提供
教师提供的游戏材料尤为重要,游戏材料是进行角色游戏的物质条件,它不仅起着角色的作用,又能增加游戏情节,丰富游戏内容。同时,游戏材料还物化着活动的内容和目标。
1、游戏材料应适应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1)小班幼儿思维的概括性和灵活性较差,在使用物品进行游戏时"以物代物"的能力不强,为避免争抢玩具,在一个时期内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在种类上可适当少一些,而同类物品在数量上应多一些。
(2)幼儿在选择角色后能简单地设计游戏情节,把某个角色的几个不同的活动〔或动作〕排列起来,使之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如在"娃娃家"中,"妈妈"先喊"娃娃起床"再给他洗脸,喂饭;"汽车司机先把车开到北京,再开到上海,最后开回苏州"等。
因此,教师需要适当丰富幼儿游戏的连贯性材料,为幼儿的创造性游戏打下基础。
(3)大班幼儿的想象不仅在内容上丰富,连贯,而且能够充分地通过活动和玩具材料来展现自己的想象,使游戏活动表现出浓郁的创造的气息。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游戏的要求结合教育意图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具有操作意义的半成品材料。
2、游戏材料应功能丰富,应用灵活。
想象、创造是幼儿角色游戏的特征。
随着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他们越来越多地使用代用品和符号物。如中班幼儿玩医院时,先将听诊器拿走,幼儿就会去寻找类似圆形物的插片,瓶盖等,再用一根绳子串上,变做成了一只听诊器。接着拿走针筒,幼儿会用小木棍插入瓶中代替。
又如幼儿将各种纸做成菜,将纸棍做拐杖等。这样既促进了游戏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又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游戏材料应具操作性和动态性。
(1)材料的流动性。
随着幼儿经验的不断丰富,游戏材料也要相应地变化。适当变化游戏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如,同在一娃娃家,一家有电话,一家有篮子,一家有茶杯。这样一家若也想有其他家的东西,就必须想办法:a去寻找代替物;b自己制作;c到别家去"借";d去超市购买。
这就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
(2)材料的变化性。如废旧的笔管可作"理发店"的烫发卷筒,"饮食店"则当作吸管给客人使用。这说明材料的可变化性,能充分调动幼儿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4、新旧材料应具一定的比例和变化。
如果新旧材料的数量相等,幼儿互相商量交换材料的现象较多,但创造性行为不多;如果新材料过多,幼儿就会忽视旧材料,而将注意力集中在新材料上;当新旧材料的比例适合时,材料的使用效益最大,幼儿容易创造性的使用新旧材料。
如果旧玩具比过多0时,幼儿容易产生争抢或忽视新材料的极端现象,从而阻碍游戏情节的发展。
5、教师应适时投放材料。
投放材料时只投放而不及时拿走旧材料,也会导致新旧材料比例失调而使动态变化不明显,从而难以引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动机。
因此,教师应充分观察游戏
,敏锐地抓住教育契机,根据不同年龄对材料需求的特点,克服盲目性;并根据游戏的充分观察,及时调整材料,变化材料,使材料具有可变性。
三、角色游戏的开展与指导
1、从幼儿的需要中生成新的游戏主题,为幼儿间相互交往创造条件
幼儿园的游戏亦可充满人情味。
例如,刚刚入园的幼儿在"大带小"的开放游戏中或在"欢迎新小朋友"的游戏活动中,鼓励他们以关心、照料的姿态带领小班幼儿开展游戏,促进幼儿间的相互交往。当幼儿能按主题进行游戏后,我们进一步启发幼儿独立地提出新的游戏主题。
这种大带小、小学大的开放的游戏形式,可以弥补独生子女缺乏与不同年龄儿童交往的机会,帮助他们学习社会交往的技能,培养他们爱的情感,并在活动中迁移到同龄伙伴身上,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2、教会幼儿分工合作,互相协商分配和扮演游戏的角色
幼儿玩角色游戏最关心的是自己扮演的什么角色,并通过角色扮演来满足自己的愿望。
于是,自然地产生了角色分配的矛盾: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有时为了扮演某个角色而争得不可开交。需要教师给予启发,帮助他们明确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身份,从而更好地模仿这一角色。如在一次游戏中,当一个娃娃家的爸爸抱着娃娃去散步时,看到别人在玩手机,他就把娃娃放在桌上,自己去玩了。
这时老师抱起娃娃大声喊:"咦,这是谁的孩子?谁家丢了孩子?"当幼儿走过来抱娃娃时,老师们适时提醒他:"娃娃家的爸爸应照顾好孩子,不能让孩子走丢了。"针对一些平时较内向的幼儿,我们就带他们参加游戏,如当顾客,当娃娃家的客人等。
3、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幼儿的表现,进行个别教育
角色游戏是按幼儿的意愿进行的活动,他们在其中可以充分地、真实地表现自己,教师在观察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和表现,通过游戏教育来培养他们。
如一个总爱充当主角的幼儿,他的主意多,也会支配别人做事情,有组织活动能力,但对人态度不够和气。游戏时可以提醒他:"这个店里的经理真能干,要是说话再和气一些,来你们店里买东西的顾客会更多。扮演经理的幼儿意识到了自己的毛病,为了使自己更像"经理",他说话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
有的孩子胆小,性格孤僻,很少参加游戏,可带领他去参加其他幼儿的游戏活动,和她一起当顾客到"商店"买东西、当客人到"娃娃家"里去做客,渐渐地他的胆子变大了,情绪积极了。
4、通过"问题"和"讨论"帮助幼儿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游戏情节深入开展
角色游戏中由于幼儿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处理问题能力差,需要教师加以正确指导,使角色游戏更加生动、有趣、健康地发展。
教师的指导有助于幼儿发展游戏主题的构思、充实游戏内容,准确地表现游戏角色。因此教师的指导是关键。那么,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应有哪些指导策略呢?
(1)当游戏内容贫乏时,需要老师画龙点睛地启发、诱导,使幼儿创造出丰富多彩地活动。
如:当幼儿在玩《商店》游戏时,只知道等待"客人"上门来买东西,没有新的内容时,老师以"客人"地身份出现,买了很多东西,拿也拿不下。从这里就引出了送货上门的服务内容,"商店"的"工作人员"主动开始了"送货"活动。
(2)当角色之间有冲突时,老师要及时调节,使游戏有条不紊的进行。
在"我是小主人"游戏中,当"客人"去"主人"家做客时,"主人"坚持不让他进门,但"客人"非要挤进去,这样他们两个人争吵了起来。
这时老师就以"奶奶"的身份加入了游戏,原来"家里"有许多"客人",比较拥挤,都坐不下了,"客人"听后说:"我等会儿再来"。就这样冲突平息了,游戏又顺利的开展下去了。
(3)当幼儿对游戏失去兴趣时,老师要及时帮助幼儿拓展思路,深化游戏主题,提高幼儿游戏的积极性。
如在《超市》游戏中,单一的买卖活动使幼儿游戏兴趣低落,没有人想去买东西了了。我以"经理"的身份和"工作人员"开了个会,引导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各种不同的用品和食品,丰富"超市"的内容,扩大了经营范围,游戏又热火朝天的开展了下去。
(4)适应时代的不断变化,教师要根据游戏过程不断的创新游戏情节,提高幼儿积极性。如在《好吃的食物》的游戏中,由于幼儿平时对社会接触不多,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很难深入开展。
于是我就和幼儿一起讨论他们喜欢吃什么东西?到什么地方去吃?就这样"肯德基"店、"利津水煎包"店就应运而生了,幼儿都乐意参加。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多重身份指导游戏。
当幼儿需要游戏材料时,教师是游戏材料的提供者;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是游戏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当幼儿需要教师一同游戏时,教师是幼儿游戏的伙伴和参与者;当幼儿不需要教师介入时,教师是游戏的观察者;当幼儿在分享游戏经验时,教师是倾听者和发问者。
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到"到位不越位"。
(5)使幼儿愉快地结束游戏,并保持幼儿再做游戏的愿望。一个好的角色游戏,一般要有良好的开端,有趣的过程,愉快的结束和再做游戏的愿望。
因此,教师要掌握时机,在幼儿游戏兴致尚未低落时,根据游戏的内容和情节,运用多种方式结束游戏,使幼儿保持继续游戏的积极性。
四、角色游戏的评价
如何使幼儿在每一次游戏中有所收获,既能促进幼儿互相间的交流,又能体现游戏的教育功能:
1、评价幼儿是否能正确反映生活经验。
幼儿往往会把现实生活中的内容照搬进角色游戏中,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评价,有意识地将游戏向健康的方向引导。有时,幼儿所反映的事物和现实生活不相符,加入了他们自己的想像。有一次,小医院里负责打吊针的孩子说:"我是专门打大人针的,他是专门打小人针的。
"结束时,我请大家说一说,你们去打针,医生是不是这样分。大家说不是,大人和小孩打吊针都在输液室,只是针头有粗细之分,瓶有大小之分。这样评价的结果,既培养了幼儿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丰富了必要的生活经验。
2、评价幼儿的角色意识。在游戏中,幼儿只有按照角色的身份行事才会被同伴接受。晨旭在当警察时,不好好指挥交通,还擅自离开岗位,去超市买东西,结果路口乱成一团。
游戏讲评时,我们就这件事展开讨论,小朋友都说:"晨旭不象个警察","警察是不能离开岗位的"。。。。。评价帮助幼儿确认了角色身份,提醒幼儿按角色的要求做,有助于游戏的顺利开展。
3、评价幼儿在游戏中使用材料的水平。
幼儿只有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游戏材料,游戏的内容才会丰富。如:两根小棍子既可当筷子,又可当插在生日蛋糕上的蜡烛;一块积木既可当罐装饮料、肥皂,也可当电话、对讲机等。教师讲评时,对这些以物代物的现象要加以肯定,提高幼儿游戏的兴趣。
4、评价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的主动性是角色游戏的灵魂,任何创造性游戏都是以交往为基础的,它给幼儿提供了锻炼社交技能的机会。幼儿在游戏中只有不断主动与同伴发生交往,才能保持游戏的兴趣。
有一次,洁茹和苗清在超市当营业员,可是迟迟没人光顾。最后,洁茹提出:"我们可以问问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可以送货上门"。这是幼儿成功交往的事例,在讲评中我给予了赞赏和肯定。
5、评价幼儿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幼儿在游戏中由于受角色的约束,对自己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行为问题。在讲评时我们应选择游戏中的一两个现象进行分析,大家说一说谁对、谁错、怎样做更好,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会自主,在交往中学会互助,在矛盾中学会谦让。
6、注重对幼儿纵向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幼儿的先天素质不同,家庭环境不同,个性存在差异。而幼儿又往往是借助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对幼儿做纵向的比较,有利于对能力强的幼儿提出更高的要求,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树立自信心。
例如,班里的啸轩性格有些内向,刚开始游戏时比较被动,往往要等别人来邀请她。一次,我发现她在理发店里耐心地给顾客理发并介绍理发店的服务项目,就在讲评时表扬了她。以后,她玩理发店的游戏更积极了,整个人都显得开朗、活泼起来。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