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岁的人怎么保健天下父
中老年人冬季保健养生常识
冬季的气候特点及致病因素
从我国的24个节气上看,立冬到立春气候寒冷,故把这段时期称为冬季。北方民间也有把阳历的12月、1月、2月称为冬季的。 中医学认为,一年四季自然界的生物都有生(发)、长、收、藏的规律,人体的生命活动也与其它一切生物一样,也有着春季主生(发)、夏季主长、秋季主收、冬季主藏的规律。冬季主藏,是由于冬季的气候特点和冬季致病因素决定的。 冬季整个季节的温度是四季中最低的,冬季中逆温(冷热空气的强对流)现象发生是全年最多的,人在室外活动时间大大少于其它季节;冬季夜长昼短,相对的卧床时间也比较长,对血液的流速、流量及各脏器的供血影响较大。
中医...全部
中老年人冬季保健养生常识
冬季的气候特点及致病因素
从我国的24个节气上看,立冬到立春气候寒冷,故把这段时期称为冬季。北方民间也有把阳历的12月、1月、2月称为冬季的。
中医学认为,一年四季自然界的生物都有生(发)、长、收、藏的规律,人体的生命活动也与其它一切生物一样,也有着春季主生(发)、夏季主长、秋季主收、冬季主藏的规律。冬季主藏,是由于冬季的气候特点和冬季致病因素决定的。
冬季整个季节的温度是四季中最低的,冬季中逆温(冷热空气的强对流)现象发生是全年最多的,人在室外活动时间大大少于其它季节;冬季夜长昼短,相对的卧床时间也比较长,对血液的流速、流量及各脏器的供血影响较大。
中医认为:冬季致病因素是“六邪”中的“寒邪”。寒邪有三性:
1、寒性属阴,寒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的阳气;
2、寒性凝滞,寒邪伤人可使经脉气血凝滞;
3、寒性收引,寒邪侵入人体易使气机收敛,腠里、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痉挛、屈伸不利)。
冬季对中老年人身体的危害
由于以上的气候特点和致病因素,冬季对中老年人身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复发:由于寒冷的刺激,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末梢血管障碍和血管收缩,体表毛细血管的阻力加大,使心脏的负荷增加,造成心肌耗氧量上升,引起心肌缺氧并激发冠状动脉痉挛,出现心悸、胸痛、胸闷、出冷汗等症状,处理不及时可导致衰竭而死亡。
发生以上情况时,不要惊慌,要立即含服硝酸甘油2片,或者速效救心丸10——15粒,或者立即去医院。
2、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复发:这里主要指的是中风,也即脑溢血和脑血栓等症。由于冬季强冷空气频繁袭来,气温突然骤降往往是引起中风发生的重要原因。
发病时,可出现头痛、眩晕、呕吐、嘴眼歪斜、偏瘫、意识逐渐模糊而进入昏迷状态。此时,病人应保持平卧严禁搬动,最好就地抢救,如紧急送医院,一定注意避免头部震荡。
3、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大量发生和复发及加重:寒冷的刺激可以破坏呼吸道的防御能力,导致病菌和病毒的侵入,轻者如感冒、支气管炎、咽喉炎、扁桃腺炎(感冒可以由100多种病毒引起,经常发作会使人的体质下降),有的由急性变为慢性;重者继发肺内感染、哮喘、肺心病;再重者救治无效而致死。
我国农村人口中,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为各类死亡原因中的第一位。
4、导致原有的糖尿病、胃肠疾病、各类关节疾病、肝硬化、高血压、五官疾病、肾炎、前列腺炎等疾病的复发和加重。
5、导致各类跌打损伤疾病大量发生:老年人骨质疏松,加之冬季衣着厚重、路面冰雪较多,发生跌打损伤比其它季节显著增加,而且以身体各部位的骨折占绝大多数。
冬季的保健养生
在冬季,中老年人的保健养生要适合气候特点,也就是要顺其自然。中医认为:“气为阳血为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冬季应使全身的血液循环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以“益阴护阳”为根本,以“潜藏阳气于内”为目的,以“防寒助阳”为主要方法。
同时,还应根据中医关于五脏中肾为冬季所主的理论,养生中还应注意护肾。
1、衣着方面:以保暖和松软、轻灵为目的,尤其是头部、手部和脚部一定不要忽视,增加衣物进行保暖的本身就是“益阴护阳”的措施。
⑴冬天要戴帽,这是针对头部血管较多和头部散发热量较快而言的;寒冬季节不戴帽子被比喻成暖水瓶不盖塞,刚开的水一会儿就凉。也就是说,你穿的再多,身体的热量也会从头部较多的散失。
⑵“寒从脚起”,手和脚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又是人体十二经脉的起、止点,手脚受寒会引起鼻粘膜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局部的血流供应,降低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手脚受寒还会导致十二经脉中气血运行受阻滞;最关键的是手脚受寒冷刺激后,可通过迷走神经的作用引起血管收缩和心跳过慢,造成冠状动脉痉挛。
⑶松、软主要是从保持血液循环良好及活动灵便考虑,不能因为穿较多的衣物而给血液循环带来阻力,和给身体增加过多的体力负担,而引起血压和心脏的变化。
⑷注意使用防滑鞋和手杖,预防和减少跌打损伤。
2、饮食方面:俗话说:“冬季进补,春日打虎”,“冬季主藏”的实质,就是说在冬季人身的精气(一切营养物质)易于储存,故又称为“藏精”;也是通过冬季调节饮食,达到“助阳生阴”之目的。
⑴适当增加能量较高食物的摄入:羊肉、狗肉具有“助元阳、补精血、暖腰膝、益肾精”的作用;桂圆、豆类、枣、核桃、板栗、虾仁、山药、鹿肉也属“助阳”食品;龟肉、鳖肉、鹅肉、鱼肉、梨、银耳、海蜇属“益阴滋阴”之物;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选用。
老年人中,一般均阳气衰微,故冬季常食用“助阳”的温热食品,收到“助阳生阴”、精力充沛的效果;但是有的老年人阴液枯耗、烦躁发热、口苦咽干、身体赢瘦,就不宜在冬季多食“助阳温热”之品,而应以“滋阴降火”的食品为宜;对于体形较胖的老年人来说,冬季的饮食也应该少用“温热厚味”,而以清淡的鱼类、豆类、木耳、等为主。
⑵多食菜根可御寒:多食蔬菜的根和皮可使人的身体强壮,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蔬菜的根和皮富含各种矿物质和营养素,而人体吸收矿物质的多少与其健康和御寒能力密切相关,在寒冷的冬季应该适当的多吃一些连根带皮的蔬菜,如胡萝卜、藕、山芋、薯类等。
⑶冬天里的“脑黄金”:菠菜和马齿苋一样含有丰富的“W--3”脂肪酸,其作用和深海鱼油相似;药物药理专家在研究中发现,菠菜叶中含有一种类胰岛素物质,Ⅱ型糖尿病患者适当食用,能促进体内的血糖平衡;研究中还发现,菠菜含有丰富的叶酸,是防止畸形胎、促进胎儿大脑神经正常发育的良药;菠菜含有天然核黄素(维生素B2)与硫胺,经常食用对冬季多发病口角炎的疗效非常显著;菠菜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纤维素,可以润肠通便,不但对患有便秘的老年人有利,还有利于排出肠毒素,为中老年人起到预防肠癌的作用。
⑷喝汤御寒又疗疾:在我国传统的食疗方中,汤占有重要的地位。汤既有医疗功效,又可增强体质,抵御寒冷,振奋精神,且美味可口。如三菜炖鸡汤可滋肺养肾、猪排骨汤可防治老年骨质疏松、大枣银耳汤滋阴补血、木耳鸡汤补气健脾、芹菜洋葱汤降压祛脂、生姜葱白汤祛风散寒疗感冒。
冬季多喝汤可以驱除体内的寒气,而且汤在调制的过程中溶解着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很适用于老年人、病弱者、小儿幼儿,因为汤中的营养易于吸收而达到滋补的目的。
⑸冬季多红多黑好:红是指红茶,红茶味甘性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助消化、补身体、使人体强壮。
黑是指黑色的食物,如黑米、黑芝麻、黑豆、黑木耳、黑菇、黑桑葚、黑枣、海带等。食物的营养成分与食物的颜色关系密切,随着食物天然色素由浅变深,其营养含量越为丰富。黑色食品一般多具有维护血液循环、健脾暖肝、益中补虚、改善贫血怕冷功效。
冬季常食用黑色食品,对于冬季怕冷、阳气不足、体弱者、老年人和妇女儿童都有益处。
3、运动锻炼方面:中医认为:“动则生阳”。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产生热量,提高神经中枢调节体温的能力。
老年人在冬季应采取适合自己的形式,适当增加运动量来增强体质。
⑴冬天锻炼等太阳:老年人冬季锻炼最好等太阳出来以后再进行,过早起床锻炼身体是有害无益的。因为空气的清洁度是随季节变化的,冬季的空气清洁度最差,尤其是在上午 8时以前和下午5时以后,许多的污染物漂移在低空。
此时锻炼身体,污染物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不但无益反而有损健康。所以,冬季最佳锻炼时间应放在上午10时左右,还要注意选择没有雾的天气。
⑵冬季锻炼间歇短:冬季锻炼身体产生热量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锻炼的间歇时间要适中。
如果间歇时间过长,身体站立于冷空气中,体温迅速下降,很快使肌肉从兴奋状态疲惫下来,粘滞性增大,这样不但影响锻炼效果,而且容易发生肌肉损伤,还容易引起感冒,室外进行锻炼者一定要引起注意。
⑶冬季锻炼要热身:冬季由于气候寒冷、温度低,人体各器官系统保护性收缩,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弹力和伸展性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减小;加上空气湿度小,使人感到干渴烦躁,身上发僵,不宜舒展。
如果不做热身活动的话,容易引起肌肉拉伤、韧带和关节的损伤,不但锻炼不能正常进行还给老年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⑷冬季进行“日光浴”:晒太阳,在医学上称为“日光浴”,“日光浴”可以强壮身体。
冬季“日光浴”应选择无风、晴朗、气温较暖的天气,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日光浴主要是晒背部,因为背部是督脉所在(督脉在人体背部的正中),中医称督脉为阳经之海,总督一身的阳气。其下出会阴部,上入脑贯心,背日而照可补督脉之阳,起到调节全身组织器官的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日光可刺激神经末梢调节神经系统,并有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调整心血管、呼吸系统的功能,进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因此目前有将晒太阳作为某些慢性病的自然康复法之一。日光浴的最佳时间是上午8—11时,下午2—4时。
注意不同的疾病还可以选择不同的部位,如关节炎可选择晒膝部等。日光浴要注意戴好帽子,保护好眼睛。
中老年夏季(长夏)养生保健常识
夏季(长夏)的气候特点及致病因素
从我国特有的节气上划分,立夏至立秋为夏季。
五行中夏季属火,火主五脏中的心;长夏属土,土主五脏中的脾。
夏季(含长夏)是一年中的高温、高湿季节,不仅雨水多而且高温、闷热、潮湿。在这种气候条件下,许多物品都容易发生变化,如粮食生虫霉变、衣服发潮、棉衣皮鞋长毛、熟食酸败、生食腐烂等。
人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也会出现很多身体不适反应和疾病状态。那么夏天到底是什么能够引起人体的不适和疾病呢?
1、“暑”为夏季的主气,乃火热所化。“暑”纯属外邪,其性质及治病特点如下: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为夏季火热之所化,火热属阳,故暑为阳邪。暑邪伤人,多出现壮热、心烦、面赤、脉洪等阳热症状。
②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邪致病,易使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而伤津,出现口渴喜饮、唇干舌燥、尿赤短少等。
在大量出汗的同时,往往气随津液外泄而导致气虚,出现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中暑。
③暑多挟湿。夏季酷热多雨,故暑邪为病,多挟湿邪。临床表现除了发热、心烦、口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倦懒、胸闷呕恶、精神困迷、大便溏泄不爽等。
2、“湿”为长夏的主气。长夏时当夏秋之交,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故易患湿病,但其他季节也可发病。湿邪为病,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内湿则是由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而生。
外湿、内湿常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湿邪的性质及治病特点如下:
①湿性重浊。重,即沉重及重着之意。这是指湿邪为患,常有头身困重、四肢酸懒等沉重感觉。浊,即秽浊之意。这是指湿邪治病,多表现为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洁,如面垢眵多、大便溏泄或者有浓血粘液、小便混浊、白带过多及浓水秽浊等。
②湿性粘滞。粘,即粘腻;滞,即停滞。湿性粘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湿病症状多粘腻不爽,如舌苔粘腻、大便粘腻不爽、小便涩滞不畅等;二是湿邪为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如湿痹、湿疹、湿温病等。
③湿性趋下。湿邪为病其症状多见于下部,如带下、淋浊、泄痢、湿病。
④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其性类水,故属阴邪。湿邪未患最易阻滞气机,使其升降失常。如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胸闷伤脾;湿困脾胃,运化失职,升降失常,则纳呆、脘闷、呕恶、便糖。
由于湿为阴邪,易伤人阳气,湿邪困脾,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从而出现泄泻、水肿、小便不利等。
夏季(长夏)养生保健常识
根据夏季的气候特点,人体为适应该气候,相应产生三种生理变化:变化之一,是皮肤开泄,血脉充盈;变化之二,是“阳外而阴内”,即因为外界气温高,加之人体的皮肤开泄,血脉充盈,便称为“阳外”;“阴内”,是指体温放散于外,体内的“阳气”相对减少,故称为“阴内”;变化之三,是气候多湿,体感倦怠乏力,食欲减退,周身酸楚,中医学称为“湿困脾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苦夏”。
夏季、长夏分别主五脏中的心与脾,针对以上高温、闷热、多湿的气候特点和以上的生理变化,夏季的养生保健主要以养心、养脾胃重点,着重要注意下几个方面:
1、“静”以养心:高温、闷热的气候,容易使人心烦意乱、焦躁不安;而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本身就破坏了自心的本气,可是中老年人在夏季高温、闷热时最怕伤“心”。
首先要顺应自然,平静的对待高温、闷热的天气现象,做到不乱心;其次在出现烦躁时可以喝一些清凉饮料和吃些瓜果,起到保持心平气静的辅助作用;第三可练冷谦《延年六字诀》中的“呵心气”法,即在呼气时口中轻轻发出“呵”字音;此法可以祛火清心,解除烦躁。
2、饮食的宜忌:夏季有“阳外阴内”的生理变化,胃肠功能相对减弱,尤其在黄梅季节。所以夏季饮食宜清淡,以素食为主,忌食肥甘厚腻。肥甘之物难于消化,稍有不慎,便会发生胃肠疾病。冷饮水果及其他生冷食物不宜多吃,即使夏令最佳的果品西瓜,也不要吃得太多。
因夏季人体有阴内的特点,生冷食物食之过多,会伤及“内在的阳气”,出现吐泻、脘腹疼痛、食欲减退等。
3、运动锻炼:夏季气候炎热,易于出汗,故运动强度不宜大,时间不宜长,应选择柔和、动作缓慢的运动方法,如散步,打太极拳,按摩功等。
时间选择在阳光初照和夕阳西下的时刻为好,在树荫下进行锻炼更为适宜。
4、生活起居“三适度”:即洗澡、开空调、吹电扇均要注意适度。
①一般每天洗澡一次即可,尤其是老年人更不宜频繁,水温要适度,一般在35C0左右。
洗澡不宜用肥皂过多,特别是不要用碱性强的肥皂,以免引起皮肤搔痒。
②用空调要适度,制冷温度不能过低,一般以26C0左右为宜;时间不能太长,每隔2~3小时,通风换气一次。
③吹电扇要适度,开电扇一不能吹得过猛,二不能直吹,尤其不能对着脑、背部直吹。
俗话说“神仙也怕脑后风”。睡眠宜用微风电扇为好。总之,空调、电扇若使用不当,易患感冒甚至引发面神经麻痹。
5、预防夏季常见病:
①预防中暑:中暑是由于天气酷热,过多出汗,耗气伤津引起的。
夏季日常可服用一些自制清凉饮料,如绿豆汤,西瓜翠衣汤,决明子茶等;特别要注意烈日当空时避免外出,必须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晒、防渴的准备,尽量在有荫凉的地方行走。有条件的可去气候适宜的地方避暑。
②预防苦夏:夏天黄梅多雨季节湿气特别大,而湿最容易伤及人脾,“脾胃虚弱”之人易患“苦夏”。
发生“苦夏”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尤其是对中老年人。有些人由于“苦夏”,一个夏季体重下降8—10斤,身体的健康状况受到极大的损害,这对于进入秋季、冬季都是很不利的。防止“苦夏”的发生,要注意饮食的多样性、清淡性、易吸收性;还要注意身体的利水驱湿;严重者可请中医用健脾化湿法调理。
③预防肠道疾病:夏季发生肠道疾病的人数是其他季节的数十倍,包括小儿、少年、青年、中老年人群;病种有腹泻、肠炎、痢疾、霍乱等;所以每个医院在夏季都专门开设有肠道门诊,以对应肠道病的高发期。
预防肠道疾病的关键在于要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做到入口的食物净、使用的餐饮具净、手净、冰箱净等,拒绝霉变、腐烂、酸败食物,适当吃一些姜、蒜、葱之类的杀菌作用强的食品(尤其在食用海鲜时)。
6、冬病夏治:
气管炎、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是冬、春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
祖国中医学理论中有着许多冬病夏治的论述,表明了冬病夏治的重要性。患有气管炎、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 疾病的人,在夏季要注意防止受风、受凉、受湿;此外,还应在夏季病情不明显的情况下,抓紧加大力度进行治疗和恢复。
临床多年来数以千计的病例证明,患有以上冬、春季节常见病多发病的人,凡是在夏天注意养生保健并抓紧治疗的,在后期的秋冬交季、冬季、冬 春交季乃至春季,病情都有大幅度减轻或得到很大程度的控制。所以尽管夏天(长夏)高 温、闷热、多湿,身体有各种各样的不适,也一定要注意做好冬病夏治。
夏季(长夏)生活常用小方法
1、盐茶防中暑:取茶叶3克、食盐1克、同放杯中,用开水冲泡后饮服。盐茶具有明目消炎、降火化痰之功效;夏天经常饮用,可有效防止中暑;同时可治感冒、咳嗽、牙痛、目赤肿痛等症。
2、驱蚊七法:
①香水驱蚊:在床单上洒点儿香水,蚊子就不敢飞近。
②烟头驱蚊:把香烟头收集起来,剥去外纸取烟丝,投入厕所、下水道等蚊子易生处,可除臭驱蚊。
③清凉油驱蚊:在卧室内,放几盒揭开盖的清凉油,可以避免蚊子飞进室内。
④葱蒜驱蚊:在蚊子经常出没的地方,放一些切碎的葱蒜,蚊子就不敢来了。
⑤桉叶油驱蚊:将桉叶油涂于暴露处的皮肤上,可有效防止被蚊子叮咬,涂一次桉叶油可以维持2~3小时。
⑥空瓶粘蚊法:取空瓶一个,装入3~5毫升的糖水或啤酒,放在室内蚊子较多的地方,蚊子嗅到甜味或啤酒味后,会飞入瓶内难以钻出,并一碰到糖水或啤酒就会立即被粘住。
⑦风油精水驱蚊:取风油精适量倒入盆中,加水适量,风油精浮在水面上,将风油精水盆放在室内,可以避免蚊子飞进室内。
3、夏季高温各种生食、熟食容易腐烂酸败,故冰箱使用率大大上升,但是有些食物是不宜在电冰箱储存的。
①鲜荔枝:在0C0以下放一天,荔枝表皮就会变黑或者果肉变味。
②香蕉:若在12C0以下的环境中储存,会使香蕉发黑腐烂。
③黄瓜:在0C0的冰箱内放上三天,黄瓜表皮会成水浸状。用刀切开时,断面会有胶状透明液体流出,从而失去黄瓜特有的风味。
④西红柿:冰冻后的西红柿,局部或全部的果实成水浸状、软烂或蒂部开裂,表面有褐色圆斑,极易腐烂。
⑤火腿:若在冰箱中储存,其中的水分极易结冰,从而促进了火腿内脂肪的氧化作用,火腿的质量就会明显下降,使保持期限大大缩短。
⑥巧克力:夏天室内温度和湿度比较高,这时如果把巧克力从冰箱中取出巧克力表面就会立即结霜,时间一长,巧克力就会因发潮而霉变或生虫。
4、巧除桃毛:
夏季鲜桃大量上市,桃子果肉甘甜,是人们喜爱的夏令果品之一,但稍不注意沾上桃毛,会使人皮肤发痒。怎样除去桃子上的细毛呢?用刷子刷,用水洗,效果都不理想。如果把一点儿食盐放入冷开水中,桃子入水后,用手依次一抹,桃子上的一 层细毛即可彻底清除干净。
5、选购凉席三要素:
夏季天热人们多使用凉席,市场上销售的席子大致有三类:竹席、草席、花色席。对这三大类席子(包括席垫)的选购方法可用三个字来概括,也即三要素,这就是看、摸、掂。
一看:即看席子的面色。竹席要略带微青,排列整齐,条子清晰,若席面过黄,价格上要差一个档次。新草席席面的中间部分也应略带青色,还要注意观察凉席的排织是 否紧密。
二摸:即用水在席面上来回抚摸,以无明显摸感的为好。
三掂:即掂席子的份量,同样两条席子,以手感较重的为好。
另外,新买的席子千万不能用开水烫、泡,只能用温水揩洗。收藏席子不能使用塑料袋,免得产生水气,造成发霉、虫蛀。同时席子还不能重压、折叠。
6、夏季治气管炎小偏方:汽水冲鸡蛋
用鲜鸡蛋1个,去壳放入碗中筷子搅匀,倒入汽水至碗满,混合均匀后直接喝下。此方具有止咳、止喘作用。有些老年人认为鸡蛋是生的,汽水是凉的,怕喝下去产生腹泻,而实际上很多服用者不但治疗了咳嗽气喘,而且胃肠还觉得特别舒服,食欲、消化都很正常。
用法很简单:每天1~2次,每次用汽水1碗,鸡蛋1个。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