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语文答题把杜十娘与刘兰芝进行对比。
封建礼教下的叛逆女性
——杜十娘与刘兰芝之光辉形象浅析
姓名:朱清清 指导教师:周华银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2000级中文二班 638000
摘要:杜十娘与刘兰芝都是我或古典文学作品中最光辉的妇女形象,由于人们头脑中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封建等级制度森严,以致酿造了许多的爱情婚姻悲剧。 本文通过对杜十娘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及人物性格分析、比较,揭示封建礼教下的叛逆女性形象。
关键词:封建礼教 反抗精神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是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的千古绝唱,唱得是如此豪情万丈。 自古以来,“爱情”就是人生中一个 的组成部分,在文学作品中,它一...全部
封建礼教下的叛逆女性
——杜十娘与刘兰芝之光辉形象浅析
姓名:朱清清 指导教师:周华银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2000级中文二班 638000
摘要:杜十娘与刘兰芝都是我或古典文学作品中最光辉的妇女形象,由于人们头脑中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封建等级制度森严,以致酿造了许多的爱情婚姻悲剧。
本文通过对杜十娘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及人物性格分析、比较,揭示封建礼教下的叛逆女性形象。
关键词:封建礼教 反抗精神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是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的千古绝唱,唱得是如此豪情万丈。
自古以来,“爱情”就是人生中一个 的组成部分,在文学作品中,它一直以来就是人们所追求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然而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和残酷的封建礼教思想戕害了许多追求真爱的青年男女,特别是对女性的毒害尤为严重。
其中不乏有“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娘子与许仙”、“牛郎织女”等。在众多具有反抗意识和叛逆精神的女性中尤以杜十娘与刘兰芝最具悲剧色彩,她们两为女性用青春和生命控诉了封建等级制度和金钱势力的罪恶,成为了古典文学作品中最具叛逆精神的光辉妇女形象。
一、 刘、杜故事梗概
杜十娘是冯梦龙先生笔下《杜十娘怒沉白宝箱》中塑造的最成功的下层市民妇女人物形象。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以男女爱情婚姻为题材的哀婉动人的悲剧故事。
杜十娘不幸误落烟花,成为了京城“京坊名妓”为了摆脱被侮辱、被蹂躏的献笑承欢生活,她迫切希望“从良”,在她认识贵族公子李甲后,见他“忠厚志诚”,对李甲痴情相爱,想借爱情的力量,挣脱苦海,去过一个正常人的生活。
于是在经历了一番同老鸨的斗争之后,终于凭借她的机智跳出了火坑。她一心追求真挚的爱情,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了幻想。然而,残酷的封建等级制度是绝不允许她和贵族公子结婚的。李甲对杜十娘的爱也不过是贪恋她的美色罢了,当“爱情”妨碍了他本人的利益和前途时,他就毫不犹豫的抛弃了她,出卖了她。
他们在渡江途中遇到富商孙富,孙富见杜十娘十分美丽,便抓住李甲惧怕父亲的心理状态和身边已无钱的弱点,用千金诱李甲将杜十娘卖予他。李甲本就不愿“为妾而触文”,于是见利更加忘义。十娘一片真情化为泡影,刚脱离火坑却又落入了另一个火坑,她怀着满腔的悲愤,痛骂了李甲以后,将她本来想用于帮助李甲的价值万金的珠宝,在“观者如堵”的场面下抱匣投江自尽。
刘兰芝则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塑造的典型妇女形象。
《孔雀东南飞》叙述的也是一个爱情婚姻悲剧故事。汉代末年,一个名叫刘兰芝的女子嫁给庐江府小吏焦仲卿为妻。
夫妻两人感情很好,但焦母却容不得儿媳,硬逼着仲卿把兰芝休掉,仲卿不得已,只好把兰芝送回娘家,以待时机成熟再接回来,不料刘兰芝回娘家后,太守便派媒人来为儿子求婚,兰芝的哥哥贪图太守钱财,逼迫兰芝改嫁,兰芝在与仲卿最后见面时,约定同死。
结果兰芝投水自杀,仲卿乃上吊自尽。两人死后,合葬在一起,精魂化为了一对鸳鸯鸟,朝夕相伴,永不分离。
二、 不同的生活经历及性格差异
杜十娘是一个出身卑微的下层市民妇女形象,属于任何人都可以侮辱和损害的对象,十三岁就开始接客,至于与李甲认识,已过去七个春秋,这其间“不知历过了多少个公子王孙,一个个情迷意荡,破家荡产而不惜”,由此可见杜十娘虽为年轻,却早已步入一条不归路,具有了相当丰富的社会生活阅历,她性格沉稳,极有心计,善于谋事,她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积攒多年的财宝悄悄地寄存在众姐妹家中,又不露痕迹的安排众姐妹临别送行的场面。
“悔行之际,只见肩舆纷纷而至,乃谢月朗与徐素素拉众姐妹来送行。月朗道:“十娘从郎君千里间关,囊中萧索,吾等甚不能忘情,今合具薄贻,十姊可检收,或长途空乏,亦可少助。”说罢,命从人擎一描金文具至前,封锁甚固,正不知什么东西在里面,十娘也不打开看,也不推辞,但殷勤作谢而已。
”
从这之中把日后赖以生存的财务并转移上船,且不让李甲得知,转而贪财。由此可见杜十娘处事周密更胜一筹。
刘兰芝是在一个小康生活家庭成长起来的女子,从小诵书学艺,“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可见刘兰芝是那种“足不出户”的小家碧玉型女子,她在经受过困苦生活的焦母从自己的经验和家庭环境出发的苛刻要求之下过着自己的苦难生活。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的生活状况说明了刘兰芝所具有的是家庭主妇生活的阅历,刘兰芝温顺、勤俭、朴质,尽管“昼夜勤作息,伶聘萦苦辛”,她还是无怨无悔,忍辱负重。“大人故嫌迟”她尽力忍受,强压着满腔的悲愤之情在婆母怒不可竭时,上堂拜别,尽管对丈夫缠绵依恋,难以割舍,她仍是默默承担一切,表现出她人性中柔弱的一面。
由于两人的生活阅历不同,性格也不大相同,杜十娘超越了刘兰芝的柔弱无奈,更多了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对生活理想的执着追求,更具显示的果敢行为,她对生活具有更加主动地去把握和竭力改变命运的直觉性和独立性。
杜十娘是反抗封建礼教使自己不能做人而死的。当她看到自己情之所系者并非真爱自己时,慷慨陈词,愤然离去;刘兰芝则是为反抗封建家长制度拆散了一对恩爱夫妻而死的,当他们最终的幻想破灭之后悄然而去,去应验自己早以决誓不负的誓言。
杜十娘的死是无可着落的死;刘兰芝的死是无可奈何的死。杜十娘的死是血泪的控诉;刘兰芝的死是无声的反抗。在死的悲壮上,杜十娘是声泪俱下,当众投江,结束了一生的是非恩怨;而刘兰芝则是躲开众人,悄然奔赴清池,在黄泉路上等着和焦仲卿的相会。
可以说,杜十娘比刘兰芝的抗争更进一步,更高一层,当然,她的结局也比刘兰芝更为不幸。
三、 相同的人物性格分析
在杜十娘与刘兰芝皆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光辉妇女形象。
这两位女性是众多女性中受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残害最深,最具反抗意识和叛逆精神的代表。鲁迅指出:“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杜十娘与刘兰芝用自己的生命唱出了震撼古今的生命悲剧绝唱,令人肝肠寸断。
在“情与理”的激烈矛盾冲突下,展现出了被侮辱和被损害者渴望自由的爱情生活和争取做人的权利的进步思想。
1.杜十娘与刘兰芝都是堪称集聪明、能干、美丽、才艺于一身的风华佳人,且不说杜十娘生得“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远山青,一队眼明秋水润,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樱桃,何减白家樊来,单就孙富无意中窥见杜十娘梳洗方毕,纤纤玉手揭捞短帘时微露的粉容令他魂摇心荡。
一句”果是国色天香“足以见得杜十娘之倾国倾城的美貌。孙富听到杜十娘的更生之嘹亮,“风吟鸾吹不足喻其美”就可知杜十娘是一个能歌擅舞,多才多艺的能干女子。同样,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她从小就饱读诗书,知书达礼。
古有俗语:“女子无才便是德。”刘兰芝却是一个德才兼备的贤淑女子,从她的自述(自我介绍)中可以看出刘兰芝是一个勤劳聪明、能裁衣,还会演奏乐器,甚至能诵读诗书的好女子。
2.杜十娘与刘兰芝都是遇事沉着、冷静,性格倔强不屈,具有反抗意识的叛逆女性。
杜十娘在听到李甲:“但反复思之,老父位居方面,拘于礼法,况素性方严,恐添嗔怒,必加黜逐,你我流荡,将何底止?夫妇之欢难保,父子之伦又绝”的话以后,先有吃惊的表现,等到李甲把“我得千金,可借口以见吾父母,而思卿亦得所天”的意思明白说出后,她没有上演出一幕“一哭、二闹、三上吊”的闹剧,却只冷笑一声,由此可见杜十娘的无比镇定和刚强。
同样,在刘兰芝明白了焦母的“谴归”意图以后,不等对方开口,便自请“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谴归”她清楚地看清问题的本质。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因此不卑不亢地自己先提出“谴归”表现了一个普通人的人格的尊严,也表明了她遇事沉着,冷静的性格特征。
当她离开焦家时“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的情况,更表现出刘兰芝倔强不屈的性格。
3.杜十娘与刘兰芝都具有忠于爱情、坚贞不屈、不慕富而敢于同封建思想作抗争的精神。杜十娘真诚而热烈的爱着李甲,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希望和幻想,不仅使鸨儿无奈作出退让,连柳遇春监生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对她的错误看法,杜十娘对自己命运多舛,本是成竹在胸,裕如应付的,但对孙富的恶毒行为和李甲的忘恩负义却思想准备不足,然而她仍不动声色地酝酿着保卫人格和尊严的顽强不妥协的斗争方式。
当她“脂粉香泽,用意修饰”准备严妆以赴死时“微窥公子”,可是她看到的竟是李甲“欣欣似有喜色”,更坚定了她的决心。杜十娘虽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者,但她在精神上并没有沉沦,她厌恶献笑承欢的生活,为了维护做人的尊严,她决不把自己当做他人的附属品去向孙富赎买,她不愿为了再失去自由而向罪恶势力俯首就范。
刘兰芝忠于爱情,追求幸福和自由,蔑视荣利,对封建礼教誓死不屈,她不卑不亢地自请谴归,面对“堂上拜阿母,阿母怒不止”的情况下刘兰芝镇定从容,没有掉一滴眼泪,没有流露出半点可怜相,足见她的坚贞,面对县令差人作媒,她婉拒“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由此可见刘兰芝的忠于爱情,不慕富贵,处于弱者和被压迫地位的那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尊严在她心底升华,最后她决定以生命来表示最后的抗议,同封建恶势力作最后的抗争。
四、 导致刘、杜悲剧形象的深层原因分析
作为人类繁衍的基础以及人类群体的一半,女性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她们在经济上、政治上和社会中的作用始终是被忽视,被贬低与被压制的。
对于熟悉历史的人来说,女性的屈辱地位已不是什么秘密了,从“宫体诗”到《金瓶梅》,从《孔雀东南飞》到《西厢记》,女性无论做出的反抗如何强烈,却从为摆脱过受压迫的性别角色。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的思想历来占统治地位,中国古代女性作为一个既伟大又卑微的矛盾群体,她们既位于人格和精神的山峰之巅,又被宗法人伦规范压于彼时代的社会底层。
在《两千年:女性作为历史的盲点》这篇论文中,孟悦从历代文人的女性描写中警觉地发现:男性有意无意地将女性形象“物品化”了,借用物象——诸如弱柳扶风,如花似玉,冰肌玉骨来比喻女性,这是历史所反复沿袭的修辞手段,这也就说明女性被看成是性对象的同时,还被看作一种“物”,女性只能恭顺地为男性所把玩,而不能与之对等交流。
正是如此,更加体现出封建社会中妇女地位的低下,妇女的命运操纵在家长、主子的手中,被摆布,被“作践”,被迫害,封建专制制度总是用权利的枷锁和精神的枷锁禁锢着人的天性,用神和神性扼杀女性,女性开始觉醒,抗争意识强烈。
一大批具有反抗意识和叛逆精神的女性活跃在封建时代的舞台上,杂这众多的叛逆女性形象中,杜十娘与刘兰芝以无所畏惧的反抗精神树立了最富有叛逆色彩的妇女形象的楷模。
杜十娘与刘兰芝表现出做人的尊严,她们的死,说明她们已真正地觉醒,宁死也要保持品格的高洁,人格的价值。
她们忠于爱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倔强性格,表明她们对封建伦理道德所进行的最大限度的斗争,她们人格的力量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她们对封建势力的勇敢抗争,誓死不屈,使之成为了最富叛逆色彩的 女性代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参考文献:
1.于非 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于非 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3.宁宗一著 《倾听民间心灵回声》 山西古籍出版社
4.南帆著 《问题的反抗》 海峡文艺出版社
5.罗小东著 《话本小说的叙事与研究》 学苑出版社
给你参考。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