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民办老师这一词语怎么解释

全部回答

2006-03-11

63 0
民办教师,顾名思义,群众自己办的学校自己聘请的教师,这里的“民”,专指农民。是一种与公办教师(国家委派的教师)相对应的职业。

2006-03-10

70 0
     现在一说起民办老师,似乎有些过时的感觉。几年前的一个政策,使得那些似乎走投无路的民办老师,终于可以有机会被扶正了。他们当中有些人堂而皇之地成了公办老师,有些人却黯然走下讲台,从此与教师生涯洒泪诀别。
     民办老师,这个特定时代的特定产物,特定称谓,正在随着时间的长河悄悄地远去,乃至消逝。  可是消逝的未必真的消逝,辞典里剔除了的事物,却仍然保留在人们的记忆当中。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群体是不被社会所关注的,他们卑微而又辛勤地生活,工作,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这些群体当中,就有一种,他们被称作“民办老师”。   在我从小学到高中的求学生涯中,所教过我的那些老师们,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是民办老师。  他们都是农民出身,受过初中至高中程度不等的教育,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他们做了学校的老师,教授那些和他们一样从农民家庭走出来的一脸懵懂的孩子们文化知识。
     在课堂上,他们和所有的老师没有什么区别,他们认真备课,用心讲课,一丝不苟地批改学生作业。他们还要早起陪学生上早自习,晚上陪学生上晚自习。  学年考试的时候,他们教的科目也会取得全乡数一数二的好成绩。
     可是,他们的身份是双重的。他们不但是老师,而且还是农民。这是个根深蒂固的身份,或许一生都很难更改。他们在学校里兢兢业业做老师,在地里又本本分分做农民。他们不但要教育好学生,还要管理好土地。
  没有课的时候,他们会背了锄头去地里除草,拿了镰刀去地里割麦。  庄稼生虫了要打药,田地干旱了要浇水,这些都是他们必须操心打理的,因为土地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   农忙的时候,他们常常两腿泥水地跑到学校来上课,或者下了课急匆匆地再去沾两腿泥水。
     这时候他们是很羡慕那些公办老师的。看看人家,名正而言顺。不像他们,自觉总像个偏房小妾。  讲一样多或者更少的课,工资却比他们高出许多,而且逢年过节的还有福利,还有奖金什么的,即使不种地,也可以生活得很滋润。
  哪像他们,成天疲于奔命,累得跟孙子似的,日子过得仍是紧巴巴的不舒展。   于是他们就说,慢慢熬吧。熬够二十年,就可以转正了。那时候就可以变成公办老师了,工资待遇也可以提高了,而且最要紧的是,以后退休了也可以拿退休金安享晚年了。
       可是又有多少民办老师能熬成公办老师呢?只有极少数能坚持到底,获得最后的胜利。他们当中的大部分都半途而废。为什么呢?生计所迫。生计,这是一个很残酷的现实问题。为了能够继续生存下去,或者为了能够过一种更好的生活,他们不得不放弃了民办老师这个职业,专心致志地做他们的农民,或者另谋生路去了。
       我的一位小学老师就是这样的半途而废者。他是我上五年级时的班主任兼语文地理历史老师。在我上初中之后,就听说他辞职了,因为家里太穷,穷得他老婆天天和他吵架。当老师的那几十块钱工资,对于他们那贫穷的家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有一次我去上学的路上,邂逅了这位昔日的老师。  他赶着一辆毛驴车正往地里拉土肥。我低了低头过去了,没有理他。因为那时我正好想起了我们之间的一次矛盾。我想当时这位老师的心里肯定是不太开心的。
  自己辛辛苦苦教过的学生,在街上碰了面竟然对自己不理不睬,这是何等的伤害。   所有教过我的那些民办老师,他们都是些如草芥般卑微的人,虽然从他们手里教过的学生,有一部分上了大学,或者在其他方面有出息了,可是他们依然是如草芥般的卑微,平凡,甚至平庸。
    作为老师,他们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事迹,没有什么值得他们的学生铭记一生的伟大或者感人之举。他们当中有些人的一生甚至可以说是寒酸的,粗砺的,窘迫的。可是,他们曾经是我的老师,他们曾经那么不厌其烦地教会我数数,写字,他们是我蒙昧世界的启蒙者啊。
     在又一个教师节来临的时候,我是如此怀念他们,以一颗当初不曾有的感恩之心。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书画美术
书画美术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